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建元徵召令(1 / 1)
[第1卷]第106節:建元徵召令
------------
送別劉啟的場景中,我們又看到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情一幕。
竇太后與他的兒子這輩子有很多的互不理解,但在天人永隔的這一刻,哭得最傷心的還是這位滿頭白髮的老太太,在這一刻,她不是太后,她只是一個母親,一個永遠失去兒子的可憐母親。
年少的劉徹站在祖母的旁邊,看着祖母傷心欲絕的樣子,他有絲不忍,卻找不出合適的話語來勸慰。
有些時候,宣洩的眼淚往往比任何的話語更加給力。
躺在棺樽里的人同樣是他的至親。劉徹能感覺到,他的父親能夠含笑而去,大半的原因在於自己。那笑容,包含着期待,也包含着信任。
公元前141年,送走了劉啟,十六歲的少年劉徹繼位為帝,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從此拉開了序幕。
要說漢武時代,得先從年號開始說起。
年號這玩藝兒,可以稱得上是我國政治史上的一個發明,而他的發明人便是劉徹,這東西有什麼用呢?
顧名思義,年號是給紀年取個名字。劉徹在公元前113年創立年號,他的初衷是不僅要給這個時代烙上強烈的印記,更要避免父輩們那種簡單的紀年辦法。以前的帝王紀年帝號或廟號,所謂廟號,是指在廟裏的靈位,比如太祖,高祖,太宗,而帝號可以理解為諡號,可以看作帝王一生的概括,比如文帝,景帝。
由此看來,帝號和廟號是皇帝死了之後才能議定的。
所以,在史學資料中,隨便一翻都可以看到這種紀年法,而且感覺也不奇怪,因為一旦表明某帝某年,就大概清楚是什麼時代。
有問題嗎?
當然有問題,試想假如你是文帝時代的人,你要寫一封信給別人,洋洋灑灑熱情洋溢寫了一大篇,最後需要表明一下時間了,放在有年號的年代,這根本不是問題,但是那時代沒年號,那就得犯難了,總不能落款太宗某年,筆這樣落下去,相信不久之後你的人頭也得跟着落下去。皇上他老人家又沒翹辮子,你就給他定了個廟號,到頭來不但廟號不成立,你自己得進廟裏了。
那怎麼辦呢,總不能直呼其名吧!顯然不能直呼其名,不避諱也是嚴重的犯罪。
不過,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有文化的人可能會用天干地支,或者大漢某某年,沒文化的就乾脆不寫,收信的人自個兒去琢磨吧。
由此看來,沒有年號確實麻煩。
漢文帝時,為了方便,劉恆使用前元,後元來紀年。而到景帝時,他使用了前元,中元,後元來紀年。
如今,劉徹認為自己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身強體壯,一口氣活到七八十歲,應該沒有問題。僅用前中後那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這種紀年辦法無法反映國家大事和他的心情,實在不像話。
劉徹在公元前113年,也就是他即位後的第二十九年創建了年號,並且將年號追溯到他登基開始,也就是說他在前141年登基,登基第一年不能改元,所以第二年(前140年)為建元元年。
他的這一創舉被一直延續下來,年號也因此被賦予了更複雜的意義,它代表了一個合法的政權,也代表了一個時代。在歷史中,臣服的政權都會被要求「奉正朔」,這個正朔就是指年號。
劉徹在年號上的創舉證明了他性格的一大特點,求變。
他的一生都在求變,在攻擊他的人眼裏,求變可以理解為折騰,折騰來折騰去最後把家底給折騰光了。當然,在讚揚他的人眼裏,求變可以理解為有所作為,有所作為的結果是創造出了一個空前強大的帝國。
建元元年(前140年),劉徹登基的第二年,十七歲的劉徹就迫不及待的下了一道詔令。
這道詔令是跟人才有關的。
他下令,各級官員,列侯,宗室必須向朝廷舉薦正直賢良,敢於直諫的人。
一道詔令,激起了社會各階層的極大熱情,整個國家突然緊急動員起來了,為了迎合新皇上的政令,各地稍有名氣和文才的人源源不斷地被送到長安城。
那段時間,在長安城的各大要道上,出現了一個以往難有的景象,客流量猛增。來來往往的人有說有笑,時而高歌,時而低吟,無論乘快馬的,還是坐牛車的,身上都別着一堆書簡。
這個現象類似於以後的進京趕考,只不過那時候叫應徵。
徵召制度有別於科舉制度,前者沒有常制,舉行與否全在於天子想不想招聘新員工。而科舉制度則是定製,隔年舉行,以舊換新。
因此,同樣是為了搜羅人才,但漢代的群眾算是開眼界了。
長安城幾天之內聚集了眾多的文人雅士,除了刺激了長安消費,而且還讓不少文盲們看到了斯文的力量。
滿大街的之乎者也雖然令人討厭,但是大街小巷中開門做生意的老闆們,甭管是開鋪子的,擺攤的,賣包子的,賣菜的,掙完錢之後,還能受到文人士子們的禮敬,怎麼說也是一件快事!
不過,這麼多文人士子,卻讓主管徵召的大臣們犯了愁。
這麼多文人士子,新天子即便每人看一眼,說一句話,也得個把月不吃不喝不睡覺。
這可不行。
大臣們出於對皇帝身心健康的考慮,還是決定先篩選一番。於是,幾經篩選下來,最終留下的只剩下百餘人。
剩下的這些人獲得了與劉徹見面的機會,用比較官方的術語來說,這個過程可以稱之為問策。
劉徹將這百餘人一一召見,親自與其討論治國之道,考完嘴上的功夫,每人還要寫一篇文章,展示筆頭上的功夫。
這麼一來,又一批才疏學淺,走門路托關係進來的被淘汰掉了。
劉徹雖然年少,但憑藉着非凡的聰明和勤奮好學,對於各種經書子集即便不能說有多深造詣,早已是爛熟於胸,張口即來。
所以,要在劉徹的面前混過去,難度極大,大部分的參加策問的人用事實證明寄希望於糊塗考糊塗,結果只能是自己一塌糊塗。
劉徹很快獲得了回報,還是從一堆沙子中淘到了自己想要的金子,董仲舒,公孫弘,嚴助等人。
我們先來認識董仲舒,這位思想界的教父級人物。
董仲舒,廣川郡(今河北省景縣)人,景帝時任博士,因為學的是儒學,混得不好,他只能繼續專心治學,學問日益精進,在很多學子眼中,儼然已是一代宗師。
建元元年的徵召令讓他看到了機會,他毫不猶豫地應召,參加策問,並洋洋灑灑地寫下讓劉徹驚為奇文的文章。
董仲舒的這篇奇文,不在於文筆,而在於思想,就是從這篇文章開始,孔老孟老兩位夫子算是媳婦熬成婆,熬出頭了。
董仲舒連續上了三篇文章,首篇討論「天人關係」,因此被稱為「天人三策」,文章認為:
1.天與人是互相感應的,君主的權力由上天傳授。
2.要主推儒教的老祖宗孔子,其他亂七八糟的教派全部廢黜。
3.思想要統一,加強君權。
4.建立太學,改革人才拔擢制度,反對任子訾選制。
可以說,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字字句句扣在了劉徹的心弦上,劉徹心中想要的,就是實現這種治國理想。
劉徹雖然很欣賞董仲舒的才學,但也不敢貿然讓他在朝廷中任職,董仲舒被派到江都王劉非那裏任國相。
劉徹對董仲舒的大加讚賞讓另外一個人有點尷尬,這個人是丞相衛綰。
衛綰做過太子太傅,他曾經教給劉徹一些儒學知識,但是從他任御史大夫到丞相,衛綰奉行的確是黃老治國那一套。如今,昔日的學生一登基,就對一個儒學大師大加讚賞,反過來說也是在抽他的鞭子。
為了不至於被董仲舒搶過風頭,丞相衛綰摒棄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習慣,也不失時機地上了一道奏疏。
結果,這道奏疏被採納了,他自己也遭了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