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西征(1 / 1)
[第1卷]第184節:西征
------------
第184章西征
元封元年(前110),趙破奴被派去西征樓蘭。
事件的起因是西域小國樓蘭攻劫漢使,造成絲綢之路的阻塞。
趙破奴,幼時流浪匈奴,後來從軍,幸運地成為霍去病司馬。霍去病生前,趙破奴跟隨其幾次出征,屢立戰功,升為鷹擊將軍,河西大戰後因功封為從驃侯。由此可見,趙破奴是霍去病的得力幹將。
此次出征樓蘭,趙破奴算是戴罪立功,此前他就因犯法丟了侯爵。
有這麼立功心切,而且熟悉地形,軍旅經驗豐富的將領為劉徹出征,劉徹是一百個放心。
果不其然,趙破奴很快就給劉徹帶來了好消息。
他以揚言攻打車師迷惑樓蘭,暗中卻調兵遣將奇襲樓蘭,一舉攻滅樓蘭,活捉樓蘭王。破樓蘭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向車師,車師被破。
趙破奴因此獲封浞野侯,常駐西域,威懾其他不聽話的西域國家。
西域獲得了暫時的安寧。
劉徹明白,樓蘭,車師事件絕不是個偶然的事件,他的後面還是匈奴人在搗鬼,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況且匈奴並未死。
匈奴人這些年雖然改變策略,對漢主動示好,但暗地裏搞的那些動作,劉徹還是心知肚明的。現在的匈奴單于烏維雖然沒有他父親伊稚斜的赫赫武功,但是心計不錯,他主動後撤,與漢示好,偶爾還殺幾個漢使,來表示一下咱們的感情並非那麼牢固。
烏維單于丟棄了東方大片的土地,卻打起了西域諸國的主意。這一個時期,漢與匈奴的交手,集中在了外交上,劉徹希望以拉攏西域諸國進一步壓制匈奴,而烏維則以背後控制西域諸國騷擾漢的邊疆。
兩大國的交鋒,雖然沒有戰場上激烈,可苦了那些西域小國。
兩方都不能得罪,見誰都得陪笑臉。
這個時期,西域小國牆頭草,見風倒成了本能。
元封六年(前105年),烏維單于聽說烏孫與漢通使,十分憤怒,準備發兵攻打烏孫。
烏維單于無非是嚇唬嚇唬烏孫。因為他很快就會發現,在張騫及其後繼者的努力下,不光是烏孫,西域大一點的國家如大宛,月氏等都與漢通使,匈奴最強盛的時候,都不能把他們一塊幹掉,何況現在!
但烏孫王昆莫還是慌了,他馬上遣使去長安,去的目的求婚。
七老八十的昆莫想通過婚姻關係來獲得劉徹的保護,劉徹自然求之不得,他選擇了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下嫁烏孫。
江都公主劉細君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出外和親的公主。她從此憂愁滿腹,以淚洗面。我們可以從劉細君的詩歌中可以看出來: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姑且不論貢獻不貢獻,劉細君犧牲了自己的幸福,為邊境換來一時的安寧,是對是錯,是殘忍是應該,又有誰能說得清楚。
劉細君是第一個如假包換的皇室正統公主,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不會是最後一個。而且我們還會看到,人的幸福與否實際上是一種態度。當你悲觀的看待一切的時候,你不會有幸福。而當你樂觀的時候,幸福也就隨之而來。比如同樣被派和親的解憂公主,王昭君便是後者。
眼看着烏孫王與漢通婚成功,匈奴急了眼,他們思來想去,想了個辦法,差點讓昆莫從王座上滾下來。
匈奴人通知昆莫,我們也跟你通婚。
昆莫攝於匈奴的實力,只有接受。為了不得罪兩位老大,他將江都公主立為右夫人,而匈奴宗室女為左夫人。
這恰如其分地說明了烏孫國和昆莫的處境---左右為難啊,在兩國的夾縫中求生存。
元封六年(前105年),烏維單于死,他的兒子烏師廬繼位,因為年紀小,人稱兒單于。
兒單于年紀小,匈奴勢力繼續往西北方向遷徙。
漢匈兩國緊張的局勢再一次得以緩解。
太初元年(前104年),不得不提一件事,從這一年開始,我們農曆的歲首改為了正月,沿用至今。而這個改變跟我們非常尊敬的一位人物相關,他的名字叫司馬遷。後面會介紹他。
同年,八月。
西邊又出事了。
這次的主角是大宛。
劉徹派人去大宛的貳師城買一些汗血寶馬回來。這本是個小事,可因為馬的珍貴,宛王鄭重其事地召來群臣,商議此事。議來議去,宛王認為貳師城的馬是大宛的寶馬。況且漢朝離大宛太遠,連漢朝使團出來都死傷過半風險極大,何況軍隊,所以漢奈何不了我們。所以寧願得罪他們,也不能給寶馬。
漢使好話說盡,希望宛王體諒一下做使臣的難處,空手而回是要掉腦袋的。可宛王這次是吃了秤砣鐵了心。這引起了漢使團的極大憤怒,他們紛紛咒罵宛王,並且把出使帶來的國禮金馬也敲碎了,然後帶着碎片回國。誰知事情被宛王得知,宛王大怒,認為受到了侮辱,於是下令漢使團回程路上的郁成王劫殺之。結果漢使被殺,財物被劫。
兩國的梁子就此結下。
世界各國人民都知道,劉徹絕不是好惹的。
大宛遠是遠,可你惹着了他,他照樣要你吃苦頭。
這是劉徹的底線。
買馬的使臣回來,劉徹果然雷霆大怒。
他立即喚來一個人,給了他一個封號,貳師將軍,命令他即刻帶兵出征。
此人名叫李廣利,他是寵妃李夫人的哥哥,從未上過戰場。
劉徹放着趙破奴等邊疆將領不用,卻讓毫無軍旅經驗的郎舅上戰場,遠途征戰,莫不是瘋了。
事實上,劉徹沒瘋,他有私心。
李廣利的妹妹李夫人,是繼王夫人後專寵於劉徹後宮的又一位美人。
李夫人的另一個哥哥宮廷樂師李延年曾經這樣描述他妹妹的容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李夫人得寵後,李廣利一直沒有封賞,但是李夫人的枕邊風又吹得緊。
因此,劉徹藉此次出征大宛讓李廣利獲取功勞,目的是給他封侯。在劉徹的眼裏,像大宛這種國家,兵甲不多,踏平它就如捏死一隻螞蟻而已,李廣利去足夠了。
況且,李廣利不會打仗也不用擔心,劉徹給他安排了幾個身經百戰的將領。李廣利只要會騎馬會說話就行了。
太初二年(前103年),李廣利經過千辛萬苦,千里跋涉,到達鹽澤。
眼見還有漫長的一段路途要走,李廣利動搖了,他原本以為這是個美差,卻不想一年來吃盡了苦頭。沿途小國閉城躲避,食物和水都沒法得到補充,將士們因病死去六成。
「他娘的,這仗還打個屁。」貳師將軍李廣利終於下定決心,回去。
他又率兵回到了敦煌。上表把困難向劉徹奏明。
劉徹把奏摺摔了個稀巴爛,蠻以為他給個捷報,現在卻是無功而返。
他毫不留情的下詔,「退入玉門關者,斬!」
貳師將軍看着妹夫的詔令,臉上就一個字,苦!
不過,他現在還不想去大漠中送死,於是,以休整為由在敦煌盤桓下來。看他的樣子,是希望妹夫能換個將領去征大宛。
這一盤桓,又是一年,劉徹沒有換人的意思。
可李廣利還是拖着,在這一年裏,另一件大事發生了,讓李廣利看到了換人的希望。
趙破奴領着二萬騎兵去浚稽山受降,準備投降的是匈奴的左右都尉。因為匈奴的兒單于年紀小,但脾氣不小,喜歡殺人,加上西北地區天災頻繁,匈奴人心思變,匈奴的左右都尉願以兒單于的腦袋來換取漢朝的援助。
可惜消息走漏,左右都尉被殺,而匈奴嚴密封鎖消息,等約降至日,兒單于準備了八萬騎兵,等着趙破奴的騎兵。
結果因寡不敵眾,疏於防備,趙破奴成了匈奴人的俘虜。
西北最重要的將領被俘,讓朝野大震,群臣都上書,希望劉徹不要再打宛國的主意,應該舉全國之力,對付匈奴。
劉徹卻不這麼認為,他說宛國小,都拿不下來,那夏國,烏孫,輪台等等西域諸國就會更加輕視我國,而我們也得不到宛馬。所以宛國一定要打。
他隨即下達催徵令,並補充伐宛部隊的兵員,糧草。劉徹動員天下,將天下犯吏、亡命者及贅婿、賈人、故有市籍、父母大父母有市籍者凡七科,都弄到敦煌去當兵(七科謫)。為了增加西北的防衛,又發兵十八萬守酒泉,張掖等地。
他做的這一切,只希望李廣利沒有後顧之憂,給他帶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李廣利總算明白了妹夫的決心,西北的沙子是免不了要多吸幾口了。
太初三年(前102年),貳師將軍終於再次起兵六萬,出征大宛。
貳師將軍發現這一次出征與前次出征,待遇有了天壤之別。
沿途各國可謂極其友好,不但主動作東,還傾囊相助,這讓貳師將軍感慨良久,「早知道,老子就多帶點兵油子過來。」
貳師將軍領兵到達輪台,輪台卻不識抬舉,貳師將軍連攻數日,遭受到了頑強的抵抗。但輪台畢竟城小力孤,最終被破,破城之後,貳師將軍殘忍地下令屠城。
貳師將軍領着三萬人馬繼續西進,到達宛國都城宛城,宛軍只能退入城池中自保。宛城堅固,貳師將軍準備先率千人攻漢使團出事的地方郁成城,在移兵之前,他的設想是將宛國都城水源截斷,留大部分兵力繼續圍困。
不過,郁成城也不好攻,貳師將軍吃了敗績,逃了回來。貳師將軍命令副將上官桀(記住這個人)繼續攻打郁成城,最終城破,郁成王逃往康居,上官桀則一路追殺至康居。康居迫於壓力,將郁成王親自交給上官桀。後來郁成王被漢騎士斬首,送往貳師將軍大本營。
漢軍圍了宛城一個多月,外城已被破壞,宛軍勇將煎靡被俘,城內已是人心惶惶。宛國的王公大臣們眼見如此下去,不久就要城破被屠,與其如此,不如投降。
投降是要有見面禮的,而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宛王,為了表示誠意,宛國的貴族們只能借宛王的頭顱作為見面禮了。
宛使出城見到貳師將軍,「請大漢勿要再攻了,你要貳師的寶馬,我們全給,如果貴國還要繼續攻下去,則我國的盟友康居定然發兵,到時候,貴國里外受夾擊,那也討不到便宜啊。請將軍三思!」
這番話裏帶着威脅,要是遇着別的將領,恐怕早就把使者推出去斬了,但將領是李廣利。
李廣利本不願打仗,現在能逼降敵人,又能獲得寶馬,再好不過。而且他聽說康居也是個大國,且城中糧食尚足,雖然截了他們的水源,但他們通過打井還能保證飲水。拖延下去,自己沒有必勝的抱握。
況且,這個奇裝異服的鬼地方,真讓人難受。
所以,他馬上換了副笑臉,「這都是你們國主的錯。」
於是,兩軍握手言和,李廣利獲得了豐厚的戰利品,雄赳赳氣昂昂的回朝去了。
太初四年(前101年)春,李廣利回到長安,帶回來無數的戰利品,西域諸國更是派出王室子弟來到長安作人質。李廣利獲封海西侯,副將上官桀升任少府,其餘將士各有封賞。
李廣利破宛,西域諸國才真正明白漢的強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