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章 置為客卿借其名(1 / 1)
李善道慌忙請教,肅然問道:「敢問大兄,是哪一點?」
費君忠說道:「王伯當領來的那幾伙人的頭領們,想當就是方才緊跟着王伯當、翟郎君從堂中下來,出去的那幾人。那幾人經過咱時,俺細瞅了,各是貌相凶頑,一看就必都是月黑殺人、風高放火慣了的。頭領如此,手下可知,也一定都是這樣。這樣的人,俱是只服拳頭。彼等今雖入了咱寨,人地兩生,起初時或或許收斂一二,久則定原形畢露。因撥與你的那百人,你平日處之,萬不可姑且容忍,你只要敢一容忍,彼輩就會覺你可欺。稍有不趁你意時,你只管棍棒打下去就是!打的越狠,彼輩才會越肯服你調用。二郎,俺要叮囑你的就是這點。」
李善道開玩笑似地說道:「若只管打,打得他們惱了我,可該咋辦?」
魏夜叉抱着膀子,插嘴說話,惡聲惡氣地說道:「給他們十個膽子,看他們敢不敢惱!二郎,你只管打,不要怕。但凡若有哪個潑才敢私下裏說句怪話,怨你聲,俺替你殺了。」
被高丑奴搶了先,未能與張鐵叉交手,魏夜叉對高丑奴早前是有點不快,但他年紀小,才十六七,能有多大的仇性?更重要的是,單雄信待高丑奴甚是親近,他又一門心的最服氣單雄信,故而早前的那點對高丑奴的不快,他已是將之拋到一邊去了。
費君忠笑道:「夜叉,二郎有丑奴幫手,便有敢抱怨的,又何勞你動手?是不是,丑奴?」
諸人俱笑。
費君忠的建議用不用是一回事,人家一片好意,感謝是必須得有。
李善道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費大兄,你的話我記住了!我此前從未帶過部曲,好多門道真還不懂。往後碰上什麼不懂的事,到時還得再向費大兄等請教!」
費君忠、魏夜叉等都應道:「自家人,好說,好說!」
眾人聊着,等了好一會兒,單、徐兩個仍未出來,然見翟摩侯順着山路下來,搖搖擺擺地回到了院門口,卻是他已送了王伯當出寨。費君忠在眾人中年齡最大,由他領着,眾人向翟摩侯下揖行禮。——方才翟摩侯出來送王伯當時,他們已見過一次,李善道亦已知了他是誰人。
翟摩侯的長相、體態,與翟讓、翟寬都有像處,只一雙眼與翟讓、翟寬不太像。
翟摩侯說道:「單二郎、徐大郎還在堂中麼?」
費君忠畢恭畢敬地答道:「回郎君的話,是,二郎和大郎還在堂中。」
「好,俺知道了。」翟摩侯胡亂點下頭,大步地入院去了。
直等到翟摩侯進了堂,身影消失,費君忠、魏夜叉等才把禮收起,直起了身子。
剛才也是這樣,翟摩侯送王伯當時,出了院後,都走出大老遠了,費君忠等才收禮。
比之適才堂中拜見翟讓時的舉動,李善道覺着費君忠等對翟摩侯的態度,似比對翟讓還要恭謹,暗暗納罕,然不便問,乃將此一疑,且先放在心裏。
閒等無聊,李善道的念頭不覺就轉到了王伯當身上。
已經知道,李密現尚未投進瓦崗,那這王伯當此次來,是不是就是為給李密做說客的?
方在思忖間,翟讓的洪亮聲音再次入耳,緊接着單雄信、徐世績的聲音響起。李善道舉目看之,是翟讓在送單雄信、徐世績出堂。翟寬、翟摩侯、賈雄、王儒信等也都出來了。
又在堂上說了甚麼事?說了這么半晌!
聽見徐世績說道:「翟公,李玄邃雖確好大言,但其人有大名也是真的。如若可納他入伙,上則可更揚翟公之名,便連李玄邃也在翟公下邊做了頭目,公之威名就何僅是震動山東,海內皆聞矣;下則,以世績愚見,亦能招徠到更多的好漢來投。尚乞翟公就此多思。」
翟讓說道:「茂公,你說的俺都知道了,你放心,俺會就此好生思量。」
「公請留步,不必再送。」
翟讓把着徐世績、單雄信的手臂,下了堂前的台階,將他倆送到院門口才止步,笑道:「今晚的慶功宴,專為你倆而設,你倆可不能晚到。限以初更為準,如有晚到,一人罰酒三碗!」瞧見了李善道、高丑奴,又笑與他倆和費君忠等道,「晚上,你們都來!好好的熱鬧熱鬧!」
回岩下住處的路上,徐世績叫了李善道與他一起走。
兩人一個略前,一個略後,差不多是並肩而行。
山道雖不甚寬,兩人並行還是能容得下的。
時近傍晚,夕陽西沉,山間被染上一抹昏黃,遠近的峭壁、林蔓籠罩在霞光之中,給人以寧靜而壯美之感。倦鳥歸巢,輕風拂面,帶來樹木、青草的清爽氣味和遍山野花的芳香。
只此景觀,這山中又哪裏像是一個「賊巢」?
卻道上時或遇到的三五成群的寨里嘍囉,又時刻提醒着李善道,這裏,的確是瓦崗的大寨。
見到徐世績、單雄信,遇到的這些嘍囉們俱是遠遠的就站住,避在壁下,恭敬地叉手行禮。
徐世績、單雄信對他們多不理會,除非碰到認得的,點一點頭。
李善道應道:「大郎不需囑咐,我亦知曉。」笑道,「翟公任我此職,說來也是看大郎臉面。」
這還用說麼?徐世績不是「挾恩圖報」的人,沒有接李善道的這句腔。
他想了下,說道:「二郎,你投到寨里雖也已有十餘日,但這些時,咱都在忙着劫船,寨里的情況,俺還尚未對你怎麼說過,你還不很清楚。俺大略地給你做個介紹吧。
「咱寨里現有部曲一萬兩千餘,駐在這座山上,包括山腳的,共四千多人。咱這此處,是乃主寨。此外,在西南群山、河中島上,各有咱的分寨;加上韋城瓦崗鄉的舊寨,咱寨共計有分寨四處,多則駐兩三千人,少則數百。各分寨,各有主事,主事都是翟公親自任命的。俺和雄信賢兄也各是一個分寨的主事。雄信賢兄主的是西南邊的童山寨,俺主的是東邊河中的鳳凰寨。不過俺倆在總寨另有職分,故未在分寨住。
「說到職分,翟公與你說,咱寨中自有規矩,這話不錯。咱寨里如今萬餘部曲,除掉嘍囉,還有些頭領、嘍囉的家眷也在寨里,男女老弱,混雜聚住,外則,需四出擄掠,以供寨中吃用;內則,這許多人聚住一處,也需得有章程管理,才不致混亂。是故,俺幫着翟公定了十條山規。這十條山規,回頭俺給你一份,你牢牢地記住了,切不可違犯。」
李善道笑道:「是。大郎,我心裏有數。我是你的縣裏人,我今來寨中,投的又是你,而這山規又是你主定的,則我若是犯了山規,大郎你懲還是不懲?卻為難的是大郎了!」
徐世績很欣慰,摸着絡腮鬍子,笑道:「二郎,你能想到此處,很好啊,俺就放心了!的確如此,你若犯了山規,為難的是俺。不懲你吧,山規系俺主定,俺若都不執行,還怎讓旁人遵守?不能服眾。懲你吧,你我縣裏人,你還救過俺阿耶,俺又下不得手!」
「所以,就請大郎放心,我一定遵守山規,斷不會使大郎為難。」
徐世績對李善道的知情知意甚是滿意,不禁又暗想了一遍:「縣裏傳聞,都說這李善道浪蕩兒,恃狠鬥勇,好賭貪色,無惡不為,這些日俺與他接觸下來,察其言行,卻與傳聞半點不符,相反,頗有謀略,知曉進退,且懷仁人之心。傳聞之事,半真半假,誠不足全然信矣。」
想着,他繼續說道,「二郎,山規是一。萬餘人吃喝拉撒,只靠山規,遠不足夠,因此,咱寨中就各項具體的事務,分也都設了職事。即俺適才所言之『職分』也。概括來說,寨中的職分可分兩大類,借用朝廷的字眼,一類是軍,一類是政。政者,管的是寨中萬餘人的日常生活;軍者,管的是守、掠諸事。你被翟公任的這個旅帥,即是軍者這方面的一個職事了。」
李善道聚精會神地聽徐世績說,聽到這裏,說道:「大郎,沒想到寨里,職事分得這麼細緻。」
「怎麼?你來投咱寨時,莫不是你以為咱寨里便是毫無約束,任人無法無天?」
李善道說道:「倒也沒這麼認為,想是當有規矩,只沒想到分得這般細。」
「二郎,萬餘之眾,聚在一處,不把職事分得細一點,怎麼能夠管好?況且,咱現在是萬餘人,以後呢?仗着翟公的義名,部曲勢必會更多,這也需寨中及早地把底子打好。」
單雄信一直在聽他倆說話,這時慨然地說道:「賢弟這話沒錯!早四五年前,知世郎就已部曲數萬;兩年前,孟讓攻盱眙時,聞他當時所率的部曲號稱十餘萬眾!又孫宣雅、左孝友、盧明月、綦公順、裴長才、郝孝德、孟海公、徐圓朗等諸豪傑,或擁眾亦號稱十餘萬,或擁眾數萬,於今縱橫於齊魯之間,攻城破邑,所過處,威風凜凜,着實個個都是聲威顯赫!咱寨里現雖才部曲萬餘,且比不上他們,然早晚有一日,也必能像他們,亦眾至十萬!」
「知世郎」,指的是王薄。
大隋的天下已然是遍地火起,大廈將傾,別的地方暫先不提,只山東地界,現下或造反起事、或聚眾山野的「義軍」、「賊寇」就不知凡幾,可以說比比皆是,幾乎每個郡縣都有。而在這其中,王薄是最早起事的一個,早在大業七年,也就是五年前,他就聚眾起事了。
他的大名和他「知世郎」的稱號,還有他所做的《無向遼東浪死歌》,李善道也是知道的,並且是在前世上學時就已知了。
孟讓、孫宣雅等等,單雄信話里說到的這幾位,則都是現在山東地界活動的那許多「義軍」、「賊寇」,或用朝廷的話說,「群盜」中,部曲較多、影響較大的幾支隊伍的渠率頭領。
——話到此處,不妨多說一句,只就東郡、滎陽、梁郡這塊山東西部的區域來講,瓦崗寨已是大勢力,但若放到整個山東地面上說,現在的瓦崗寨在眾多的山東「群盜」中,還不算頭等的勢力。
聞得單雄信的「豪言壯語」,徐世績輕輕地拍了下手,笑道:「正是。上有翟公義名遠揚,下有賢兄等驍勇善戰,咱們大傢伙齊心合力,咱瓦崗寨,早早晚晚,必能大興旺起來!」
單雄信笑道:「賢弟,你少說了一條,還有你的足智多謀。」與李善道說道,「二郎,咱寨里的山規、章程,多出自大郎之手。多虧了大郎,咱寨里現才雖部曲日增,但井井有條。」
徐世績說道:「俺做的這些不算甚麼。」頓了下,與單雄信說道,「賢兄,其實要想咱寨里發展得更快,最好的辦法,還是俺剛在堂上時與翟公說的那些啊!」
「賢弟,你說的是你向翟公建議,何不便允了李玄邃入伙?」
徐世績說道:「正是。賢兄,這事兒,咱倆私下也議過。俺反覆思酌,認為還是允了李玄邃的入伙之請為宜。賢兄以為呢?」
單雄信撫摸着鬍鬚,沉吟說道:「賢弟素來遠謀深慮,賢弟既這麼認為,俺自是信賢弟。只是儒信兄的擔憂,俺覺着亦不無道理啊。再一個,翟公雖未明言,然俺看他,似是與儒信兄一樣,他對接納李玄邃入伙,實也是有所疑慮的啊!——剛才堂上,你向翟公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儒信兄大為反對不提,俺瞧翟公亦是躊躇。」
「儒信兄和翟公的擔憂,說白了,不外乎就是擔心李玄邃高門貴公子,聲名在外,他若是進了咱寨,入了咱伙,也許會影響到翟公在咱寨中的地位。然以俺之見,此憂此慮,大可不必。」
單雄信說道:「哦?賢弟此話怎講?」
「不錯,李玄邃的確身出高門,其家世代簪纓,為關中宿貴,他在海內的名氣也很大,但他畢竟是『客』,而且他現下,說的不好點聽,也確是如儒信兄所諷,喪家之犬耳,被朝廷緝捕,而各處的英雄豪傑,又都不肯納他,他無處可去,狼狽兩字不足形容!那麼這種情況下,就算他再高門、再有名聲,進了咱寨後,賢兄請想,他又指什麼能影響到翟公的威權?」
單雄信琢磨了下,說道:「賢弟此話甚是。」
「相反,咱卻正可趁他狼狽的機會,納他進寨,隨便給他個客卿之位安置,然後借他名氣,為咱寨中招徠四方的英豪!賢兄,這對咱寨,焉不是有利無弊的好事?便對翟公,亦好事也。」
單雄信以為然,說道:「賢弟言之有理。」
「賢兄若覺有理,也肯支持容納李玄邃入伙,那要不這樣,今晚宴後,你我再向翟公建議?」
單雄信不以謀略為能,但他一則信徐世績,二來聽完徐世績的這番分析,亦覺他分析得對,遂痛快答應:「好,就這麼說!今晚宴後,俺陪你再向翟公提出此議!你主說,俺給你幫腔。」
本是李善道與徐世績並肩而行的,不知不覺,隨着單雄信和徐世績說話,李善道落到了後邊,並肩而行的成了單雄信和徐世績。
不過,李善道沒有落得太肯後,單、徐倆個人交談的內容,李善道都聽到了。
他心道:「果如我料,王伯當今次來寨,確是為李密做說客的。聽徐、單話頭,卻是翟讓不太情願納李密入伙?」
這也不足為奇,正如徐世績適才所言,李密身份高貴,又有偌大的名氣,拿翟讓的形容說,其人是尊「大佛」,那麼這這樣的一尊大佛,翟讓不放心納他進寨,實情理中事。
——也不僅是翟讓,楊玄感之亂發生在大業九年,三年前的事了,自那年八月,楊玄感兵敗身死以後,李密就開始亡命江湖,至今快三年間,除了他曾在淮陽郡隱姓埋名了一段時間外,他所投奔的寨子着實不在少數,梁郡的李公逸那裏,他也投過;韋城地界的另一處較大寨子,其首叫周文舉的之處,他也投過;還有平原郝孝德處、外黃王當仁處等等,他投奔的寨子着實不少,可除了王伯當對他極是高看,儼然已是奉他為主,其餘之諸豪,沒有一個肯容留他的!究其緣由,與翟讓猶豫要不要容留他的緣故,都是一樣。
一個人,如果出身太好,名氣太大,有時候,反而卻可能會成為他的拖累。
像李善道,沒甚出身可言,亦沒甚名聲可說,但在投瓦崗這塊上,卻遠比李密要輕易多了。
談說間,已到徐世績、單雄信在那塊岩下的住處。
徐世績停下腳步,扭頭來,招呼李善道近前,說道:「二郎,今晚酒宴,翟公說了,讓你和丑奴也去,你可別忘了此事。」
李善道有心想要就李密這事兒,發表下自己的意見,轉念一想,他而下是才入伙之身,並且雖今日得了翟讓的格外擢用,也僅才只是個旅帥,在徐世績的眼中,他應該是尚未有就「要不要接納李密」這等大事說話的資格,——徐世績不也確實是只與單雄信在說此事,壓根就沒向他說及麼?那麼,他如果太過積極的話,「過猶不及」,可能反會給徐世績、單雄信一個他「不知輕重」的印象,故遂話到嘴邊,咽了下去。
他只是笑着應道:「是。快初更時,我與丑奴來尋大郎和單公,侍從大郎與單公前去赴宴。」
「還有個事。二郎,翟公今日撥給你的那百人部曲,俱是新投入伙的生人,你雖有智謀,也沉穩,但要想一下子就把他們全都收服、管好,怕亦不易。今天沒空與你細說此事了,且待這兩日,閒下來後,俺再與你說說這事兒。」
李善道說道:「好啊!大郎,我正心裏沒底,大郎若肯指點一二,我求之不得,再好不過!」
「翟公令那些撥給你的部曲去谷中拜見你。這時也不知到了沒,你且先還谷中吧。」
暫辭了徐世績、單雄信和費君忠、魏夜叉等人,李善道與高丑奴往去南邊的那個小山谷。
未到谷口,喧嚷聲遠遠傳來,見像是有人在打架。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第一卷 第十章 置為客卿借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