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海軍與統籌學(1 / 1)
波羅的海平靜的海面上,齊柏林號航空母艦的甲板微微的搖晃着,這艘凝聚了德國海軍希望和世界海軍強國夢想的戰艦,正在緊張的訓練着。
坦白一些說,德國的齊柏林號航母此時此刻還不是一艘戰鬥艦艇,它這個時候還僅僅只是一艘訓練艦罷了。
作為一艘訓練艦,這艘航母上搭載的也不是真正的戰鬥人員,或者說上面搭載的不是真正的戰鬥配置。
這艘航母上原本應該搭載的飛機並不是最大值,但是裝載的人員卻要多得多。
平均一架戰鬥機上面,有4個飛行員在培訓,一架斯圖卡上面訓練的飛行員更多,足足有7個!
為了提供這麼多飛行員的飛行訓練,所有的訓練飛機都沒有休息的時間,德國海軍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裏,培訓出最多的海軍飛行員來。
之所以這樣的安排,是因為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間,可以用最快的時間演練出最多能夠起飛作戰的海軍航空兵來。
而因為李樂有後世的航母使用經驗作為指引,經驗比起現在還處於摸索階段的世界各國航母指揮官來,甚至都要先進一些。
他提出的艦隊航母理論,用完善的艦隊來掩護航母,利用艦載機打擊視距外敵軍的理論,已經比現在的各國海軍航母使用理論先進得多了。
另一方面,李樂還對德國海軍航母指揮官們提出了起飛迎戰效率學的觀點,這個觀點是使用最合理的統計學理論,來擬定航母飛機統轄指揮。
有的時候,如果武器不強大的話,就用科學的訓練和更強大的使用方法,來彌補武器本身的問題!這是李樂給出的辦法,一種後世被許多國家使用過的方法。
不得不強調一次的是,實際上me-109t戰鬥機並非是一款好的戰鬥機,它因為起落架的設計問題,不適合航母起降,航程也似乎不太夠用。
比起另一個大名鼎鼎的日本選手零式戰鬥機來說,這款德國戰鬥機更像是一種機場保衛者,航程短的讓人心碎。
航程缺失導致的問題有很多,在進攻的時候,帶來的巨大問題就是護航半徑過短,打擊距離大打折扣。
而在艦隊防空防禦的時候,航程問題帶來的影響,就是戰鬥機留空時間不足。
航母防空作戰最尷尬的事情,就是一旦因為高強度作戰,進入到己方飛機返航加油,敵方戰機又沒走的節奏之中。
一旦陷入到這種節奏之中,要麼被迫放棄一部分沒有燃油的飛機,要麼被敵軍抓到空子襲擊航母,是非常不利的局面。
李樂手裏只有me-109t戰鬥機,這是他遲遲不更換航母艦載機的主要原因。而他為德國艦載機找到的解決方案,就是通過精密的計算,來彌補航程問題帶來的劣勢。
攻擊距離的硬傷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彌補了,可是防禦的時候讓更多的戰鬥機留在空中,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的。
日本艦載機追求的大航程,讓零式戰鬥機有了1000公里以上的作戰半徑,這幾乎是德國艦載機的二倍還多。
同樣的,換算成留空的時間,日本艦載機恐怕要是德軍艦載機的三倍了,這是日本艦載機的優勢。
反過來想一想,如果德國艦載機可以利用合理的安排起飛降落的規律,來提高起降效率,就可以達到日本海軍戰機的留空時間。
這是一種並不算高明的轉化,就是把戰鬥機性能的劣勢,轉化到統籌起降飛機的指揮官調度能力上!
不得不說,德國人天生就是這種統籌計算學上面的天才,他們可以輕鬆的安排好飛機的起降,效率高的驚人。
就從真實的二戰歷史上,德國鐵道部門安排列車時刻表的事情上,就能輕易的看得出來,德國人在時刻表上究竟有多麼天才。
他們經過周密的計算和實踐,可以輕鬆的找出最高效率,並且依靠那無與倫比的守時性格,堅定不移的執行擬定的計劃。
「掛載航空炸彈的俯衝轟炸機3號和4號立即起飛!你們有1分30秒的操作時間!」齊柏林號航母的指揮塔台上,德國海軍航空兵的指揮官大聲的命令道。
兩架掛載了訓練炸彈的海軍航空兵斯圖卡c型俯衝轟炸機,立刻發動起了引擎,開始向跑道上移動過去。
1分10秒的時候,兩架飛機之中的第一架已經衝出了跑道,另外一架跟在後面,間隔可能只有30米都不到。
兩架飛機一前一後飛上天空,已經等在天空中的1號和2號加入了它們的編隊,四架飛機再一次掠過了航母的甲板,沖向了假想敵所在的方向。
「回收編號5號與6號的戰鬥機……時間2分30秒!立刻清空甲板!還有30秒的時間,兩架戰鬥機就要進場了!」在起飛了兩架斯圖卡c型俯衝轟炸機之後,指揮官下達了迎接飛機降落的命令。
甲板上忙碌的地勤人員立刻靠向安全區域,遠處一架me-109t戰鬥機已經對準了航母甲板,降下了自己的高度。
「高度!高度!很好!獵鷹5號!你的高度沒有問題!沒有問題!」甲板上的地勤人員提醒着正在靠近航母的艦載機,看着它的身姿在天空中緩慢的搖晃。
很快,這架艦載戰鬥機衝上了航母的跑道,尾部的着陸鈎順利的鈎中了甲板上的回收阻攔索。
巨大的力量讓這架飛機很快從高速前進的狀態下停止了下來。兩側的地勤人員一擁而上,還不等飛行員爬出飛機,就推着這架戰鬥機離開了降落的跑道區域。
天空中,另外一架已經盤旋了一圈的me-109t戰鬥機這個時候也沖了下來,在甲板上帶起了一陣罡風。
這架艦載戰鬥機同樣順利的將尾部的着陸鈎掛在了阻攔索上,在差不多同一個位置停了下來。
「好了!恭喜你們!時間剛剛好!你們接下來有7分鐘的時間休息,休息之後,你們有8分鐘的時間清理甲板。」高高的指揮塔上,軍官說完最後一句話之後,放下了無線電對講機。
甲板邊緣上,一個負責指揮甲板地勤人員的崗位抬起了兩支胳膊,比劃出來一個7的手勢,所有人看到之後都鬆了一口氣。
飛行員們爬出飛機,在地勤人員的幫助下走向通向休息室的艙門,已經待命的飛行員正在同一個艙門邊上整理自己的行囊。
指揮塔上的軍官接下了從副官那裏遞過來的一杯開水,咕咚咕咚喝光之後,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齊柏林號的艦長,剛剛上任沒多久的德國海軍將領呂特晏斯,走過來面帶笑意的開口笑道:「累壞了吧?這一次休息多久?」
這位艦長同時也兼任德國海軍航空艦隊的指揮官,並且在前不久剛剛指揮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在大西洋海域遊獵了一圈,擁有非常豐富的海上破交戰經驗。
當然,這位海軍將領和其他的海軍將領一樣,都沒有航空母艦的指揮經驗,唯一的好處就是,他只要指揮戰艦就可以了,飛機方面的事情,都交給海軍航空兵指揮官來管理。
同樣的,這樣的分工,也是從未來的美國航空母艦管理體系之中學來的寶貴經驗。
而齊柏林號航空母艦上,德國海軍精挑細選,從德國空軍挖來的指揮官,就是面前的這位,叫做海因斯的航空兵指揮官。
海因斯苦笑了一聲,看着面前的呂特晏斯,開口訴苦道:「這種密集起飛模擬,實在是太讓人傷神了……整個計劃必須天衣無縫,每一個環節出錯都有另一套計劃補充……我這才勉強做到記住三分之一而已。」
柏林大學為海軍航空兵測定了一套起降程序,這套統籌學範本包括了每一個環節出錯之後的應急措施應對,演變出來大約有整整7套不同節奏的起降規範。
現在德國海軍的訓練,就是儘可能的按照這一套計劃成熟的範本在走。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德國海軍的起降效率,可能是現如今各國海軍航空兵里最高的。
這絕對不是吹牛,英國和日本還有美國都擁有強大的航母艦隊,他們的航母都有許多艘,完全沒有必要使用如此嚴密的起降流程。
大約在六七十年代,美國才完成了噴氣時代的航母起降效率測試,摸索出了全世界最先進的海軍航空兵作戰效率規範。
日本海軍航空兵效率是有,而且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目前為止戰鬥力最強的一支海上航空兵力量,可是它的效率也確實達不到德國這麼變態。
主要原因不是日本人做不到,而是他們沒有必要如此設計——他們的飛機航程更大,航母也更多,足夠戰術調度安排了,不需要這麼複雜精密。
只有德國,為了強化訓練,把整個流程設計得如此精密。也只有德國,拿這麼一艘航母訓練整個海軍的航空兵……
258海軍與統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