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二章 緩和關係的銀器(1 / 1)
因為魯妙已經說過東西要送給張天元了,所以好東西就是好東西,不好就是不好,沒什麼不能說的。
這件清晚期的銀壓襟,長26厘米,重38克,質地為純銀,做工精緻,紋飾自然,是一個三件套:
上部為銀鏈子,有鈎子,剛好能掛在右側胸前第二顆扣子上;中間部分為經過巧妙雕刻成蟬形的銀飾,寓意美好;最下部綴有鈴鐺。
千百年來,銀飾就被人們認為有靈氣,可以鎮宅辟邪。
這件壓襟應用鏤空的雕刻技巧雕刻出了少數民族特有的吉祥圖案。
這件藏品設計巧妙,將壓襟的飾品內部製作成可以放針線的盒子。
舊時女性經常需要用針線來縫縫補補,在外出時,她們掛上了這樣的壓襟,既美觀又實用,也突出了草原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性,因此這件民俗藏品是少數民族女性特有的服裝配飾。
如此文化內涵、時代背景、雕工精湛、富貴氣派為一體的壓襟,不但是件珍貴的銀器藝術品,也為人們進一步認識和了解民俗特色提供重要的參考。
「張先生,不知道這東西您估價多少?」
魯妙知道這話不該問,但還是好奇。
「這東西不值錢的,最多也就幾百美金吧。」
張天元隨口說道。
「小妹,咱們買虧了啊。」
魯雄一聽這話就炸毛了,瞪着那店老闆說道:「退貨,我們要退貨!」
張天元不屑道:「古董這種東西,既然買了,也認可了價錢,就沒有退貨的理由。
我說幾百美金,那是中國的價錢,在美國,這東西更為稀罕,或許價值更高,就算對方要一萬美金,也不算多。」
他雖然不知道店老闆要了多少錢,但這會兒還是要幫着店老闆說話的。
這樣一來,待會兒買東西,肯定能更容易一些。
「這位先生說的是,古董不同於其它東西,沒有明碼標價的。加入您買的這件東西如果撿漏了,您會把錢退還給我嗎?
肯定不會吧,既然這樣,就不要那麼幼稚好不好,做生意不是你這麼做的。」
那店老闆底氣十足地說道。
魯雄憤憤不平,但魯妙卻覺得沒什麼。
她買這個東西的時候,是感受到上面有奇異的風水波紋,還以為撿到寶了,是一件風水法器呢。
買到手之後才發現不是。
正如店老闆所說,如果這是風水法器,那她肯定不會退錢,不然這世上就不存在撿漏這種說法了。
更何況,東西她已經答應送給張天元了,不管是一萬也好,幾百也罷,又有什麼區別呢?
「多謝張先生願意解惑,只是我還有個問題,我剛剛明明在這件物品上面感受到了奇異的風水波紋,但買下來之後卻沒有了,這是為何?」
魯妙又問道。
「這個就更容易解釋了,風水波紋不是這個上面的,而是店老闆手上的那枚戒指,他將東西拿在手裏的時候,你自然能感受到風水波紋。
當然了,我肯定相信店老闆不是故意的。」
張天元看了那店老闆一眼笑道。
「當然不是故意的了,這戒指我一直戴着,是中國的一位好朋友送的。」
店老闆點頭道。
「就是嘍。」
張天元沖魯妙聳了聳肩道。
魯妙其實心知肚明,自己是被耍了,那店老闆確實狡猾,她也是經驗太少了,才會上這樣的當。
「魯妙姑娘,這撿漏兒,總有看走眼的時候,關鍵是打眼之後,能夠從中尋找到問題所在,然後才能不打眼。
我在國內的時候,有個朋友,是忘年交了。
他姓楊,我們都叫他老楊。
每月固定的老友聚會,已經好幾次不見老楊的蹤影。
我向他的老伴打聽,才知道了老楊的近況:
前不久,他收藏的所有『寶貝』都被行家鑑定為贗品,這事兒讓他神情恍惚了好一陣,原本趨於穩定的血壓也騰騰地往上躥,還在醫院調理了一周。
我還聽說,老楊從醫院回家後,吵着要老伴將儲蓄分一半給他再去『搏一搏』,搞得原本和睦的家庭雞犬不寧。
老楊人很聰明,但缺點是脾氣倔,認準了的事往往一根筋,因此被老友戲稱『自我感覺良好』。
自打退休看了一些鑒寶節目之後,他就經常跟着一批『藏友』到鄉下和外地去撿漏。
老友聚會時,他還經常將淘來的瓷瓶和紫砂壺拿來顯擺。
有時我們提醒他,收藏需要專業的學識,要謹防『打眼』;有的老友現身說法,用自己「上當」的經歷給他提醒。
但老楊都不以為然,按他的說法:『我收藏的寶貝都是有來頭的,有的是賣家祖傳之寶,有的是家中老宅翻修時挖掘出來的,有的是從國外市場淘來的正宗貨。』
有好幾次,他還跟我們鬧得不歡而散。
有的老友目睹老楊『走火入魔』的狀態,不禁搖頭嘆息,『苗頭不軋,苦頭還在後頭』。
沒想到,老楊的結局還真的被老友不幸言中。
收藏本是圖個樂,如果每天還要提心弔膽,那就失去了收藏原本的意義了。
古人談收藏,一可陶冶性情,二可增長知識,三可祛病延年,這才是收藏之道。
而當下網絡上充斥着收藏暴富的故事,也讓許多初入藏品市場的人產生了『一夜暴富』的幻想,栽跟頭是早晚的事。
如果沒有一顆平常心,奢望靠撿漏一夜暴富,就像一些老道的錢幣收藏者所言,『以為自己買的是袁大頭,結果成了冤大頭』。
收藏行業需要有火眼金睛,必須做足功課,方能涉足。
現實的情況是,許多收藏者如老楊一樣,僅是用耳朵聽故事,而不是用眼睛做收藏,就像歌詞裏所唱:怎能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我和幾位老友商定好了,近期準備找個時間去探望老楊。
我們想對老楊說,玩收藏給『夕陽紅』生活增添樂趣和情趣是好事,但凡事都應該有度,對老年人來說,一門心思沉迷於『撿漏』,拿家中的儲蓄去『撞大運』,於身心和家庭都有百弊而無一利。
人到了這把年紀,平平淡淡才是真,開心和益壽是硬道理,如果不在這個『理』上,說句實在話,不玩也罷。
其實年齡沒有關係,這個道理放到任何年齡段的人都適用的。」
第三八二二章 緩和關係的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