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楚魏大戰(1 / 1)
畢竟如今的魏國,看起來實在是搖搖欲墜,也沒什麼威脅的樣子,派出兒子完全可以。
但是具體派哪個兒子,他真是猶豫不決,兩個兒子,公子悍和公子負芻皆是請戰。
猶豫了好幾天,最後決定把兩個兒子都派過去,分別各領一軍,反正楚國家大業大。
公子悍和公子負芻各自率領十萬大軍,分別攻魏。
然後,僵持不下。
當然是因為魏國也早就有準備,並且準備的也太好了。
魏庸早就通過某不方便透露姓名的人士,得到了楚國要攻魏的消息。
對於這個消息,魏景湣王毫不懷疑,畢竟他楚考烈王也是貪得無厭之輩,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去年剛佔了那麼大的便宜,士氣如虹,怎麼可能見好就收呢?他楚考烈王就不是那種人。
即便換了自己,也是要趁勢追擊的。
但是即便明知道楚國要再起攻伐,魏景湣王也並沒有太好的辦法,如今的魏國已經虛弱到了極點。
面對如今可以說是天下第二的楚國進攻,實在是力有未逮。
這時候魏庸跳了出來。
近幾年,魏庸已經徹底得到了魏景湣王的信任。
魏景湣王也早已經將魏安釐王的話拋於腦後了。
主要是他實在是已經無人可用。
魏國自魏安釐王臥床不起,就一直江河日下。
而且下的還挺快。
信陵君去世,大將軍公孫休去世,魏武卒損失慘重,精銳淪喪,國土丟失了三分之一還要多。
自從殺了呂遼,魏國朝堂更是沒什麼人願意說話了。
如今的魏國,甚至齊國都不怕他了。
這時候就凸顯出活的久的好處了。
不得不說,在政壇上,活得久本身就是最大的優勢。
魏庸原本只是魏安釐王用來適當平衡朝堂的棋子,在魏安釐王還在的時候,他毫無威脅。
然而到了今天,他已經是朝堂上不可忽視的一員存在。
資歷夠老,聲望夠高,在呂遼死後,朝堂就已經陷入了權力失衡,魏庸貪婪地篡取權力。
魏庸的偽裝足夠的好,大奸似忠在他身上演繹的淋漓盡致。
不過魏景湣王還算沒有徹底昏了頭,軍權是一直在他手裏握着的。
但是朝堂之事,就只能多多倚靠魏庸了。
魏庸向魏景湣王哭訴諫言,面對楚國的趁火打劫,再加上現在的形勢,只能依靠秦國才能渡過此劫。
他哭訴說,他以往反秦主戰,是因為秦國是魏國迫在眉睫最大的威脅,可現在最大的威脅是楚國。
也只能暫時與秦國求援,哪怕是與虎謀皮。
最次,也要讓秦國不能趁火打劫。
魏景湣王最恨的就是秦國,但是他也知道魏庸說的對。
如今豺狼撲了上來,也只能藉助猛虎的威嚴,才能震懾住豺狼。
但是與秦國關係最好的呂遼,已經被他幹掉了。
這就尷尬了,在幹掉呂遼以後,明面上朝堂就沒什麼親秦之人了。
並且魏國與秦國關係一向極其惡劣,現在秦國不趁火打劫就已經不錯了,想要秦國支援,談何容易?
魏庸自告奮勇,言道自家女兒畢竟在秦王后宮有那麼一份關係。
雖然聲稱與女兒早已斷絕關係,可是血脈之連,豈是說斷就斷的?
他願意豁出去這張老臉,前往秦國秘密求援。
若是成了還好,即便不成,丟的也只是他一個人的老臉,給魏景湣王感動的不行。
承諾魏庸無論成與不成,從秦國回來以後,都一定請他擔任相國。
並且還給魏庸畫了一張大餅,承諾了將方與、胡陵、碭、蕭、相等七座城池作為他的封地。
魏庸面上感激涕零,心裏暗罵混蛋,這些城池去年剛被楚國搶走,現在擋得住楚國的進攻就不錯了,難道還能搶回來?
但是一個相國的位置也不錯了,以後朝堂之事基本就一手遮天了,無論做什麼事也是名正言順了。
魏庸悄然入秦,尉繚很是歡迎,但是表示很為難,秦國和楚國兩家友好,楚國又是強國,秦國不好為了魏國而對抗楚國。
所以,尉繚用比較良心的價格賣給了魏庸許多軍械糧草,和想買也買不到的墨家防守機關。
對此魏庸雖然不滿,但是也可以接受,有這些東西,防守是沒問題了。
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錢,至於死的人會多一些,無所謂,什麼時候不死人啊?刁民多的是。
當魏庸帶着這個消息回來的時候,魏景湣王則是喜出望外,在他看來,能說服秦國不趁火打劫就已經殊為不易了,現在竟然還願意低價賣一些軍械糧草,這就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魏景湣王欣然兌現了對魏庸的承諾,封魏庸為相國,不過,是左相國,右相國安排了另一位遠房宗室制衡。
然後就讓魏庸攜帶大筆財資,趕緊去秦國完成交易。
這就導致,楚國攻魏的時候,立馬就發現不對了。
打不動,根本打不動,簡直比去年還難打。
而且你們這守城機關,諸多軍械也太強了吧,這不像你魏國的水準啊。
你們這棟破房子不早就已經搖搖欲墜了嗎?怎麼就是不倒呢?
公子悍和公子負芻本就立功心切,攻伐力度極其猛烈,然而楚國這兩路大軍,損失慘重,也沒有任何收穫。
眼見着雙方僵持難以寸進,立功心切的兩位公子,不顧軍中大將勸阻,下令強攻。
不信踹不倒你們這棟破房子!
在燕趙於武遂展開慘烈攻城戰的時候,魏楚也展開了慘烈的攻城戰。
魏國近些年雖然五勞七傷,但是畢竟是中原霸主,落寞還沒幾年呢,破船也有三斤釘。
魏武卒雖然早就不如以前,可畢竟是天下精銳,不是楚國兵卒可以相比的。
魏國如今的國土雖然已經不大,然而身處中原腹地,城池繁華,物資充沛,人口眾多,如今更是已經被逼得退無可退,已經是拼死反抗之局。
而楚國,兩路大軍分別爭功,本就不合,再加上楚國本就較為分散的軍制,兵力更多的優勢完全發揮不出來,士氣也是堪憂。
魏國佔據地利人和,又有着秦國提供的糧草軍械支持,楚國哪怕人多,也根本攻不動。
這種情況下根本不適合強攻,起碼也要對峙消耗一段時間,伺機再攻才是。
但是這兩位公子為了奪嫡,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強攻,一切都是為了搶功勞。
在兩位公子強壓之下,楚軍損失極其慘重,十餘日便死傷萬人,士氣極其低迷。
諸多領兵貴族和將領的意見越來越大,兩人也不敢再無視,先後停下了進攻,一時又陷入了僵持。
楚國現在也已經搞清楚,為什麼魏國那麼難打了。
彼汝娘之,秦國給支援了!怪不得魏國準備如此充沛,怪不得這麼難打!
現在楚國真是進退兩難。
若是拖着,靜待時機,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那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
楚國也完全拖不起,兩路大軍二十萬人每日裏人吃馬嚼,那是何等的損耗?
可是強攻吧,也非常不合適,這麼慘烈的攻城戰沒有人願意上,所有領兵將領,底層士卒也都不願意送死,魏國準備的太充分了,這樣硬拼,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拼下來。
可若是撤軍那就更不可能了,兩位公子是來露臉的,不是來露屁股的。
興師動眾,率領大軍,攻伐一個貌似搖搖欲墜的魏國,但是卻損兵折將,毫無戰功,這哪有臉回去?
這一時間,魏楚也是僵持不下,公子悍和公子負芻數次試探性進攻,用盡了一切辦法,還是無可奈何。
魏軍素質極高,再加上本就是防守戰,這幾年魏國的土地被極限壓縮,已經退無可退,不是小手段可以得勝的。
再加上秦國的援助,楚軍根本打不動。
這兩位公子心中都在大罵,可惡的秦國啊!你們和魏國是死仇啊!怎麼還能暗地裏支援魏國呢?!
一時間楚國和魏國這邊也是陷入了僵持。
此時在邯鄲收到前線消息的趙悼襄王,已經是怒極。
但是他強制讓自己冷靜了下來。
趙悼襄王很清楚,攻城戰是極其慘烈,損失極其慘重的,只是為了得到一些城池,不值得這麼拼,得不償失的事情不能做。
但是還是那個道理,已經打起來了,一點兒便宜占不到損兵折將,就這麼收手,丟人丟大了。
而且趙悼襄王也是非常不甘心。
咬了咬牙,還是決定再試一試,命令李牧和樂乘繼續攻勢,但是也不要做沒有意義的攻城,試探性進攻,伺機尋找機會。
至於姍姍來遲的燕國使者,趙悼襄王也沒見他,先給丟到了館舍待着。
再看看情況再說,總不能這麼虎頭蛇尾的結束。
接到大王命令的兩人,心裏很明白,大王還是不甘心,需要一個台階。
可這個台階不好下呀,若是能取得一場小勝,自然是最好的。
但是攻城不同野戰,只有勝與不勝,哪有什么小勝?
這段時間兩個人也沒有閒着,也是用盡了辦法試探性進攻了很多次,誘敵的辦法都用了無數,但是燕軍就是死活不出來。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第三百八十一章 楚魏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