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居安思危(1 / 1)
宋徽宗臉色愈來愈不好,不是他身體出了問題,而是被氣惱的。實際上他知道眾人會反對與金國聯盟共同抵禦遼國,而且眾人所說又何嘗不是他擔心的,只不過他的心愿是收復燕雲十六州。
收復燕雲十六州不僅僅是他的心愿,更是大宋歷代皇上的心愿,更是太祖皇帝的遺願。即便太宗皇帝攻伐遼國失敗,差點失去性命,不過他的心裏也是有很多無可奈何。
如今有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擺在面前,宋徽宗豈能錯過。即便是冒着風險,那又如何。任何事情都是風險與機遇並在,只不過要看如何掌控。若是以前的大宋,或許正如反對之聲一樣,當真是養虎為患。
現在的大宋早已不是昔日的大宋,而他也不是那個昏庸無能的宋徽宗。既然有機會,那就得把握住機會。錯過了就沒有再來了,就算大宋不與金國結盟,那麼金國定然與其他國家結盟。
那個時候局勢更加不利,何不趁此機會,痛打落水狗更好。遼、金兩國相爭,而大宋就算結盟,也不過是出出力,那個時候依然可以將燕雲十六州收回,豈不兩全其美。
眾人擔心的問題,宋徽宗怎麼會不知道,諸多因素悉數在內,他知道機會只有一半,哪怕只有一半也要盡全力,讓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機會變得更大,絕不會錯過。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趙佶再賭,而且以大宋江山社稷在賭。若是贏了,那便完成心愿,那他就算是死了也可以面對歷代先祖;若是輸了,那便所有的罪過一人承擔,成為後人唾棄的皇帝。
為了完成遺願,哪怕是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當初趙構也如同鄭居中等人一樣,他對此也是反對的態度。即便知道了更多內幕,心中依然忐忑。依他看來,兩不相幫坐收漁人之利更好。因為遼國衰弱,依然足夠金國喝一壺的。
事後趙構又好好的想了想,終於明白宋徽宗這是再賭。既然非常時期,那就行非常事,趙構懂了、理解了,那他就按照趙佶的意思去做,然後完成自己的願望,這樣也是他的期望,兩者不謀而合。
「諸位大人此言差矣!」在靜悄悄地大殿上,趙構的聲音猶如洪鐘一樣,震耳欲聾。眾人情不自禁地望着趙構,只見他接着說道:「我有一事想請教鄭大人,以及諸位大人!」
「郡王殿下請說!」鄭居中一愣,連忙回道。
趙構道:「請問鄭大人上過否?」
「未曾!」鄭居中搖頭回答,心想:「郡王問這個作甚?」
「那你可曾聽說過『知己知彼』這句話?」趙構再次問道。
「自然聽過!」鄭居中博覽群書,除了四書五經、天文地理等外,還有兵書。哪怕他未曾上過戰場,依然會讀一些,這是因為讀書人的愛好。不然的話,又怎麼會『紙上談兵』這句俗語。
趙構點點頭,道:「之前鄭大人所言,太宗皇帝征戰遼國敗了,又有澶淵之盟。那麼請問鄭大人,你知道這句話,理應懂得此話含義。難道鄭大人以為大宋的國力弱於遼國?」
「莫非鄭大人忘了,太宗皇帝與現在已經相隔百年之久,百年以來,大宋更是飛速發展,然遼國衰弱,此消彼長,焉能戰敗之理。現如今,大宋朝野一片清明,再無貪污受賄、以權謀私之人。即便還有一些,那又如何,已經無法動搖大宋根基。」
「大宋與遼國抗衡,再無後顧之憂!並且,大宋近些年來發生的事情,遼國、金國如何知道?如果說他們知道大宋發生的情況,只能說大宋出了奸賣國求榮之輩!」
「若是現在的安寧與和平就以為真的和平了,鄭大人之前此言當真是可笑至極。鄭大人如若小子無禮,你不妨前往邊界處看看那裏的百姓又如何。『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若是朝中諸位大人與鄭大人所想那樣,安於現在的和平,不居安思危的話,恐怕大宋真的到了危難之際,那該如何是好?莫非等到那個時候才去反抗,所造成損失由誰負責?鄭大人,你可願意承擔這個責任!」
「我……」鄭居中啞口無言,支支吾吾地漲紅着臉,他什麼話都說不出口。因為趙構所說的正是書本上所學的,而且居安思危這句話也將他震撼住了,直接讓他閉嘴不言。
趙構沒有理會鄭居中,又將目光看向了鄧洵武,沉聲道:「這句話也適合鄧大人之前所言!」
「鄧大人知道金國比遼國強盛,那麼遼必亡乃是已成事實。若是金國滅了遼國以後,你也認為金國與遼國一樣,必起侵吞大宋之心。只是鄧大人是否想過,此次結盟大宋不也真正見識了金兵的厲害。」
「同樣大宋的兵力也被金國了如指掌,那樣一來,在征戰遼軍的戰役中,我軍必定要讓女真人見識厲害,這樣一來他們還敢侵吞大宋嗎?因為來了也無懼,勢必讓他們有來無回!」
「大宋每年給予遼國繳納稅貢,諸位以為這樣真的合理?你們覺得合理,然我趙構卻不答應。我大宋泱泱大國,又有富庶之地,更有身經百戰的將領,又有英明神武的大臣,與金國,乃至遼國遠勝太多!」
「為何一直被遼國欺壓,要是金國強盛,勢必又與遼國一樣,那樣一來,難道大宋就一直這樣下去諸位才甘心!不要以為有個澶淵之盟就覺得遼主沒有入侵大宋之心,只不過是自顧不暇,沒有想起罷了。」
「諸位大人乃是大宋的肱骨之臣,又是棟樑之才,為何一直難以抵擋外敵,乃是因為朝中人心不齊。主戰、主和兩派之爭,難道諸位大人不覺得這個時候更應該同仇敵愾嗎?」
趙構的話猶如暮鼓晨鐘,他沒有絲毫的留有面子,言辭犀利不說,更是諷刺朝中之前的派系之爭,那些沒有居安思危之心的大臣更是被趙構狠狠地痛罵,哪怕不是針對某一個人,依然讓眾人沉默不語。
雖說趙構年紀雖小,這番話卻十分有道理,奈何他們的骨子裏傳承的便是儒家文化,以和為貴,卻不知這樣和平也不過是假象罷了,趙構便是讓這些人認清現實,真正的團結一起,不要等到危機出現了才知道後悔,那個時候說什麼都沒用了。
(本章完)
第452章 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