522熊山(1 / 1)
魏廣德喃喃道。
裕王的擔憂,魏廣德倒是可以理解。
沒有孩子,至少還年輕,有希望,可若是有了子女,結果卻是早夭,傷心是肯定的,這樣的打擊甚至可能超過沒有孩子。
在想到已經夭折了兩子兩女,魏廣德這個時候還真有些同情裕王起來。
實在是太慘了。
「李公公,最好除了從太醫院找太醫給李宮人診治調理身體外,再從民間尋些有本事的郎中吧。」
魏廣德低聲對李芳說道。
「民間郎中?」
李芳愣了愣,不確定的反問道。
「京師有段諺語流傳,李公公或許也是聽過的。」
魏廣德答道。
「什麼諺語?」
李芳皺眉問道。
魏廣德看了眼李芳,嘴角輕動念道:「翰林院文章,武庫司刀槍,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
這段話,魏廣德也是前不久才聽人說起的,還是張吉告訴他的。
他也絲毫不怎麼顧忌其中那句「翰林院文章」的話,翰林院文章做的再景秀,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人家譏諷翰林院文章誇誇其談,卻不說內閣票擬如何,明顯還是分得清輕重。
其實,這也是因為他經常找太醫院的御醫給徐江蘭調理身體,結果張吉回來就把外面聽到的話告訴了他,或許也是因從他口中知道此事才善意提醒一句。
】
這段話,是譏諷名不副實的話,而不是說他們真做到多好。
知道這事兒後,魏廣德還找來蘆布問過此事,畢竟是地道的四九城人,然後就從他口中聽到好幾個不同版本,但是無一例外,都有「太醫院藥方」這段話。
看到李芳還沒反應,魏廣德又笑道:「除此以外,民間還流傳好幾個段子,說的是『翰林院文章,鑾輿衛刀槍,太醫院藥方,騾馬市皮箱。』
說的,其實就是這些『謂虛有其表,不適於用也。』
你若是還沒聽過,還有段,我想想,說的什麼來着。」
說道這裏,魏廣德低頭稍微回憶了下才想起來,隨即念道:「翰林院文章,太醫院藥方,光祿寺茶湯,鑾儀衛轎槓」
不待魏廣德說完,李芳已經急忙擺手,嘴裏說道:「行行行,我懂其中的意思了,以前貌似聽人提到過一嘴,只是當時當個笑話聽聽,也沒往心裏去。
這次聽你這麼一說,我回頭就找人問問,看看哪裏的郎中擅長調理身子,安胎什麼的。」
「李公公若是信我,回頭我回府問問,當初在外面找的郎中,你們也可以打聽下,反正看樣子是真有本事的。」
魏廣德又說道。
當初他聽到這話後,馬上就讓張吉在京城大街小巷尋找民間郎中。
不管他手段是否比太醫院的太醫高明,但至少徐江蘭那裏,母子平安不是。
「好好,有勞善貸。」
魏廣德這會兒說介紹給魏夫人調理的郎中,李芳自然不會說自己還要派人外出找找的話,馬上就應承下來。
魏廣德也把這事兒記下,回到府里就叫來張吉,詳細了解了那個郎中的情況,回頭差人給裕王府送去消息。
至於李芳會怎麼做,魏廣德就管不了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時間進入八月,那個李宮人臨盆的日子也接近了。
這段時間裏,這件事兒無疑是裕王府里的頭等大事,也因此,魏廣德知道了李宮人的名字,叫李彩鳳。
彩鳳,還真有點母儀天下,做皇后的味道。
皇帝是龍,皇后可不就是鳳嗎?
只不過,裕王的皇后註定是王妃陳氏,即便李彩鳳李宮人誕下皇子,除非皇子最後登基為帝,否則做皇后也是不可能的。
畢竟,王妃,可不是裕王想讓誰做就讓誰做,那是嘉靖皇帝定的,還要由內廷賜下金冊。
「轟隆隆」
伴隨着如同打雷般的聲響,大隊韃駑騎兵在平原上奔騰而過。
這支騎兵在前幾日才再次攻破了常駐堡,在遼陽城外村鎮大肆搶掠一番,現在又呼嘯這衝出那早已殘破的邊牆,向北面跑去。
這幾個月,蒙古韃子似乎是和遼陽耗上了,連續攻破遼陽西面的常駐堡,長寧堡等邊牆,在遼陽附近一番掃蕩後就穿過邊牆逃跑,絲毫不顧及周邊明軍軍堡。
要知道,他們所在的位置,左右不過數十里就有明軍大大小小的邊堡,若是有明軍出堡攔截,只要稍微能拖延些時間,遼陽總兵的人馬可就追上來了。
畢竟,遼東長城在此處就是一個「v」字形,從用兵的角度上說,也是極度冒險的舉動。
「台吉,楊照小兒這會兒怕不是要急瘋了,我們這半個月就破了兩次邊牆,把整個遼陽西面洗劫了一遍,哈哈」
說話的正是打來孫,這次破關而入,半道上正好和遼陽城中運輸糧草的輜兵遭遇,他們攜帶了不少糧食準備分發到下面各堡去。
也是因為上次他們破邊牆搶掠財物不久,各堡急需糧草救濟受災軍戶和百姓。
兩軍遭遇,自然免不了一通拼殺。
不過明軍的是輜兵,可沒什麼戰鬥力,幾乎就再韃子騎兵沖近後,明軍軍陣中就有不少人轉身奪路而逃,直接帶崩了整個軍陣,讓他們這次很輕鬆就搶到了大量糧食。
「我們運氣不錯,又有這些糧食,相信楊照這次應該會帶兵追趕了,到時候你打算怎麼收拾他?」
說話的,自然就是俺答汗之子辛愛,也就是黃台吉。
韃子騎兵依靠速度優勢,可以縱橫來回,讓明軍防不勝防。
只是這次,因為搶到大量糧車的緣故,讓他們的行進速度大大放慢。
不過這樣似乎正中下懷,他們好像巴不得明軍追上來似的,黃台吉還有心思和手下打來孫說笑。
「把都兒那邊,怕早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到時候倒是要和他比比,看誰能抓住或者殺死楊照,嘿嘿嘿」
在蒙古土默特部中,有能力和打來孫交手的勇士不多,他口中的把都兒就是其中之一。
上次是把都兒跟着黃台吉攻破了長寧堡,洗劫了一番,這次換到他打來孫了。
「此地距離熊山還有近百里,咱們可不能放鬆警惕,到時候若是楊照帶人追來,你還得帶人回去攔截一下,羊裝敗北,知道嗎?」
黃台吉提醒道。
「台吉放心就是。」
打來孫無所謂的答道。
兩人放慢馬速說話間,身後就有快馬奔來。
到左近後,馬上騎士也沒像明軍那樣下馬稟報,而是直接策馬到兩人身旁大聲匯報道:「太極,都統大人,明軍已經追到我們身後三十里外。」
「哦,帶隊之人可探查清楚?」
黃台吉還沒說話,打來孫已經迫不及待的問出他最關心的問題。
「明軍軍中有楊字旗,不過暫時還不能確定是不是明軍楊照帶隊。」
那斥候急忙答道。
「為什麼不能確定。」
打來孫這會兒心裏焦急,不覺揚起馬鞭,只是手剛剛抬起就因為黃台吉的眼神而不得不放下,只好壓下火氣問道。
「明軍前後左右皆有騎兵護持,無法靠近,又因為明軍行進中煙塵太大,無法確定旗幟。」
那斥候急忙答道。
差點吃了一鞭子,這會兒他只想儘快完成報信的任務,離開這裏。
「繼續盯住,儘快探查清楚。」
黃台吉這時候發話道,隨即揮揮手示意他離開。
「是。」
那斥候巴不得早點離開,打來孫脾氣可不怎麼好,答應一聲隨即撥轉馬頭往回而去。
「就保持這樣的速度,到達熊山的時候,明軍差不多也該追上來了,只是希望那個明國的巡撫王什麼的,別出來壞事兒。」
黃台吉一邊盤算兩軍行軍速度,一邊對打來孫說道。
「楊照都帶兵出來了,他還會聽明國那個巡撫的話?」
打來孫不大相信,隨口就答道。
「希望如此吧。」
黃台吉雖然也比較魯莽,可長期誰在俺答汗身邊,也接觸過不少明國人,特別是那幫叛出明國的白蓮教徒。
接觸中,從他們口中得知,明國的將軍都要聽那些文官的。
而遼東這地界,最大的武將是遼陽總兵,之後是廣寧副總兵,但是在他們兩人頭上還有一個遼東巡撫,這個才是遼東最大的官。
文官嘛,黃台吉可不在乎他們,即便之前打聽過這個人,知道他是靠鎮壓明國內部一個叫師尚詔造反的人得到明國皇帝認可,派來巡撫遼東的。
「明國巡撫叫王之誥,以前是參與鎮壓河南師尚詔造反起家的,那會兒他是河南參議,兵備副使。」
這時候,在黃台吉身後的一個長相明顯不同於蒙古人的漢子大聲說道。
不用說,此人當然也是歸化城中的人,他們不少都留在蒙古各部族首領身旁,充當贊畫等職。
這會兒也是聽到兩人不斷說着遼東巡撫,這才說話。
「對,就是叫王之誥的,是這裏的巡撫。」
被他一提醒,打來孫就大聲說道。
「等確定身後之人是楊照再說吧。」
黃台吉只是隨意說了句道。
進入夜晚,為了行軍安全,不管是蒙古人還是明軍,都選擇在天色擦黑後馬上紮營。
夜晚行軍,弄不好兵馬就會因為各種原因走散,甚至造成混亂進而不可收拾。
只不過,就是紮營的功夫,明軍軍營外就不斷有蒙古斥候靠近打探,即便明軍哨騎不斷驅趕也是無效。
半夜,黃台吉終於在帳中得到斥候回報,確定明軍領兵將領正是遼東總兵官楊照。
其實,他們這次所謀劃的,只是要打疼明軍,讓薊鎮明軍大舉東進支援遼東。
當然,在這個基礎上,要是能順帶幹掉官職足夠大的明國官員,那就求之不得了。
明國在遼東叫得上號的,自然就是遼東巡撫和兩個總兵官了,所以不管是黃台吉還是其他蒙古首領,自然都希望這次放長線能夠釣到楊照這條大魚。
想讓明國巡撫出戰,他們自己想想都知道不可能,畢竟只是個文官。
第二日清晨,在平原上追逐的兩軍不約而同的早早起身,紛紛拔營北行,只是一個是在跑,而一個是在追。
明軍此次帶隊的將官還真就是遼東總兵官楊照,在雨季結束後的這兩月里,遼陽可算是被蒙古人折騰壞了。
連續突破數次邊牆,完全沒有把他這個遼東總兵官放在眼裏。
前兩次,得知邊堡被破,楊照就曾帶兵進行追擊過,只是韃子跑的太快。
這次,楊照得知進來的韃子就兩三千人,又因為搶了數十車糧食而行動緩慢,自然覺得是一個機會,一個消滅這股韃子的機會。
只要滅掉這股韃子,最近一兩年裏,應該就沒有韃子敢來犯遼陽了。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心思,所以他才調集了遼陽及周邊全部騎兵五千多人出關追擊,誓要奪回丟失的糧草。
這一路追來,韃子的斥候不斷偵查明軍,明軍的哨探自然也在追蹤着這股韃子的蹤跡,其實力也已經摸得清楚。
確實只有不到三千人馬的樣子。
這幾次破邊牆的韃子兵馬,一直都呈現出不斷減少的趨勢,而在楊照看來,應該是韃子分出一部分兵馬運走之前搶掠到的財物的結果。
現在消息得到證實,區區三千人馬,他自然不放在眼裏。
這樣的機會可不多,明軍行進速度超過蒙古韃子,他們眼看着插翅難逃。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先入為主的想法,才讓楊照的追擊變得大膽起來,絲毫不擔心蒙古人使詐,即便之前得到薊遼總督楊選的書信,提醒他小心戒備,提防韃子大舉攻佔遼東。
楊照的心思,其實和兵部尚書楊博類似,他可不怎麼相信韃子會把目標定在遼東這個苦寒之地。
幾十里路的行程在騎兵的行進中很快就過去了,在明軍前鋒眼中,前方大軍經過騰起的煙塵清晰可見,他們已經追上了韃子。
「快,加速,追上他們。」
前鋒領軍的游擊將軍急忙下令,同時派出傳令兵向身後的總兵大人報信,目的自然是要他分出一部人馬,從側翼兜上去,截住韃子逃跑路線。
楊照得到了前面的通報,知道前鋒已經咬住了韃子的尾巴,他匆忙派出兩隊騎兵從左右側翼包抄上去。
這兩路人馬並不需要多少人,只要能擋住韃子大軍片刻,他們大部就能抵達戰場。
雙方這幾日都是一路行進,也不存在人困馬乏一說,大家情況都一樣,明軍還有人數上的優勢,所以他絲毫不擔心會打不過。
而在一跑一追之間,兩軍很快就進入到熊山。
522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