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黃老思想(1 / 1)
遷都的事情定了下來,咸陽也獲得了新的名字—長安。當年的咸陽城在項羽的一把大火下早已是斷壁殘垣,蕭何受命修築長安城。
為了顯示新王朝的氣象萬千,蕭何在秦朝興樂宮的基礎上,一改節儉之風將宮殿修得雄偉壯麗,並且取名長樂,未央,也叫東宮西宮,寓意永遠快樂。
工程完工的時候,蕭何很得意地請來劉邦驗收,不想一向大方無度的劉邦竟然大發雷霆道:天下長年與匈奴作戰,成敗還未知,為什麼把宮殿修得如此壯麗呢?(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
稍微地分析一下這句話,你就會更加明白,為什麼劉邦能掃滅群雄一統江山了!
從他個人的成長經歷的來看,很難把劉邦稱之為好人,年輕的時候,坑蒙拐騙吃喝嫖賭偷雞摸狗的事情,他沒少幹過,危急關頭,他甚至可以將親人子女一腳踹開。這麼一個人,卻能令天下歸心,榮登九五之尊,似乎再一次應證了壞人未必有壞報的道理,如果你是有神論者,推論下去,那麼你得絕望了,天子乃老天的兒子,俗話說有其子必有其父,看着天子的德性,就能推斷他老爸的德性,最終你會得到一個令人發顫的結論,上帝或者神仙不是好人,換句更有哲學味道的話可以這麼來說,上帝是邪惡的或者上帝是萬惡之源。
姑且不管上面的推斷是否周密,結論是否有意義,但你千萬不要在宗教人士面前擺譜,否則本人亦不能保證他們不會動用板磚之類的武器來捍衛他們的信仰。當然,這句話不是本人的專利,因為有很多人說出過類似的話,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尼采。
尼采先生說道:上帝死了。對於此種言論,有人發顫,有人怒罵,有人嘲笑,在尼採為自己的發現喋喋不休的時候,人們忍無可忍,只能代表上帝回敬尼采先生道:你瘋了!
不論尼采先生是真瘋還是假瘋,我們都管不着,尼采的話提供給我們一個分析的視角。這個視角,在武俠大師金庸的小說里也反覆地被使用。
這個視角便是人性並無絕對好絕對壞,擬人化的上帝如此,皇帝也如此。劉邦作為皇帝,起義前沒幹過幾件好事,起義後好事幹過壞事也幹過,他不是個好人,但他未必不能做個好皇帝。
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我始終認同歷史評價要多於道德評價的。
所謂歷史人物,是指對歷史具有推動作用的人物,既然是歷史人物,那就不能是普通的人物,她不能是大街上賣菜的大媽,不能是走街串巷吆喝磨剪刀的大叔,如果哪天他們躺在殯儀館開追悼會的時候,說他們這一生為了拉動內需不辭辛苦,為促進市場經濟的繁榮昌盛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恐怕追悼會要開成笑林大會,他們的家屬就得問候寫悼詞的人和他的祖宗了。那麼反過來,在給歷史人物開追悼會的時候,說他偷過幾隻雞,逛過幾次窯子,殺了幾個小嘍囉,造了幾間茅草屋,踹了幾次小孩等等之類的雞毛蒜皮又關乎道德品質的事情,恐怕黑框裏的人會氣得吐血晚上就要出來問候了。
所以朱元璋他數次將大明帝國的官員幾乎清理乾淨,他有過不少令人髮指的殺戮行為,但不可否認他是個好皇帝。所以清朝道光皇帝經常穿着縫補過的舊龍袍上朝,甚至在後宮養些家禽來貼補私用,貌似節儉為民道德水平高,但不可否認他是個不好的皇帝。
僅以好壞來評判一個皇帝會比較片面。劉邦這個人,有流氓習氣,壞毛病不少,但工作做得紮實,稱之為有道明君並不為過。
在劉邦的任期內,老百姓窮是窮了點,那也是因為底子薄,不能怪他劉老三,老百姓的日子卻在慢慢的變好,這與劉邦的治國思想息息相關。
一說到思想統治,大多數人頭腦中肯定蹦出一個慈眉善目,有着大家風範,穿着飄逸的漢服的老頭形象--孔夫子孔老先生。這位老先生在他生存的年代並不得志,到了秦代他的弟子差點被滅門,漢初時也並未佔主流,直到劉邦的重孫子(漢武帝)當政時代,儒家學說才在政府的大力推廣之中迅速地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思想主流。
劉邦對儒術向來是不怎麼感冒的,而且還很討厭,所以騎在儒生頭上,拿着儒生帽子撒尿的事他沒少幹過,後來在叔孫通的努力下他對儒生的態度才稍微有點改變。這種情形下,若要他採用儒術治國那就好比天方夜譚。既然擯棄了儒術,又不採用秦朝的完全法治,那用什麼統治術呢?最終,劉邦和他的團隊選擇了以『道』為核心的黃老之術來治理天下,黃老之術主張清靜無為,與民休息,輕徭薄賦。
所謂黃老之術,源自於道家,形成於戰國中期,流行於齊國的稷下學宮。
其核心為道家思想,兼雜法、陰陽、儒、墨等諸家觀點的一種治國之道,傳說為黃帝和老子所創,傳說而已,不必當真。百家爭鳴時,各派在學宮裏開壇辯政,道家某些無名士子以極其認真的態度列席聽講,最後博採眾長,湊合成一家之言,為了推動該思想的傳播,信奉者們特地搬出黃帝和老子來嚇人。
先秦以來,各門各派,觀點鮮明,涇渭分明,黃老學派明顯打破了這個界限。
黃老學派主張治國在於『無為而治,與民生息』,同時又主張『是非有分,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認為君主應 『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也應『務德化民,恢弘禮義』。
你也可以這樣認為,黃老之術是道家的現實版,升級版,所以要了解黃老學派,還得了解道家,要了解道家,必然要了解老子。
道家的創始人老子非常的出名,他的思想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內核之一,有人統計,他老先生的手筆《道德經》是僅次於《聖經》被最多語言翻譯的作品。老子不僅現在出名,在他那時代也很出名,向他求教的人絡繹不絕,著名的孔老夫子就曾經二度上門求教。
老子喜歡騎着青牛遊歷,史載他的頭頂上經常會出現祥雲,他到哪裏,哪裏的風氣就會為之一變。
在不斷的遊歷中,老子結合自己的所學,經常悟出一些非凡的道理來。
比如他在外野炊煮鮮魚湯改善生活的時候,發現烹煮時湯攪動的越少,魚湯就越鮮美,然後老子發揮其無限的想像力,嘴裏蹦出『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名句。他見着潺潺流動的溪水,他想到,『上善若水』,見着長長短短的樹木,高矮胖瘦的人們,老子又想到了辯證法。到了某個村莊,老子住了一段時間,他啥也沒幹,那裏民風卻因他的到來變得非常樸素,於是,老子感慨道,『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當然,老子的『無為』並不是指大家都不幹活,閒着吃乾飯,而是指不要無事生非,無中生有。在他看來,天下紛爭不止,全因為諸侯們心存私慾,挑動干戈,無事生非。老百姓生活困苦,全在於官府政策繁多,擾民過甚。因此,國家要想安寧無事,人們要想生活幸福,就必須人人『無為』,以無為來應付有為,『為無為,則無不治』,官府一定要杜絕搗糨糊的可恥行徑,只有那樣國家才能長久。
老子在不斷的思索和遊歷中,終於探索到了哲學上最高深最神秘的本源。他把它稱之為『道』,道是一個什麼東西呢?
用他老人家的話說,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妙之又妙,眾妙之門』。
道這個稀罕物,是不同尋常的,它無影無蹤,無處不在,看不見,摸不着,沒人見過它的真面目,但它卻時時刻刻存在,時時刻刻在發揮作用。用今天的名詞來解釋應該叫規律,或叫上帝之手(跟足球比賽沒關係),愛因斯坦喜歡稱它為上帝置骰子。
有了『道』這個玄乎的東西,很多東西就可以自圓其說了,於是,很多別的學說也開始藉助『道』來闡述自己的理念,比如儒家也有道,不過具體一點叫天道王道,法家也有道,人家叫主道(君主之道)等等。
道既然這麼大能耐,什麼都能解釋,什麼都能做,即可以治民又可以治國,那怎麼就沒有哪個君主會採用道家思想來治國呢?
其實,這也怪不得那些不識貨的君主,還得怪老子。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小國寡民的社會,在這種社會,君主要清心寡欲,官府要限制功能,老百姓顧着自己就可以了,而且君主不能讓老百姓變聰明,最好能讓老百姓老死不相往來。
這樣的政治學說,恐怕只有等到共產主義統一全世界後才有市場,在戰國大爭之世,國家之間打得不可開交,這樣的無為之術根本行不通,那些君主要麼當它是科幻小說,要麼馬上將它扔進火坑裏燒掉。
這樣看來,道家豈不沒得混了?老子活着的時候有官做衣食無憂,活的好好的,他雖然死了很多年,但還有一堆信奉者,總要混口飯吃。沒辦法了,他們意識到不能坐着等死,學說只有改進來迎合統治者,才能有前途。
那時候,各國變法,法家弟子過得特別滋潤,道家的某些弟子們眼饞極了,於是,翻開道德經來看,發現有這麼一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革命派弟子頓時眼中一亮,原來祖師爺說過要用法啊。他們從中得到啟示,主張『道生法』。這個口子一開,再融會貫通,各家各派的亮點,都可以集成過來。
集成是集成了,但眼前又擺着一個很大的難題,該給集成改進版取個什麼名字呢?集成版已經不是純粹的道家了,而是大雜燴。總不能還叫道家吧,那些保守的道家弟子肯定不會答應,不能叫道家,叫別家可以吧?也不行!別的各家各派都有着極其優秀的代表人物,有着不同於別家的核心理論,可這個改進版並非新理論,叫別家也不合適。那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不就得了,很多派別都是這麼幹的。主意不錯,可這些學子都是君子,別人的總不能說成自己的。那咋辦,難道就沒有辦法既能推廣學說又能不得罪他人嗎?
這貌似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道家改革派弟子們發揮勤於動腦,勇於動腦的優良傳統,總算想到了一個圓滿的辦法,他們把老祖宗黃帝請了出來,這下好了,不管是秦人齊人楚人還是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陰陽家,不都是黃帝的子孫嗎?既然是黃帝的學說,那就是大家的學說,這招絕吧!絕,太絕了。為了不得罪祖師爺,他們保留了老子的冠名權。因此這門學派將黃老並稱,稱作黃老學派。
黃老學派就這麼新鮮出爐了。
實際上,聰明的統治者發現無論哪家哪派都無法面面俱到,也就是說大雜燴有市場。別看漢武之後獨尊儒術,但並未消除別的派別。
黃老學派之所以能被劉邦及其團隊選中,原因在於當時的民眾經過頻繁的戰亂,強烈要求休養生息,而主張無為而治的道家自然就進入統治者的視野,作為政府來講,又不能真的無為,這樣的情況下,黃老之術當然成為首要選擇。而且那時候封建等級制度觀念不深,有個寬鬆的社會環境也是劉邦及大臣們的夢想,現在他們當權了,自然會首先考慮使用黃老之術。
雖然如此,黃老之術的壽命並不長,對於一些好大喜功的統治者來說,束縛太大,而且隨着君權的不斷加強和神化,無為顯然不利於維護統治。
思想之爭伴隨着制度之爭將一起成為大漢王朝前行的風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