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義成與新華夏的轉型(1 / 1)
最近從新華夏島出發前往義成地區的船隻明顯多了起來,幾乎各個港口都有。
從新華港出發的裝載了大量玉米、木薯、建材(含木板、磚頭、水泥、石灰等),從棉河港出發的船隻滿載牲畜、皮革、醃肉、花生,從塔城港出發的船隻則運輸了許多燃料(煤炭)、劍麻、蜂蜜和乾果。這些物資的輸出,有力支持了東岸人在義成地區的殖民活動,當然也從另一方面維持了新華夏島一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比如近年來愈發陷入困境和衰敗之中的塔城港一帶。
塔城港這個在早期東岸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作用的城市,近年來因為高企的成本,其主要產出煤炭已漸漸競爭不過來自本土黑山、黑金島等地的精煤,出貨量日益下降,這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負面作用極大。
雖然當地政府官員一直在勉勵轉型,但這種事情何其難也,在礦上工作的馬來或黑人奴隸自是不可能給他們分地定居,礦上那些監工、警衛、洗煤工、運輸工及其他大量工作人員,卻也不怎麼會種地,如何安排他們的生計,真的是非常困難的。
更何況,塔城港的地方官員也沒打算放棄煤炭產業,因為他們堅持認為島內也有不少市場。不過這在目前看來多多少少有些一廂情願,缺少了工業和交通運輸兩個耗煤大戶,塔城煤礦的產量這些年來就一直處於緩慢下跌的狀態之中。即便島內人口有所增長(目前已有十餘萬人),但由於新華夏島木材資源的相對豐富(即便是西部沿海的草原地帶,因為大量種植棉花,柴草也是不缺),民間對煤炭的需求始終增長乏力,這無疑更讓塔城港陷入了痛苦不堪的境地之中。
到了最後,還是總攬全島事務的開拓隊隊長黃儀看不下去了,他撤換了塔城港的正副主官,然後將一名出身於大魚河青年幹部學校的中年官員任命為塔城鎮鎮長,要求當地即刻開始經濟轉型。塔城礦務局從1668年1月1日起制定生產計劃,多餘人員往南邊多凡鎮、大澤鄉一帶分流,那邊最近與土人起了些衝突(沒了法國人這個共同的敵人,東岸當地土著的蜜月期已正式宣告結束),正是需要人手的時機,將這些人分流過去正當其時。
至於礦山的那些奴隸礦工們,則對其工作年限進行統一清查,滿七年的一律送給黑八旗,充作自由邦的國民,以給其補充新鮮血液;五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半賣半送給黑八旗的貴人們,基本是一隻四腳羊換一隻「兩腳羊」的節奏;五年以下的,就不用多少了,統統去種植園內幹活,沒二話!
這些種植園是在黃儀的命令下開闢的,就在塔城鎮的範圍內,多為胡椒和劍麻種植園,以避開競爭越來越慘烈的甘蔗、咖啡、可可、煙草等商品。托近年來東岸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的福,現在國內對劍麻這種優良的纖維材料的需求越來越大,纜繩、索具、工業用繩、漁網、麻袋等十多種商品需要用到這種韌性好、耐腐蝕、耐磨損的纖維材料,因此前些年投資劍麻種植園的人都多多少少發了一筆財,且有增加投資、擴大種植園規模的衝動。
劍麻如此,胡椒就更不用說了,這種最廉價的香料在如今的東岸正處於一個長期的牛市之中。肉類產量爆發性的增長催生了胡椒巨大的市場需求,這種需求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單靠一個新華夏島都已經無法滿足,還要靠南鐵公司從秘魯進口、靠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印度轉口,由此可見這種商品的火爆程度。因此,塔城港新開闢胡椒種植園,從經濟角度上來講,真的不會虧,未來應當能夠享受其帶來的好處——雖然現在幾乎整個東海岸都興起了大大小小的胡椒種植園,競爭有越來越激烈的意思,但市場也在不斷擴大嘛。
另外,雖然咖啡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但鑑於塔城咖啡已在東岸國內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很多老國民都對這個牌子非常懷念,因此黃儀打算由開拓隊政府出面,對現有的咖啡種植園(多位於塔城鎮邊緣的山區,與土人勢力犬牙交錯)進行統計、點檢,然後幫助咖啡種植園主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比如安全防衛、交通運輸、融資貸款的問題,對這項產業進行重點扶持,爭取做大做強塔城咖啡的品牌,與來自秘魯、新西班牙甚至國內北方的咖啡進行競爭,爭奪市場份額。
而為了進一步支持塔城港這個人口眾多的區域核心城市的發展,黃儀也特別請示本土執委會,並獲得了批准,即把塔城鎮、嵩山鄉、陵川鄉、浪溪鄉、歸化鄉合併在一起,正式成立了塔城縣這個全島第三個縣級行政單位。
這個縣成立後,將擁有一萬七千餘人口,產出包括煤炭、木材、胡椒、蜂蜜、乾果、咖啡、劍麻在內的多種商品,從紙面上看來還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的。而且,現在新華夏島也效仿了本土各縣的「土地財政」政策,即將耕地以一畝十元的價格出售給私人,坡塘林地的價格視實際情況或增或減,相信能給地方政府帶來很大的收入——所以說塔城縣的成立也是開拓隊政府對他們的大力支持呢,因為只有立縣了,地方上賣地的收入才能大部歸於縣政府,否則的話這錢可就進了開拓隊政府的財政之中了。
不過,即便塔城立了縣,在很多人看來其未來的經濟也就那樣了,不會在和前七八年之前那麼出挑,其種植咖啡的產地環境不如南邊多凡堡那一片,種植香料的環境又不如東海岸那一大票地方——最近東岸人在東海岸又設了一系列的城鎮,如下川鄉(位於後世馬納卡拉城附近)、丹川鄉(位於後世馬南扎里城附近)、高都鄉(位於後世努西瓦里卡城附近)等地。上述三地吸引了國內大量資本湧入,那些商人們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地僱傭有戰鬥經驗的人員(轉正的前雜牌軍成員頓時成了香餑餑),然後租船來到新華夏島東海岸,從開拓隊政府手裏以令人吃驚的低價租賃大片蠻荒的土地,一邊與土人進行周旋一邊開闢香料種植園,對東海岸的開發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因此,塔城縣既然在各方面都不出挑,那麼未來競爭中處於劣勢也就是可以預期的事情了。這座城市的未來,大概還是在目前尚處於麥利那人的封建王國控制下的中央高原。只有當東岸人徹底佔據全島的精華中央高原,並將其發展起來後,塔城港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才有可能迎來大發展的契機,而在此之前,其大概只能慢慢苦熬了,因為東岸人在可以看到的很多年內,大概是沒有進軍內陸高原的計劃了。
而如果說塔城縣因為與義成地區的貿易維持了經濟的話,那麼東岸人剛剛深入沒幾年的東南部地區,則是在這種貿易中大大地獲得了好處。尤其是據說將要成立的大澤縣(下轄多凡鎮、大澤鄉、沁水鄉、陽城鄉,以及未來可能從土人手裏弄過來的另外兩個原法國殖民城鎮),其收益最大。這個縣由於開發較早,人口眾多,兼之地理位置出色(常年為南下或前往澳洲的船隻補給),因此本就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其水稻、芋頭、玉米、香蕉、木薯及瓜果菜蔬的產量很大。這次又順手兼併了法國人在島上的核心殖民城鎮,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繼承了法國人的磨坊、木材加工作坊、鐵匠鋪、釀酒作坊等設施),並通過商購的方式,又從土人那裏取得了一定的土地,經濟作物也快速發展了起來,因此這次通過向義成地區出口各類食品、木材、酒類,獲得了不菲的收益——政務院劃撥下來補貼義成地區開發的專項資金,有相當一部分就通過此類貿易流向了這邊,說起來也是一種本事呢。
甚至於到了最後,義成地區因為物資的極度匱乏,甚至不顧本身勞動力不足的狀況,開始向大澤鄉、多凡鎮一帶的商人出口斯威士或通加奴隸,也是無奈得緊。要知道,義成地區行署前陣子曾經做過一次估計,覺得整個操斯威士語的部族總人口大約在四五萬人的樣子(後世歐洲殖民者19世紀前半葉來到斯威士蘭時,當地約有六萬三千名斯威士人),而通加人的數目雖然不止五萬人,但也多不到哪去,頂多七八萬人的樣子,因此說實話義成地區的建設,是無法奴役到足夠的黑人奴隸的。就這樣一種窘迫的狀況下,他們還要向新華夏島的種植園輸出黑奴(同時也向河中地區的黑八旗輸出黑奴換取高粱米和牲畜),確實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的,當然這或許和他們的最高長官、地區專員邱海洋本人是一個比較敵視黑人的傢伙有關吧,他不怎麼喜歡看到自己的地盤上生活着大量的黑人。
相信隨着東岸人在義成地區活動的越發深入——目前阻擋東岸人鯨吞土地的最大麻煩不是黑人的反抗,而是斯威士人地盤上極為嚴重的瘧疾疫情——這總計十多萬斯威士人、通加人乃至祖魯人,其下場應當都不會怎麼好。運氣差點的,大概會在東岸人的建築工地或種植園內直接被累死、打死,運氣好點的,也就是幹了七年時間重活後,拖着病怏怏的軀體,拿着少得可憐的一點遣散費用,到自由邦去苟延殘喘,這也是他們最好的歸宿了。而騰空了這些黑人,義成地區也將成為東岸國民的樂土,也就是說,東岸人的幸福是建立在班圖黑人的無邊痛苦之上的,但這種種族之間的競爭,本就是異常殘酷、沒有任何溫情脈脈可言的,難道不是麼?
南非這種寶地,自然是「有德者」居之,怎麼可能讓給班圖黑人呢?更何況,對於南非的原住民科伊桑紅種人來說,來自北方的班圖黑人也是外來者,幾百年來搶走了他們無數的土地,殺掉了他們無數的同胞。既如此,班圖黑人也就沒什麼資格指責同為外來者的東岸人了,大家的手段彼此彼此嘛,別無二致,都為了種族的延續和生存空間的爭奪。
好吧,言歸正傳。新華夏開拓隊隊長黃儀也是看過本土對義成地區的遠景規劃的,在這個遲早被劃為本土進行重點建設的地區,未來可能會興起諸多新華夏島只能看着流口水卻囿於地位問題而無法涉足的產業,比如毛紡織業、皮革加工業、煤化工、冶金、機械製造、農產品深加工等等。因此,如何在義成地區的這個發展過程中及時調整自己的經濟結構,使得與其進行互補,對於主政新華夏地區的官員們來說,幾乎就成了必修課了。
說得再直白一點,那就是新華夏島不是本土,是殖民地,是不怎麼允許發展工業的,更別提煤化工、冶金、機械製造等「高級產業」了。因此諸如原本打算開發鐵礦進行冶煉、加工的項目就可以歇一歇了,否則未來即便發展起來,肯定也無法和義成地區有國家扶持的產業進行對抗,只能白白浪費人力、物力和時間,殊為不智。
新華夏島的未來,大概除了咖啡、可可、蔗糖、煙草、劍麻、香料、香草、棉花等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園之外,就在於利用其獨特的區位優勢進行轉口貿易了。也就是說,新華夏島未來應該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堅持以種植園經濟和針對奧斯曼、波斯、印度乃至澳洲等地的貿易為主,發展工業乃至重工業,既有挑戰本土政策紅線的風險,在資源和經濟方面也頗多困難,註定了前途渺茫的——這不是空話,因為就資源和環境而言,這個島發展工業的條件未必就比遠東的黑水地區強多少呢。
第三百四十八章 義成與新華夏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