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記錄 |

第436章 有口難辯(1 / 1)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

    第436章  有口難辯

    「聽說了嗎?趙兄,紀國太妃在封禪的路上險些病故,虧得救治的及時,才保住一命,只是不知還能不能祭地初獻。」

    「吳兄太天真了,你這消息只是糊弄小孩的。真實情況是燕國太妃下毒,毒害紀國太妃,這才導致紀國太妃險些喪命。」

    「不可能吧!燕國太妃好端端的,怎會毒害紀國太妃?」

    「就是就是,燕國太妃與紀國太妃早在太宗皇帝病故以後各自跟着紀王、燕王去了彼此的封地,十年不曾見面。若非此次封禪,怕是老死都不會相見。她們無冤無仇,十年再會,就算不念舊情,亦不至於下此狠手。」

    「言之有理,燕國太妃一大把年紀,什麼事情看不開?就算有私怨,行此手段,真就不顧及家族子女?我是不信的」

    在一陣陣反對的聲音中,一人聲音高亢說道:「你們是完全不知個中原委,只知燕國太妃,卻不知燕國太妃身後還有人哩!」

    這話理所當然的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燕國太妃身後的人可是武皇后,當今的皇后殿下?」

    「燕國太妃又怎麼跟武皇后扯一塊去了?」

    「有所不知了吧!武皇后之母楊氏是楊達之女,楊達是前朝觀德王楊雄之弟,門下省納言。而燕國太妃的母親正是楊雄的第三女。故而燕太妃的母親與武皇后的母親乃是堂姐妹據說太宗皇帝陛下正是因為聽當時的燕德妃說武皇后貌美,才將她招進宮裏當才人的哩」

    他說這話的時候,語氣中帶着幾分譏諷的意味。

    顯然對於這個先帝的一個五品小妾,品級還沒有大一點的宮女高的妾侍,能夠成為國母帶着幾分不滿。

    周邊人大多沒有應話。

    大多人都是這個意思,只是現在武皇后終究是國母,儘管唐王朝不以言論問罪,在大庭廣眾之下,說今皇后是前皇帝的小妾,終究不好。

    如此新的問題也出現了

    「那武皇后為何要對付紀國太妃?」

    「自然關乎祭地!武皇后身為國母不思母儀天下,卻有心效仿兩漢後宮涉政。現今唯有紀國太妃、燕國太妃有資格祭地,只要紀國太妃出了意外,以燕國太妃與武皇后的關係,誰是最後的贏家,不言自明!」

    「哦!原來如此!」

    一大通的分析,將因果說的明明白白。

    滑州,驛館。

    陳青兕正聽着李敬業說着市井流傳的消息

    聽着那合情合理的分析,陳青兕一瞬間都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情況。

    有條理有邏輯,還有人人都愛聽的八卦。

    如果陳青兕不是親自過問此事,還真有可能讓這流言說服了。

    陳青兕看着再次聚到一起的諸多封禪令使,帶着幾分苦笑的,說了一句:「傳出這謠言之人,倒是有心了。」

    陳青兕每過十日就會將令使們召集起來,開一次終結會議,總結檢討,將未知的風險,儘可能的按在搖籃里,縱是意外無法避免,也要將之降至最小。

    就如紀國太妃事件,有意外也有武皇后的不作為,但郭正一還是靠着妥當快捷的處理方法,化險為夷。

    只是任誰也想不到,這次事件竟生出一場針對武皇后的輿論風暴。

    陳青兕只能將眾人聚集起來,一起商議應對之法。

    聽到陳青兕的感慨,下首的諸位令使,都不約而同地微微頷首,表示認可。

    武皇后是貞觀十一年進宮的,向李世民舉薦她的人除了當時的燕德妃還有巢王妃楊氏。

    巢王妃楊氏楊雄之子楊師道的侄女,兩楊跟武皇后確實是表親。

    可那麼多年過去了,紀國太妃與燕國太妃都淡出視野十數年了,只是一次意外,就有人將他們之間的關係追溯的如此清楚。

    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也得花費一些功夫。

    就算是陳青兕,他對武皇后一直存着提防戒心,也不知這裏面的人際關係。

    陳青兕不知道,下面的令使們更不清楚了,都是一些出色的後起之秀,誰會特地去了解陳年舊事?

    見無人發言,陳青兕問道:「對於此次謠言,諸位有什麼好的辦法?」

    他問的很隨意,就沒指望能夠得到解決之法。

    這世上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沒有辦法抵制的東西就是造謠。

    造謠的本錢太簡單了,就是一張嘴。

    而信謠之人,也根本不會去動腦子分析真偽,他們只會相信自己相信的一切。哪怕你將證據懟在他面前,他也不願意相信,而是覺得一定有一張神秘可怕的大手操控着一切。

    故而古人有一句話「謠言止於智者」。

    這真是對智者的讚美?

    不,這是對謠言最無奈的一種妥協。

    果然

    陳青兕問題出口,一時間有些冷場。

    半晌,岑長倩才道:「這種事情,子虛烏有,越抹越黑,與其用各種理由藉口解釋,不如任由其宣揚。都是市井飯後的談資,只要我們離開滑州,當地百姓的新鮮勁頭一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至於封禪隊伍里,即便有嘴碎之人說上幾句,也不會在明里講,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這種不是辦法的辦法,恰是對付流言的最好辦法。

    郭待舉接話道:「如果什麼也不做,對於陛下、皇后殿下哪裏也不好交代。明察是不行的,動靜太大,影響不好,最好安排人暗查,追尋流言的源頭。」

    陳青兕聽到自己想聽到的答案,滿意的點了點頭,道:「說得在理,就這麼辦了。」

    其實在場的人精都明白,這個所謂的暗訪,大概率是不了了之的。

    只是有些事情你明知道沒有結果,卻不能不去干,就如明知道這一次會議不會有任何答案,但還得開。

    哪怕是做做樣子。

    要的不是結果,是這個態度。

    第二日一大早,陳青兕收到了李治的傳召,就在滑州府衙。

    封禪沿途的進度落腳點都經過嚴密計算,提前定好了落腳點。

    其他人可以將就,但皇帝、皇后將就不得,都得提前作準備。

    哪怕是在野外露宿,也得提前建好行轅。

    滑州府衙明顯經過翻新,多了幾分肅穆莊重。

    一入大堂,陳青兕便見李治高坐案上,武皇后坐在身側,明顯能夠看出,那雙勾人的狐媚眼有些紅腫,像是哭過的跡象。

    「看來這武皇后在自己來之前,沒有少施展眼淚攻勢。」

    陳青兕帶着幾分愉悅的在心裏揣摩着。

    「臣見過陛下,殿下!」


            李治指着一旁的席位,說道:「坐下說話。」

    陳青兕聽到這話,知道此事穩了,上面這位大唐的皇帝顯然沒有因為這次流言遷怒自己。

    對於陳青兕的表現,李治自然看在眼裏。

    此次封禪路上發生的各種真意外,或是人為意外,都超乎李治的意料。

    李治知道陳青兕已經乾的夠好了,換作其他人,面對如此多的情況,哪可能做到不耽擱東行的進程?

    只是此次謠言,除了涉及紀國太妃一事,還將武皇后當年是先帝才人,各種陳年往事一併抖了出來。對於武皇后的名譽打擊不小

    這一大早她就來哭訴,還說什麼改立賢德之人為後,這以退為進的話語。

    李治怎麼着,也得過問此事,給她一個說法。

    「對於關於紀國太妃的市井流言,愛卿可有什麼想說的?」

    「臣請罪!」陳青兕很老實,先將責任背下來再說,然後再行解釋。

    「此次流言來得迅猛,顯是有心人刻意為之。臣以為面對這子虛烏有之事,不應過於張揚,當從暗處入手,尋查源頭,一擊而中。」

    武皇后盯着陳青兕,眼眸含煞,一字一句說道:「依照陳尚書此言,那本宮就當如此受他人非議?」

    陳青兕微微側目,這武皇后天色媚態,尤其是一對水性楊花的狐媚眼,生氣起來,非但沒有多少威嚴,反而有幾分勾引人的感覺。

    太宗皇帝這一個「媚」字,真給的貼切。

    「皇后殿下教訓的是,確實不應該讓市井之人亂嚼舌根。臣回去以後,立刻讓滑州刺史寫一道公文,嚴令所有人,不可妄議天家之事。誰敢犯禁,嚴懲不貸。」

    武皇后氣得一個字都說不出來,真要這麼幹了,她武皇后的名望真就一臭到底了。

    大唐自李世民開始,向來以開放包容為理念。

    有海納百川的氣魄,才有恢弘的盛唐文化。

    不以言論定罪,這是一條不成文規矩。

    當然這只是說說而已,任何時代都不存在絕對的自由,只有相對的自由。

    相比其他朝代,唐朝顯然在這方面要寬鬆一些。

    但表面功夫是得維持的,如果就這樣因為這點事情,就限制百姓說話的權力,只會取得相反的效果。

    「胡鬧!」

    李治怒斥了一句。

    陳青兕略帶委屈的說道:「陛下,臣一直忙於封禪之事,這流言一傳出,臣就召集諸多令使一起商議。臣更是整夜未眠,才思得將此謠言壓制最小之法。皇后即覺得不妥,除了快刀斬亂麻,也實在沒有別的辦法。」

    對於他來說,這是一場無妄之災。

    若非發生在封禪途中,陳青兕就是一員吃瓜小透明。

    武皇后一直懷疑陳青兕就是那個暗中尋自己麻煩的黑手,這一次他又摻合其中,難免多想。現在聽他這般一說,也醒悟過來,此事鬧大,對他自己也沒有好處。

    一次次的無妄之災,武皇后覺得自己都有些魔怔了,得冷靜下來。

    李治知陳青兕難處,沒有繼續追究,只是問道:「愛卿可有懷疑的對象?不妨大膽一些猜測,便是猜錯了也無妨,這裏只有三人,不入第四人耳。」

    陳青兕直言道:「許是關東士人?」

    毫無疑問,關東士人嫌疑最大。

    陳青兕也想不出其他人能夠幹這種事情。

    其實不少後世人對於關東士族五姓世家有一種誤解,覺得他們實力強勁,能夠與皇權分庭抗衡,能夠左右廟堂走勢,甚至於李唐皇室都是傀儡。

    這妥妥的給洗腦了

    動嘴動筆的,怎麼可能玩得過拿刀的?

    為什麼真遇到兵亂,最先跪下或者逃跑的永遠是那群動嘴的?

    因為他們遇到拿刀的是一點辦法也沒有,要不就跪下,要不就逃。

    反抗?

    真以為李世民的刀不夠鋒利?

    一個連自己兄弟都下得去手的君王,真會在乎多殺一些世家?

    實際就是面對皇權,世家的態度是躺平當狗。

    你李世民強勢,要打壓世家,行,我給你跪下,直接當狗,伸長脖子由你砍,讓你沒有理由動刀。

    皇權再強,也要守規矩法則。

    世家人也是大唐子民,還是掌握一定民心的大唐子民,皇帝無道理亂殺大唐子民,將會失去道義,傷的是大唐自己的根本。

    何況世家掌握着文化,他們的存在,有利於朝廷管控天下。

    彼此就處於一種默契上

    真就如後世說的那樣,直接跟皇權起衝突,左右朝局,李世民、李治這樣心黑的皇帝,做夢都得笑醒。

    真以為大唐的兵,刀只能對外?

    躺平的世家是最無解的

    世家傳承千年,一個強勢的皇帝能活幾年?大不了用自己的底蘊文化,影響接班人,培養一個親士族的繼任者就好。

    就如貞觀時期,如日中天的李泰。

    所以世家之強,不在於他們在政治場上有多強勢,在於他們能狗,放得下尊嚴。

    但真將世家視為聽話的狗,又會吃大虧。

    他們偶爾背刺一下,在關鍵時候,也能造成巨大的麻煩。

    千年累積的名望,確實不是輕易能夠撼動的。

    武皇后用手段幹掉了太原王氏的王皇后,那是扎了關東士人的肺管子。

    真有落井下石的機會,他們哪有不把握的道理。

    而且因為時間悠久,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卻如昨日。

    武皇后的底細,在五姓士人眼裏,那是乾乾淨淨。

    李治繃着臉道:「朕也覺得是他們無疑,一群鼠輩,真不安生。」

    他頓了頓,道:「一切以封禪為先,此事暗中調查」

    他想了想,又道:「算了,這種事情,伱做不來,就無須你過問了。」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第436章 有口難辯  
無言不信作品:  永生武聖  初唐:砥礪前行  大唐虎賁  砥礪前行小說免費閱讀無彈窗  建造盛唐  問鼎十國  盛唐劍聖  
類似:  櫻花之國上的世界末日  破天蹤  不滅武尊  天降鬼才  神話版三國  

加入書籤

書頁/目錄

搜"砥礪前行小說免費閱讀"
360搜"砥礪前行小說免費閱讀"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