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記錄 |

第29章 不再鬱悶(1 / 1)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

    蕭何騎着馬一路追,一路問。

    韓信跑了一段時間,也有點累,就在路邊找了個清靜的地方下馬休息。望着巴蜀南鄭的方向,心中一陣傷感,此時此刻,他還沒有想好去投奔誰:是啊,該投奔誰呢,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我韓信的容身之所嗎?難道就沒有我的用武之地嗎?老天爺呀,你到底要怎樣?你到底要怎樣?

    韓信看着眼前清澈的河水,心中又是一陣淒楚。

    正茫然間,忽見快馬一匹,正朝自己飛奔而來,只聽那人喊道:「韓將軍,韓將軍。」

    等他靠近一看,原來是蕭丞相。蕭何縱馬飛奔到韓信身旁,下了馬,也顧不得喘口氣,便說道,「韓將軍,你要走,怎麼不跟我打個招呼啊?」

    韓信望着眼前這個曾經許諾保薦自己的人,神情複雜,雖然自己沒獲得重用不是他的錯,但總有那麼一絲被欺騙的感覺,所以他只是緊皺眉頭,無言以對。

    蕭何明白他的心思,心想也是因為自己工作上的疏忽,竟遲遲沒有說服漢王重用他,這次勸他回去定要讓漢王拜他做大將,否則自己面子上也說不過去。

    蕭何不斷地好言相勸。

    韓信見蕭何一片至誠,總算開口說道:丞相,我知道您的好意,可是漢王不用我,我回去又能如何?他只給我管糧的官做,那個官,我實在做不下去。蕭丞相,兄弟我做的不是官,是寂寞啊!

    這個時候騰公夏侯嬰快馬飛奔而來,他也是得知韓信離開的消息後,馬不停蹄地趕來。夏侯嬰對韓信是有活命之恩的,一個是救命恩人,一個是溫和賢者,韓信在他們的勸說下又燃起了希望。

    見韓信還是有些猶豫,蕭何說道:要是漢王再不用你為將,我們三個到時候一起走不遲。話都說到這份上,韓信也不能太不識趣,只好暫時答應他們先回去。

    三人打原路返回。

    韓信逃跑,一直愁眉苦臉的劉邦卻毫不知情。

    巧的是,漢王營中還有一個名叫韓信的將領,這個人是韓故襄王庶孫,單名為信,為了區別,歷史上稱之為韓王信。韓王信看着漢軍中士卒多有逃散,心中不免思念故土,所以他找到劉邦,建議漢軍東略。

    劉邦何曾不想離開這巴蜀不毛之地,只是無奈,兩個人聊起以前,不免唏噓不已。這個時候,有人來報,「蕭丞相跑了!」

    劉邦一聽,差點沒從椅子上摔下去。

    天哪,不會吧,連他都跑了,叫寡人以後怎麼辦?劉邦心中叫苦不迭,他急忙派人去追。劉邦在王府中急得團團轉:完了完了完了,蕭何可是寡人的左膀右臂,少不得呀!

    劉邦派出去追的人是一批又一批,還是沒有蕭何的消息,劉邦一連三日坐臥不安。

    蕭何走後的第三天。

    看來丞相真的拋棄寡人了!劉邦在王府中唉聲嘆氣。

    正在這時,蕭何拖着疲憊的身軀進來。劉邦一看,高興得直跳,既而又一臉惱怒之色, 劉邦喝道:「好你個蕭何,為什麼不跟寡人打個招呼就逃跑?」

    「臣不敢逃跑,臣是去追逃跑的人。」蕭何答道。

    「什麼人派頭這麼大,得勞動丞相大駕?」劉邦心中火已消,但臉上還是擺出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韓信!」

    劉邦一聽怒道:「丞相,你是不是糊塗了,那麼多將領逃跑,你不去追,卻追韓信?你難道是戲耍寡人弱智不成?」

    蕭何很誠懇地對劉邦說道:「臣豈敢,其他人,不算什麼,可是這韓信,絕對是國士無雙,大王要只想在巴蜀老死,用不用他無所謂,可要想爭霸天下,必須用韓信。」

    蕭何便將與韓信的交往一五一十的說給劉邦聽。

    是嗎,他有這能耐,以前怎麼沒發覺。先前不是叫他做管糧倉的官嗎?我看做得也只是普普通通嘛?

    大王,人才可不能這樣看,所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所以得用人之長,就拿臣來說,若叫臣上陣殺敵,臣是斷然不行的。依臣之見,韓信絕對是能上陣統兵的軍事奇才。

    果真如此,那豈不是天助我也!劉邦有點驚喜道。心中還是將信將疑:不管這韓信如何,蕭丞相寡人是要留住的,所以還是得依了他。

    劉邦打定主意,又說道:「寡人何嘗願意在這蠻荒之地呆下去,既然丞相認為他有這般能耐,那寡人就拜他做將軍,您看如何?」

    「萬萬不行,要拜就拜大將軍。」

    不是吧,蕭大哥,你在開玩笑吧,叫我把軍隊交給一個無名小卒?劉邦心裏覺得有些不靠譜,但又轉念一想:封就封唄,一個稱呼而已,不行再換了他不遲。於是說道:「那就依丞相之言。」

    蕭何連聲稱好。

    劉邦心裏劇烈的翻滾着,他看着蕭何,心中打鼓:丞相,寡人可是全看在你的薄面上,要是你看走了眼,出了事就得你擔着,跟我劉老三可一點關係都沒有。

    「還愣着幹什麼,趕緊把他叫進來,寡人好封賞他。」

    蕭何搖搖頭,「大王,不能這麼草率,拜大將軍跟兒戲一般,這麼對待他,估計他也呆不長。」

    劉邦想想也有道理,「那該怎麼辦?」

    「拜大將軍是大事,按古禮大王理應齋戒三日,然後築壇備禮,於千軍萬馬前宣讀任命!方是合乎禮節!」

    「不是吧,拜大將竟然要這麼隆重,不過寡人聽丞相的,就按您說得辦!」

    現在這情況,劉邦只能極力籠絡人心。

    韓信人生的轉折點終於在日復一日的寂寞中等來了。


    這一天,對他來講,是一生中的轉折點。他決定離開漢軍的時候,本已經絕望,沒想到蕭丞相會日夜兼程的追趕自己。可以說,沒有蕭何,就沒有韓信。正所謂成也蕭何。

    韓信的心中對蕭何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前些日子,我韓信只是個管糧的小官,而今天,我,卻是統軍數萬的大將軍。韓信心中感慨萬千。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人生往往絕處逢生。

    這之前,韓信雖再無飢餓之困,卻有心靈之困,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在哪裏,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夢想能不能實現,而今天,他知道,他的未來不是夢。

    是金子總會發光,是人才就不會被埋沒,值得每個人深信。

    公元前205年六月某天,吉日。風輕雲淡,漢軍將士整齊列隊,將領們一早醒來,都議論紛紛,有高興的,有嫉妒的,有狐疑的,高興的是以為這大將軍非自己莫屬,嫉妒的是以為大將軍非某人莫屬,狐疑的是拿不準漢王到底想拜誰為大將。

    但不管怎樣,這一天都是好日子。

    隨着傳令官一聲高呼,「拜將儀式開始!」

    軍樂悠揚。

    「韓信登台!」贊禮官高聲道。

    這四個字一出口,很多人都差點昏過去,太意外了。

    漢軍將士開始議論紛紛,鐃鼓爭鳴聲中,夾雜着一片噓聲,「這不是那個管糧官嗎,怎麼,他要當大將軍了?」

    「是啊,這個人不會有什麼來頭?」

    「有什麼來頭,我認得他,原先淮陰城下要飯的。」

    「這叫什麼事,要飯的居然能當大將軍,漢王不是急糊塗了。」

    「別瞎說,漢王自然有漢王的道理。」

    眾將士一頭霧水,而韓信卻不緊不慢地登上拜將台,這是屬於他的時刻,而這個時刻早就應該到來。他面北而立,在贊禮官的吆喝下,拜將儀式開始:授印,授符,授斧鉞。 儀式莊重而肅穆。

    儀式完畢,劉邦為免眾將不服,當眾宣佈:韓信可以節制所有在外軍機,如有藐視韓將軍者,可以先斬後奏。

    漢王給了韓信想要的一切。他這麼做是頗有深意的。拜將大典雖是按古禮搞得這麼隆重,但可不僅僅是走流程這麼簡單,借用築台拜將的機會,劉邦一是展現自己求賢若渴的形象,二是給韓信巨大的壓力。

    他要告訴韓信,這大將軍可不是隨便能當得了的,給什麼樣的待遇就得拿出什麼樣的業績。

    韓信沒有一絲愧不敢當的神色,眼神里流露出一種讓人頂禮膜拜的自信。這一天的到來,他等的太久太久,在他的夢中,曾無數次夢着自己站在這個高高的拜將台上,而今天,終於夢想成真。雖然巨大的光環後面有着巨大的責任,但他相信自己。

    拜將儀式順利閉幕,接着劉邦迫不及待地給韓信出了第一道考題,這是最常見的考題,也是最難的考題。

    這種考題到處皆是,上至皇室公卿,下到黎民百姓,都有一番自己的見解。

    它在我國幾千年的科舉考場中,甚至現在的政治考題中都會出現,簡單說來,就是論天下大勢!

    你要是回答,論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恭喜你,你能得鴨蛋。

    答案很正確,但是沒有用。

    能很好地回答這種問題的人,不多。

    韓信就能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他的回答是這樣的:霸王雖然勇猛剽悍,但是也有致命的缺點,第一,封賞不均。第二,婦人之仁。第三,殘忍暴虐。第四,棄咸陽而都彭城。第五,錯封三秦之王。第六,擊逐義帝。而反觀漢王,則深受百姓愛戴,得民心者得天下。

    因此韓信提出,東略首選是出兵三秦,佔據關中,再圖天下,這是很著名的《漢中對》,可以與後來諸葛孔明的《隆中對》相媲美。

    韓信一席話,讓一直心情鬱悶的劉邦喜笑顏開,恨自己不能早用韓信。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韓信對時局精準的把握,令人敬佩。當然,這個問題並不是只有韓信能回答,張良也能。

    韓信平步青雲間接體現了劉邦在用人上的不拘一格。

    漢軍將士從韓信拜將中看到了一種希望,跟着劉邦,只要努力,只要有才,再加上運氣好能活得長一點,就一定不會被埋沒。很多時候,人活着,就是為了一個希望!

    韓信的大將軍之旅是從訓練士卒開始的。

    樊噲周勃灌嬰等將帶兵更多的是靠戰場上的機動,所以他們在訓練士兵時更強調單兵能力。而韓信帶來了全新的訓練方法:練陣法。

    所謂陣法,便是團隊作戰,戰場上的配合可以有無窮的變化,比如奇正相生,首尾相應,左右相接等等。在冷兵器時代,陣型佈置妥當與否能很大程度上左右戰局,降低傷亡。作為一個偉大的將領,自然要領悟其中的精妙。在韓信的訓練下,短短數月,漢軍軍容為之一振,其他將領見韓信確實練兵有方,也漸漸不敢輕視韓信。

    無論如何,將軍只有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才能稱得上偉大。

    雖然張良早就給劉邦定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東征大計,但劉邦出于謹慎,召 韓信問計,韓信說的與張良絲毫不差。

    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劉邦大喜。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漢軍將出征的日子選定在漢元年(前206年)八月某吉日。

    楚漢戰爭,在悄無聲息中點燃了導火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29章 不再鬱悶  
墨如楓作品:  
類似:  娛樂帝國系統  紅龍傳記  神道縱橫異世  生生不滅  

加入書籤

書頁/目錄

搜"漢朝舊事"
360搜"漢朝舊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