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河州(1 / 1)
在偽齊皇帝劉豫的一再請求之下,女真人最終還是出兵了,完顏兀朮率領五萬鐵騎揮師南下,在汴梁東郊羊馳崗大敗李橫的軍隊。
李橫和副將翟琮率領數千殘軍倉惶南逃,卻在許昌縣南被李成率三萬軍包圍。
李橫率軍拼死突圍,最後只有不到一千人在副將翟琮的率領下突圍成功,其餘將士全軍覆滅,李橫也不幸戰死沙場。
宋軍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以慘敗的結局收場。
而就在這時,岳飛在蔡州確山同樣大敗孔彥舟的軍隊,孔彥舟收拾殘軍向北敗退。
岳飛並沒有追趕,這時翟琮率領千餘殘軍退回到襄陽,也帶回了李橫全軍覆滅的消息。
岳飛隨即接收了李橫留下的一萬多餘部以及董先、彭玘等大將,岳飛意識到金兵來者不善,開始收縮防線,放棄了南陽,死守穰城到沁陽一線。
完顏兀朮率領五萬鐵騎以及十餘萬偽齊軍開始全面反攻,率軍撲向江淮,五萬鐵騎在淮河北岸和張俊、韓世忠的十萬大軍交戰。
十萬宋軍再一次被完顏兀朮的兩萬拐子馬和鐵浮屠擊敗,宋軍兵敗如山倒,倉惶南逃,之前所攻佔的江淮之地又重新丟失殆盡,女真騎兵一路追殺,十萬大軍最後不到一半逃回了長江南岸。
在川陝屢戰屢敗的完顏兀朮在中原恢復了他橫掃天下的勇猛,擊敗了東線宋軍後,又調頭殺向荊襄,連續攻佔了蔡州、光州、鄧州,在穰城和岳飛軍激戰數日,雙方各有勝負。
此時金兵連續大戰近十天,身體已十分疲乏,後勁不繼,完顏兀朮最終意識到攻不下荊襄,便不再進攻,收兵北撤汴梁,把後續戰事扔給了偽齊軍。
岳飛命令董先和彭玘率一萬軍守住穰城,他率領兩萬軍揮師南下,在光州擊敗了李成的部將蔣源,重新奪回光州,他隨即派部將王貴進駐安慶府,命令湯懷駐紮黃州,命令姚政進駐蘄州。
這一戰女真五萬精銳再度殺得宋軍聞風喪膽,江淮東線盡墨,但江淮西線的荊襄外圍各州府卻保住了,也算是一大成果。
宋軍收復江淮失敗,朝廷主和派聲浪再起,宰相秦檜強烈要求追究盲進之責,十月初,主戰派骨幹趙鼎被罷相,大學士徐先圖拜相併接任知樞密事之職
就在宋軍在江淮慘敗之時,陳慶率領一萬熙河軍無聲無息地佔領了河州,軍隊進駐枹罕縣。
河州的漢人已經不多了,主要以羌人和吐蕃人為主,基本上都是牧區,漢人主要集中在罕縣和寧河縣兩座縣城內,而縣城以外的廣大土地都是羌人和吐蕃人的地盤,連党項人也不多。
這也是漢唐以來的西部特點,官府只管理縣城,軍隊則駐紮在縣城和軍寨,其餘地方都是邊疆民族自治,大家相安無事。
宋軍攻佔河州沒有發生任何戰鬥,在他們進入河州後,西夏三千軍隊隨即從河州撤離,返回了蘭州。
枹罕縣是一座中縣,縣城頗大,但人口不多,只有兩千多戶人家,漢人佔了一半,其餘都是羌人、吐蕃人和党項人,並沒有新的党項移民,有基本上沒有什麼民族矛盾,城內氣氛平靜,完全沒有狄道縣那樣激烈的鬥爭。
主要原因是洮水河谷地位重要,是產糧重地,西夏人自然也極為看重狄道縣,大量移民。
陳慶率軍進駐枹罕縣的第三天,呼延雷也從湟州趕到了枹罕縣。
「卑職在湟州城內買了一座酒樓和一座客棧,那邊漢人很多,幾乎都是從陝西路逃來,有十幾萬人之眾,都以種麥為生,任得敬此人能力很強,把湟州、西安州和廓州治理得不錯,軍隊有八千人,其中五千騎兵,糧草都是由軍屯解決。
但卑職聽說,偽齊軍在湟州和西安州只各有一千人,其餘六千人都是任得敬的私軍,他完全就是湟州、西安州和廓州的土皇帝,他妻子是吐蕃人,所以他得到了吐蕃人的支持。」
「任中群找到了嗎?」陳慶又問道。
「卑職打聽到了任中群的消息,他確實在湟州,但卑職沒有見到他,卑職估計他躲在某地精煉白銀,但只是猜測,沒有證據,卑職會儘快尋找到他的下落。」
陳慶點點頭,「要千萬注意隱蔽,不要被敵軍發現了。」
「卑職明白了!」
呼延雷在河州只呆了半天,買了一批貨物,又匆匆回去了。
這時,陳慶得到消息,西夏天子李乾順派來的使者已經到了成紀縣。
陳慶任命指揮使正將王倫為河州兵馬使,率軍兩千駐紮枹罕縣,他則率領大軍返回秦州。
此時已是十月中旬,朔風漸起,中原北伐慘敗,但遠在萬里之外的陳慶卻一無所知,他率軍在一望無際的草地上行軍,遠處是青藏高原的皚皚雪山,而北方則是溝壑遍地的黃土高原,氣勢磅礴,山川壯麗。
遠處有牧民吹響了悠揚的胡笛,勾起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在他們頭頂上,幾隻雄鷹在碧藍的天空上盤旋
成紀縣已經修建完成,城外百姓也紛紛搬回自己的新家,成紀縣畢竟人口眾多,有十餘萬人,加上數萬軍屬,人口已接近二十萬人,遠遠超過了甘泉堡,有了巨量的人口支撐,縣城內很快就恢復了繁華。
呂繡當然也搬進了自己的新家,他的新宅佔地十二畝,是官宅中最大的一座,符合陳慶的節度使身份。
呂繡在面試下人之時發了慈悲善心,把管家田文禮介紹來的下人全部錄用,使她府中的下人僕婦達四十五人之多,呂繡也意識到人招多了,但她也沒有辦法,既然都簽了契約,總不能再出爾反爾,只能等契約結束後再說。
呂繡懷孕已經七個月了,整天挺着個大肚子在府中散步,兩名產婆每天都來了解情況,陪她散步,余蓮和余櫻則跟在主母身後,旁邊是身材高大的陶七娘和陶八娘,在她們身後還有四名使女,浩浩蕩蕩一隊人在府中行走。
「對!步子要穩,呼吸跟着步子來,就這樣,目光儘量望四周的花草,保持內心寧靜愉悅。」
兩名產婆不愧是專業人士,怎麼散步,喝多少水,吃什麼菜,每個細節考慮得很周全,要不然每天五百文是那麼好掙的嗎?
呂繡沿着府宅圍牆內圈散步,早上和下午各一次,每次走一千步,她自己感覺也不錯,孩子在肚子裏很調皮活潑,用產婆的話說,就是孩子精力充沛,一定很健康。
呂繡進了東院,東院是李清照和趙巧雲住的地方,由兩座很精雅的小院組成,趙巧雲也有了兩名使女,都是十五六歲,她開始不想要,但呂繡把丈夫搬出來,趙巧雲只得接受了。
有了兩個使女,將趙巧雲從繁雜的瑣事中解脫出來,她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學和繪畫之中,她有父親留給她的優良基因,文學和繪畫造詣已經超過讀書向來不專心的師姐呂繡,成了李清照最得意的關門弟子。
「巧雲,師父呢?」呂繡沒見到李清照。
趙巧雲迎出來笑道:「師父去茶館了。」
「咦!不是說不用去嗎?」
「師父說要體會一下市井氣氛,她才有靈感。」
「她一個人去的?」
「當然是小曼和春娘陪着她。」
「那有沒有說什麼時候回來?」
趙巧雲搖搖頭,「估計要到吃晚飯才回來,她說還要會幾個詩友。」
「那你一個人在這裏做什麼?陪我聊天去。」
趙巧雲遲疑一下道:「那我順便再去找幾本書。」
「隨便了,快走吧!」
呂繡陪嫁了幾千冊書,她一本都懶得看,倒是便宜了趙巧雲。
趙巧雲上前扶着呂繡,一行人穿過小門向後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