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木邦城外(1 / 1)
「你看看吧,明國水師攻佔勃固,正在向東吁進發。」
莽應龍低沉着說道,算是揭開了謎底。
「什麼?」
莽應里不可置信的驚呼一句,隨即快速從莽應龍手裏接過書信快速看起來。
看着面前跪倒在地的信使,莽應龍揮揮手,讓手下親兵過來。
等人站到那信使身後,他這才又說道:「帶人下去吃點東西,休息一下,就在王帳旁邊。」
吩咐完話,還給自己親兵遞了一個眼色。
他相信,他手下的親兵應該明白他的意思,要控制住這個從東吁城來的信使,免得消息傳播出去。
在這個軍營里,他不能讓國內糟糕的消息流傳,否則會導致軍心不穩。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是。」
親兵躬身領命,帶着信使出了王帳去一旁休息去了。
沒有詢問信使關於王都的其他信息,因為此時的他心亂如麻,看到這個信使就心煩,他需要儘快想到破局之策。
此時的莽應龍,之前想要一戰擊敗面前明軍,佔領整個雲南的打算已經蕩然無存。
心裏嘆息,好容易憑藉着強大的號召力,利用征伐明國的理由把緬甸各部都召集在一起,誰知道居然會是這個結果。
此時,鞏固雲南,伺機窺視明國的江南,不過成了過眼雲煙,虛無縹緲起來。
是的,雖然緬甸國力沒法和大明相比,但莽應龍相信只要努力,他是可以奪下大明江山的。
只要一步步蠶食,就好比他此戰只打算佔領雲南,等鞏固好對這裏的統治以後,就可以考慮是對貴州還是對四川出手,到時候再說。
可當下,只是佔下滇西三個府,明軍一邊牽制住自己的主力,另一部從海路跑去偷家。
「明國的勢力,真的不容小覷。」
莽應龍輕聲感慨一句。
這個時候,莽應里也已經看完了書信,臉上一副焦急的表情。
東吁城啊可是他們的根,不僅是緬甸的王都,還是他們的家,所有家人都住在裏面。
若是東吁城有失,莽應里都不敢想像會發生什麼。
「父親,我們接下來怎麼做?馬上帶兵回援嗎?」
莽應里焦急的詢問道。
「不行。」
不過,莽應龍雖然臉上也是一副擔憂之色,但卻很乾脆的拒絕了兒子的提議。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保山城下,你是知道的,明國派了個什麼左都督來保山城督戰,他應該是知道明國這個佈置的。
若是我們急匆匆回兵救援東吁城,明軍出城一路掩殺,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到東吁去。」
莽應龍不傻,就在剛才他已經把所有情報串聯在一起。
明國這麼大的動作,城裏那個明國統帥不可能不知道。
他們現在,很可能是落進了明國人的陷阱里,人家就等着他們急匆匆返回緬甸。
這個消息,若是能早上幾日就好了。
那時候,大軍還在潞江城裏,直接和明國劃江而治。
「劃江而治」
想到這裏,莽應龍眼裏忽然就放射出光彩來。
明國早有準備,要吞併雲南已經不可能。
除非,他可以捨棄緬甸的基業。
但那是不可能的,他統治的基礎是緬甸,絕對不是這裏。
「你,只帶親兵連夜返回,把還在路上的各部召回潞江城,沿江設防」
莽應龍開始對莽應里說起他的佈置,一句話,先把後方還未趕到保山城的幾部人馬撤回潞江城,並在那裏設置防禦線,抵擋明軍的追擊。
要想在保山城下和明國劃分地盤,莽應龍可沒那麼傻,以為可以辦到這樣的大事兒。
只能是靠武力,奪取潞江以西的土地,還要在明國的反撲中頂住他們的攻勢才行。
至於東吁城,算算時間,書信送到自己手裏,已經過去十餘日,這時候明軍距離東吁城怕也已經不遠了。
他可不會認為足雅只會坐以待斃,在知道明軍登陸勃固以後,肯定會從各處調兵救援東吁城的。
只希望他們能在東吁城堅持久點,能等到他帶兵返回。
「後面,你應該能夠招攏兩三萬兵馬,我記得墊後的是耿馬土司罕虔,他手裏有幾部土司,應該還有萬餘人,你帶着他們走漢龍關,取木邦、臘戊道路返回東吁城救援。
記住,在潞江城你要留下信任的將領,潞江城的防務交給罕虔主持,留下的人必須注意他的一舉一動。」
莽應龍提醒道。
「父親,要不從營中派出一個人隨我過去?」
莽應里遲疑着建議道。
「不行,後面各部都有自己的統領,這時候除了你我,派他們聽令於其他人,都可能引起他們的不滿。
你只需要在潞江城留下幾個眼線,盯住罕虔就可以了。」
莽應龍當機立斷說道。
「父親不信任罕虔?」
莽應里不可置信的問道。
罕虔可是父親比較倚重的土司,可聽父親的安排,似乎在防着他一樣。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我們眼看着沒法繼續進兵,東進雲南已經失敗,就不得不防備那些土司反水。
要知道,我們的敵人不是暹羅,老撾這樣的小國,而是明國。
之後,明國肯定會興師問罪,此事非同小可,搞不好那些人都會因為懼怕明國,把你我父子交出去。
這幾日我會留在保山城裏,讓他們各部輪番進攻保山城。」
之前,莽應龍還因為不願損失過多兵力,在苦思尋找別的攻城之法,現在,他的心完全變了。
不管能不能拿下保山城,都得讓各部土司的兵力都消耗一下,否則自己回到緬甸,就沒有十足的把握威懾這些人。
是的,他要讓其他土司帶兵去送死。
只有消耗了他們的實力,他這個緬甸王才能坐穩自己的位置。
當然,若是能佔領保山城,那麼他也會罷兵,只派人守在這裏,拖延明軍進攻的時間,那時候還是帶主力返回潞江城,沿江設防。
等做好這邊的準備以後,再帶領精銳返回緬甸。
他可是從三國里看到了,不可一世的丞相曹操就因為赤壁一場大火,結果十幾萬大軍就彈指間灰飛煙滅。
兵敗如山倒,這樣的事兒絕對不能在他手裏發生。
一旦到那時候,緬甸國內沒有了足夠的兵力,明國要是藉機發難,那緬甸亡國就是不可避免的事兒了。
「這個事情要保密,那個信使是知道東吁城情況的,你帶他一起走,如果他膽敢透露出去消息。」
說到這裏,莽應龍流露出一副兇狠的樣子。
莽應里自然知道他的意思,重重的點點頭。
緬甸王都危急的消息已經傳到緬王耳中,可消息被莽應龍刻意封鎖起來,所以大部分緬軍軍將都不知情。
知道的,也只有王帳里的幾個親衛而已。
至於其他官員和土司,他們也只以為是王都那邊可能有點事兒,但應該不大,否則緬王不會把召集他們開會商議。
而這些,城裏的李成梁自然是不知道的。
第二日,李成梁起來洗漱後正在吃飯,就聽到有人稟報,城外緬軍軍隊已經開出軍營,在城下擺出四個軍陣,看樣子今天是要強攻城牆了。
「呵呵,我還以為昨日重挫以後,莽應龍會休息兩日,好好想想對策,沒想到這麼急着派兵來送死。」
李成梁放下筷子,輕蔑的說了句,隨即起身就出了房子,往府門走去。
那裏,早有親兵牽着馬匹等候他的到來。
出了府門,李成梁從親兵手裏接過馬韁翻身上馬,身後就傳來一陣馬蹄聲。
回頭一看,是雲南總兵官沐昌祚騎馬到了。
「大帥,聽說緬軍準備攻城了。」
沐昌祚在馬上抱拳行禮道。
「我也聽說了,走,一起過去看看。」
李成梁從親兵手裏接過馬鞭,重重向後一甩,一聲清脆的馬鞭響起,胯下戰馬吃痛直接躥了出去。
李成梁打馬在前,沐昌祚也騎馬緊緊跟隨,他們一行人很快就到了保山城的西城門前。
下馬,沿着馬道上城牆,扶着垛口向下張望。
只是一眼,李成梁就眉頭微皺。
此時,城下三四里地外,已經密密麻麻站滿了緬軍士卒。
大致上,這些緬軍士卒分成四個軍陣,軍陣雖然看上去有些松垮,可知道對方大部分是剛放下鋤頭半年的農民,有這樣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
軍隊裏流傳的一句話,人過一千,遮雲蔽天,人過一萬,無邊無岸。
此時,緬軍四個軍陣就是在這樣,和昨日幾千人列陣完全不同。
李成梁目測,四個軍陣每個都估摸着有上萬人,四個軍陣大概有五萬人上下,這個手筆可不小,幾乎可以肯定緬軍是要打算強攻保山城了。
「昌祚,馬上調五隊兵馬到城下聽候命令。」
眼前的場景,李成梁說必須做出應對了,和昨日三千人攻城的態度完全截然不同。
而這時候的沐昌祚看到城下的情況也是頭皮發麻,知道今天的惡戰避免不了,正要搭話,耳中就聽到城下傳來隆隆的鼓聲。
那鼓聲仿佛就是號令,城下一個軍陣動起來,上萬人排山倒海般撲向保山城。
「少將軍,前面就是新維,那裏就是木邦的主城了。」
一個山坡樹林裏,一個中年漢人小聲對身邊一個年輕的過份的將領說着話。
那個將官,自然就是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
從保山城出來後,他曉行夜住,悄無聲息趕到了孟定府。
找到隱藏在孟定的明軍,隨即就從兄弟手裏接過指揮權。
之後,全軍又是隱蔽前進,專挑偏僻道路前進,在沒有驚動周圍的情況下,大軍經過十日跋涉,終於是抵達了這次入緬以來第一個目標,木邦城。
之所以不繞開此地,因為這是從隴川回緬甸的必經之路,否則就只能繞道孟密,那至少增加十餘條的路程。
不管是李成梁還是李如松,都算準了若是莽應龍要派兵救援東吁城,必走木邦。
繞道孟密,怕是只能回東吁城收屍了。
說話的那個中年人,自然是從商隊裏找到的嚮導,多次出入緬甸的老護衛。
這些人,或許對緬甸實力不如那些商隊的管事靈通,但他們對緬甸的地形和各城池道路卻都熟悉無比。
這樣的人,李家早就找了好幾個,前些日子讓他們繪製了一副緬甸的簡易地圖和城池的地圖。
至於這次入緬,道路也是他們幾個商議後定下來的。
其實,大部分商隊護衛更熟悉的還是緬甸的大道,這次所走小路,就是眼前之人曾經走過以的,所以讓他在全軍前面帶路。
之所以走過這種人跡罕至的偏僻小路,自然也是緬甸國內局勢變化,有時候他們的交易對象和周邊交惡,所以得隱藏着過去,免得鬧出風波來。
他們是商人,可不想和緬甸土司鬥氣,和氣生財才是王道。
至於那些土司之間的齷齪,可就和他們這些商人沒有關係了。
看着遠處的城池,緬軍的防守並不嚴密,甚至可以說鬆懈。
畢竟,現在緬王帶着大軍一路推進,打得明國不敢還手,眼看着勝利在望,誰還會擔心孟定府的明軍會主動出擊來攻打木邦。
現在明軍怕是正在調集兵馬防守保山、楚雄等地才對。
緬軍沒有防備,自然讓李如松大喜過望。
他身後可帶着一千多李家家丁隊,全都是騎兵,可以說就是明史里都有記錄的關寧鐵騎的前身。
這支人馬不僅裝備精良,而且都是大明最先進的武器,除了擅弓射手外,其他人都是配備的三眼銃和鋒利馬刀。
三眼銃既是遠程兵器,也是馬上長兵器,打完銃直接當鐵錘使用。
而馬刀,則是突入敵陣中揮舞劈砍之用,再加上他們身上披掛的兩層甲,這樣的實力即便對上最精銳的蒙古鐵騎,也是穩佔上風的存在。
他們現在的位置在木邦城東面山林里,隱約可以看到南北的大道穿城而過。
「老二老三。」
李如松輕輕揮手,兩個兄弟馬上湊了上來。
好吧,這一路兵馬,都是他們打散編練的,否則就他們幾個年輕的不像話的娃娃,可不好指揮那些四五十歲的老油子。
只能說李成梁為了培養自家孩子,操心也是不少。
「你們一人帶一千人,一會兒把南北道路給我堵住。」
李如松小聲吩咐道。
「那大哥你.」
李如柏小聲問道。
「我帶家丁隊直接衝進城去,把城池奪下來,你們再帶兵進城,給我把緬軍殺個乾淨。」
李如松盯着毫無防守的城門,眼中一片喜色。
在他身後,幾個中年親兵則是面露凝重表情。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