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1 / 1)
五路伐魏的議題已經是提出來了。
宣室殿內,劉禪看着眾人面色各異,說道:「此番伐魏,要傾我大漢舉國之力,一擊而勝之,拖延下去,只會更難一統天下!」
劉禪畢竟還是佔着大漢正統名義的。
雖然在魏國境內,大漢忠臣基本上已經是絕跡了。
但絕跡是一回事,但很多人對皇漢還是有些追憶的。
漢朝是真正意義上一統華夏民族的朝代,與當時羅馬帝國並列為最先進、最文明、最強大的帝國。
疆域空前,東包朝鮮,南包越南,西至中亞,北達草原,是秦朝的兩倍!
軍事無敵,吊打匈奴,打得匈奴自此消失,西域多國俯首稱臣;
科技領先,造紙術、地動儀、九章算術、最早麻醉藥、素紗襌衣吊打全球;
經濟開放:鑿通絲綢之路,絲綢賣到羅馬,4兩黃金一米,妥妥的黃金時代;
自漢後,華夏族被稱為漢族;華夏文字被名為「漢字「,還有漢語、漢服、漢賦、漢文化萬世流傳。
張騫鑿空西域、蘇武北海牧羊、班超僅率36人橫掃西域五十國、耿恭13將士歸玉門、傅介子一人滅一國、衛青揚威漠北、霍去病封狼居胥、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東鎮朝鮮,西伐異域,南安百越,北擊匈奴,大漢的鐵騎穿過亞洲荒漠,震動歐洲邊陲,令外敵聞風喪膽!
作為史上明君和盛世最多的朝代,真正的人類群星閃耀時:
29位帝王,8個明君,6個盛世後無來者;
蕭何、張良、韓信、樊噲劉邦智囊團個個扛打!
霍去病、衛青、周亞夫、李廣、陳湯神將輩出!
張騫、班超、蘇武、傅介子鑿空河西,威震西域;
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群英薈萃!
司馬遷、班固、楊雄、司馬相如、賈誼文人璀璨!
大漢四百年,有太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了。
現在中原在魏國統治之下,還是有很多人以漢民自居的。
畢竟在他們出身的時候,他們便是漢人。
但是
如果過了十幾年,新的一輩,還會將自己當做漢人?
在老一輩逐漸雕零之後,恐怕魏國境內,也就沒有所謂的漢人,而儘是魏人了。
「朕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之內,憑本事競爭,能者上,若是有人找關係,莫要怪朕無情了!」
金口玉言,劉禪現在已經是九五之尊了,所言之語,自然是重若千鈞。
殿中群臣,沒人敢擄劉禪的虎鬚,觸大漢天子的逆鱗。
「我等謹遵皇命!」
眾人盡皆離去,劉禪將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法正兩人留了下來。
「陛下!」
兩人對着劉禪微微行禮。
「今留二位,便是有要事要囑託。」
囑託?
諸葛亮與法正聞聽此言,互相對視一眼,兩人的眉頭,都不自覺的緊皺起來了。
兩人都是聰明人,且都是老狐狸中的老狐狸,很快便領悟到了劉禪話中的意思。
陛下是想要親征了!
但陛下乃萬金之軀,萬一出了什麼意外,社稷何存?
法正當即揣着明白裝糊塗,道:
「陛下此言何意?」
而諸葛亮雖然沒有明說,但卻是旁敲側擊,表達自己的觀點。
「如今大漢百廢俱興,事務繁雜,處處離不開陛下,朝中局勢複雜,若是無陛下坐鎮,指不定要發生什麼事情出來。」
「呵呵。」
劉禪輕笑一聲,眉眼瞥了這兩人一眼。
老狐狸,勸諫的話不敢明說,倒是旁敲側擊起來了。
但劉禪一旦做了決定,那便是尋常人更改不了的。
「二位叔父,皆是朕的長輩,又是大漢股肱,國事託付給你們,朕絕對放心。」
給諸葛亮與法正兩人頭上戴了兩頂高帽之後,劉禪這才繼續說道:
「至於所謂的大漢百廢俱興,事務繁雜,有丞相府與尚書台諸位能臣賢臣,國事豈非處理不好?若是有大事,無法決斷,可八百里加急,送至朕處裁決。」
劉禪眼神清亮,根本不給諸葛亮與法正插嘴的機會,繼續說道:「至於無有朕坐鎮,我大漢會發生什麼事情.大漢之中,誰人敢作亂?況且有二位國之柱石坐鎮台閣,領銜中樞,便是有動亂,頃刻之間,便可安定之。」
諸葛亮與法正,不管是在內政,還是在軍略,還是在統帥方面,都是及格線以上的。
有些方面還是滿分,頂配的。
這兩位大才坐鎮後方,若是後方還能出什麼動亂,那只有一種可能。
那便是諸葛亮與法正造反了。
否則絕對不會出現讓劉禪心憂後方的事情。
戰事後勤之事,也不需要劉禪操心,他只需要做個甩手掌柜,專心征伐便是。
「陛下!」
諸葛亮語氣加重了一些,眉頭微微皺起。
「我大漢能臣無數,善戰之將亦是無數,五路伐魏,只要有一路功成,那便是天下可定,何須陛下親征?」
法正亦是在一邊應和。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陛下萬金之軀,如何能夠犯險?若是最壞的事情發生了,我大漢無皇嗣,無後繼之人,便是有萬里江山,也會毀於一旦,還請陛下三思!」
劉禪現在確實有後了。
而且後代還很多。
光是皇子,便有四個了。
皇長子劉嗣,為皇后所出。
皇二子劉睿,昭儀關銀屏所出。
皇三子劉昭,大喬所出。
皇四子劉驤,周徹所出。
至於皇女,便更多了。
沒辦法,咱們的大漢皇帝好人妻,且精力旺盛。
這個『正事』幹得太多了,人又沒有什麼問題,這個子嗣自然就多了。
尤其是宮中御醫請的是專業團隊,讓華佗親自把關訓練的出來的。
是所謂的名醫子弟。
是故劉禪後宮,還尚未有出現皇子皇女夭折的事情出來。
如此一來,那後宮便是生多少,活多少,劉禪的血脈子嗣可謂是枝繁葉茂。
但.
子嗣雖多,但一個個都不大啊!
像是最大的劉嗣劉承乾,其實也剛滿兩歲而已。
這種嬰孩,豈能理政?
莫說是兒子,就算是老子,劉禪現在還沒有及冠,只有十八歲多一些。
萬一真的在前線出了什麼意外,國家崩潰,可不是說說而已的,而是絕對可能發生的事情。
這也是為何諸葛亮與法正都不同意劉禪御駕親征的原因。
「前線征伐,自然是要冒險的,但朕非沖陣戰將,豈會輕易涉險?丞相與尚書令不必多餘擔憂,朕乃大漢天子,若是能夠親臨前線,我大漢將士,士氣焉能不高漲?有如此士氣在,魏國焉能不滅?」
劉禪深深的看了諸葛亮與法正一眼,說道:「兔子博弈,尚需全力。更何況偽魏不是兔子,而是一隻野獸,一隻武裝到牙齒的野獸,若是不傾盡全力,如何能夠滅魏?」
既然是要伐魏,那便是要把所有的籌碼都擺上來,絕對不留任何餘力。
戰就要戰勝,若是此戰不勝,五年之內,甚至十年之內,都無法發起似今年一般的大戰的。
至於原因
很簡單。
精銳兵士若是打光了,要想補充,要想訓練,那是需要時間的。
且一場傾國之戰,必定會使國力衰退,數年的休養生息,那是必不可少的。
加上王朝初年,幹什麼事情成本都低。
而若是過了一段時間,朝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團,國家陷入內耗了,恐怕要想找機會伐魏,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世事難料。
誰知道明天的意外,什麼時候發生?
歷史上的劉禪是活得很命長。
但上一世的劉禪身邊可沒有這麼多美人。
而這一世他劉公嗣,左擁右抱,甄宓、祝融夫人,張佩蘭,關銀屏、大小喬
夜夜笙歌。
即便是有華佗調理身體,但說實話,這樣的情況,早死一點,似乎也並不讓人意外。
變數太多了。
劉禪不想再等了。
「請陛下三思!」
諸葛亮當即跪伏而下,對劉禪大禮參拜。
「請陛下三思!」
法正亦是跪伏而下。
「你們啊!」
劉禪趕忙上前,將諸葛亮與法正攙扶起來。
「二位愛卿的擔憂,確有道理,是故,朕準備過幾日,便立承乾為太子,二位兼任太子太師、太子太傅之職。」
立太子?
兩人眼中頓時一亮。
國嗣之爭,雖然在大漢還沒有開始。
但是
隨着皇子們一天天長大,這絕對是會成為問題的。
之前便是有許多人上書要立太子,但都被劉禪擋了回去。
不想在要伐魏的時候,陛下便要定下太子人選了。
其實也沒什麼好定的。
皇長子劉嗣是皇后所出,又是長子,又是唯一的嫡子,他的太子身份,是誰人都爭不了的。
但話又說回來。
當年漢武帝劉徹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卻也能夠當皇帝。
若是皇長子能力不行。
社稷繼承之爭,肯定是會發生的。
但現在能先立太子,便能提前安定不少風波。
「陛下英明!」
諸葛亮與法正皆是如此說道。
「英明不英明的,朕不知道,但先帝興復漢室的大業,既是朕的責任,也是二位的責任,先帝在時,常常率兵親征,焉有坐鎮後方時候?朕為先帝之後,豈能不效仿之?」
說着,劉禪上前,左手拉着諸葛亮,右手拉着法正,情真意切的說道:「還請二位叔父體諒朕的苦衷,為大漢,為天下臣民,為先帝遺願,盡心竭力。「
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諸葛亮也知道他是改變不了大漢天子的心意了,只得說道:
「既然陛下已經做了決定,且都已經仔細考慮過了,那臣下便唯有盡心竭力,輔佐陛下了。」
法正也是在一邊說道:「臣下必定不負陛下重託!」
「好好好!」
劉禪連說三個好字,原本有些擔憂的事情,現在說開了之後,便也就放心了。
「冊立太子之事,以及戰前準備之事,便盡皆託付給二位愛卿了。」
「諾!」
二人皆是承諾,之後緩緩離開宣室殿。
劉禪也沒選擇在宣室殿處理政務。
而是出了宣室殿,便在空氣清新一些的滄池處理政務。
滄池位於未央宮西南部,池水周清沏如蒼色,故名「滄池」。
滄池水由城外泬水從章城門引入,入宮後稱「明渠」。
滄池既美化了未央宮的環境,又懈決了皇宮之內用水問題。
未央宮中用水量很大,滄池在給水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可以說,滄池是未央宮中的一座人工水庫。
「朕欲立太子,你怎麼看?」
滄池明台,周徹在一旁侍候,劉禪突然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承乾乃是嫡長,早應該立為太子了。」
周徹的回答滴水不漏。
劉禪深深看了周徹一眼,這麼聰明的女人的心思便是劉禪也捉摸不透,只得是換了一個話題。
「朕已經派馬良為使者,前去吳國,說服孫權出兵合肥,依你看,吳國是會配合我大漢襲擾合肥,還是與魏國聯盟,在後方牽制我大漢伐魏?」
三國鼎立,吳國是絕對繞不開的。
雖然他現在已經是被打得半死不活了。
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拼盡國力,孫權還是能拉出幾萬人出來的。
而在某些時候,幾萬人,已經是可以決定戰局勝負了。
吳國是要拉攏,是要威脅的。
被劉禪問了這個問題,周徹思考一番,說道:「大爭之世,若是吳王心中還有野心的話,便不會助我大漢,若是他看清局勢,知曉天下必定歸漢的話,那便會配合我大漢,以求後事周全。」
孫權現在還有野心嗎?
肯定是有的。
至於他是否要掙扎一二,劉禪也不確定。
只看馬良出使有沒有效果罷。
若是沒有效果,這五路伐魏,其中一路,便要用來防備吳國了。
畢竟孫權背盟那是背習慣了,對於這種人,只要他沒有出兵打合肥,那便是要多加防備的。
「便希望那吳王識時務罷!」
說起來,孫權還是他岳丈。
若是孫權不搞什麼事情,繼續讓他做吳王又如何?
當然
吳王之尊可以給他,但吳王之權,是不可能給他的。
但權勢沒有,富貴是肯定有的。
但若是孫仲謀執迷不悟。
莫說是岳丈了,就算你扯上吳王后步練師的關係,朕也絕對不會輕饒了你!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