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記錄 |

第234章 大夏宣戰,諸國施壓,顧錦年入世,(1 / 1)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

    第234章 大夏宣戰,諸國施壓,顧錦年入世,盤山復甦

    寧王稱帝。

    這對東荒而言,是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雖然很多人知道,寧王一直想要造反,可大夏天災之時,寧王沒有選擇造反。

    而今在這個節骨眼上,大夏擁有兩位聖人的情況下,寧王居然選擇造反。

    這有些不可思議。

    在眾人眼中看來,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大夏王朝目前處於鼎盛階段。

    要兵有兵,要糧有糧,要錢有錢,還有兩位聖人,百姓安居樂業。

    這個節骨眼上,選擇造反,這不是腦子有病嗎?

    大夏朝堂。

    得知這個消息後,滿朝文武都有些不敢相信,他們完全認為這是假的情報,可當兵部傳來消息,西北邊境軍營已經全面被控制後,朝廷才不得不信。

    西北邊境大軍,被寧王與祁林王聯手封鎖,而且匈奴國也在第一時間,派出五十萬大軍,雖然沒有宣戰,可已經兵臨城下。

    一封封軍機情報,傳到兵部後,整個朝廷瞬間動盪。

    「該死!」

    永盛大帝臉色鐵青,看着手中的奏摺,眼神當中是無窮無盡的怒火。

    若是寧王在此,他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啊。

    不是因為寧王造反。

    而是寧王以建德名義造反。

    寧王自立新帝,沒有讓自己當皇帝,而是打着建德的名義,列舉自己十大罪狀,其中有幾條是他最不想看到,也最刺眼的。

    起兵造反,謀逆帝王,搶奪侄兒皇位,天理不容。

    這件事情,是永盛大帝最大的逆鱗。

    觸之必死。

    「聽令。」

    「集結大軍,朕要御駕親征,三個月內,覆滅寧王。」

    龍椅上,永盛大帝幾乎是怒吼出來,他之前御駕親征,是為了馬踏王庭,是想要完成自己的夢想。

    而今,他是真正的恨,恨到骨髓之中。

    可此言一出,朝堂當中,一些聲音不由響起。

    「陛下。」

    「萬不可出兵啊。」

    「寧王與祁林王突然聯手,封鎖西北二境之地,邊境大軍,淪為棋子,若現在發兵,很有可能這些將士會白白犧牲。」

    「不止如此,探子來報,匈奴國也派五十萬大軍,兵臨城下,眼下若是宣戰,西北二境的百姓,還有邊境百姓,只怕會成為無辜者。」

    「寧王若是發起狠來,對我大夏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禮部尚書楊開出聲,他第一時間拒絕打仗,原因無他,主要還是怕寧王投鼠忌器。

    西北二境現在被寧王和祁林王完全掌控,兩者加起來,明面上的將士就有五十萬,私底下肯定還有一百萬將士,完全可以做到封鎖。

    如今更是配合匈奴國,裏應外合。

    說實話,以現在的情況,寧王還不會喪心病狂,可要是大夏發兵,兩者交戰,一但戰況慘烈,那就不是一件小事啊。

    邊境十二城的慘事,只怕會再度重演。

    說難聽點,就算抓住了寧王又如何?就算殺了寧王又如何?

    千刀萬剮,最終倒霉的還是大夏王朝。

    眼下天命降臨,黃金盛世,大夏王朝得到無窮好處,什麼都不做,大夏王朝都能騰飛。

    如果真宣戰,鬧出什麼大事,有損國運,也傷人和。

    當然,楊開之所以如此,還有一個點他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寧王是打着建德皇帝的名號造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寧王這次造反還真是名正言順。

    只不過是對大夏朝廷而言,是忤逆大罪。

    可對於整個東荒而言,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必然會摻和進來,到時候匈奴國,扶羅王朝,以及大金王朝可以名正言順的協助寧王。

    他們三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耗,跟着大夏王朝耗。

    進,寧王稱帝,分裂大夏,丟失西北二境,相當於大夏王朝四分之一的土地。

    退,死的也是大夏百姓,傷的也是大夏百姓。

    所以,對於各國來說,這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聖人來了都沒用,寧王的計謀太好了,拿建德皇帝當擋箭牌,而且他們有諸多消息,建德皇帝還活在世上,而且就在西北境內。

    如果當真建德皇帝還活着,他若是站出來,支持寧王,朝廷又能說什麼?

    聖人都不能說什麼。

    這才是最大的麻煩。

    這要是打起來,無論如何都是輸。

    對方要是真敢投鼠忌器,那對大夏王朝而言,必損國運。

    「那按照你的意思是否就是說,讓寧王分裂大夏,自立稱帝?」

    永盛大帝的目光都要噴出火焰,到了這個時候,居然還有人阻止他征戰,他真的很怒。

    「陛下。」

    「楊大人並非此意,臣也希望陛下不要宣戰。」

    「我們大夏的事情,大夏自己來抉擇,讓禮部去協商,這其中並非沒有迂迴的餘地。」

    兵部尚書也跟着開口。

    「陛下,臣認為商議為主。」

    「臣也認為,商議為主。」

    一道道聲音響起,滿朝文臣都希望通過協商,來進行迂迴,直接宣戰,終究是不好的。

    「放肆。」

    「都已經分裂國土,爾等居然還妄想敵人仁慈?」

    「朕心意已決,誰來了都阻擋不了朕的決策。」

    「傳朕旨意,誅殺寧王,再去警告匈奴國,限他們三日內,撤兵回去。」

    「否則,先滅寧王,再屠匈奴。」

    「還有,請鎮國公前來養心殿。」

    「退朝。」

    永盛大帝懶得廢話,都這樣做了,還忍讓?

    忍讓他娘個腿。

    說完這話,永盛大帝直接離開,火冒三丈。

    而滿朝文武皆然明白,這件事情只怕皇帝心意已決了。

    「不要囉嗦,快點去找鎮國公,將當中利害告知國公。」

    「這場仗,不能打。」

    「建德在西北境,真要宣戰,對大夏不利。」

    百官離開,楊開第一時間通知兵部尚書,讓他去找鎮國公一趟。

    其實最大的問題,不是打不打。

    而是建德皇帝。

    有他在,東荒諸國就能名正言順的插手這件事情,這就相當於大夏王朝要同時向東荒所有王朝宣戰。

    這不是自找吃苦?

    打得過打不過先不說。

    打過了,又能如何?寧王投鼠忌器,讓匈奴將士屠殺百姓,這些殺孽可全部算到大夏頭上。

    順便把西北二境搞的民不聊生,這筆賬也要算到大夏王朝頭上。

    所以,迂迴協商,才是王道。

    畢竟寧王造反,也是極其突然,想要真正稱帝,需要一段時間來緩衝,而這段時間,就是協商的過程。

    「明白。」

    兵部尚書點了點頭,而後沒有廢話,快速去找鎮國公。

    大約半個時辰後。

    養心殿內。

    永盛大帝依舊臉色鐵青,寧王造反的事情,對他而言,簡直是恥辱。

    這是當着天下人的面,狠狠抽了自己一巴掌啊。

    也就在此時。

    魏閒的聲音響起。

    「陛下,鎮國公來了。」

    隨着魏閒之聲響起,永盛大帝直接起身,走到大殿當中。

    「老臣,見過陛下。」

    再見永盛大帝,鎮國公到沒有之前的情緒,之前因為誰出征的問題,雙方爭的不可開交。

    可現在不一樣,大夏王朝發生這樣的事情,怎可能繼續爭鬥下去?

    不過這三個月來,雖然在糾結出征問題,可大夏王朝也做了不少事情,擴軍的事情已經完成。

    集結一百五十萬人,設立了三大兵營,完全是按照顧錦年的想法去做。

    倒也沒有說一點事情都沒做。

    甚至顧錦年還給了一套訓練手冊,這些將士都已經開始在訓練,嚴格執行,同時從其他軍營裏面,特意選出了三十萬將士。

    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成為頭部軍,正在接受最嚴酷的訓練。

    也正是因為如此,永盛大帝才會與鎮國公兩人乾耗着,不可能真一點事情不做。

    如今再見鎮國公,永盛大帝的聲音不由響起。

    「此次朕御駕親征,國公就不要多勸了。」

    「而且朕改了心意,這趟出征,國公隨朕一同前去,為平亂大將軍,朕依舊為三軍統帥。」

    「國公意下如何。」

    永盛大帝開口,他改變了主意,之前是想讓鎮國公待在京都鎮守,可現在他也沒有半點其他想法。

    帶着鎮國公一同去,平亂寧王,再滅匈奴。

    聽到這話,鎮國公不由嘆了口氣。

    「陛下。」

    「臣自然是願意出征,可臣也明白當下的局勢,寧王打着建德的名義造反,想來匈奴國,扶羅王朝,大金王朝,甚至同盟會都會出手干預。」

    「若是大夏當真宣戰,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鎮國公開口,他乃武將之首,如果要打仗他絕對是舉雙手雙腳贊同的那種。

    可他沒有答應。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不能打,也打不了。

    諸多勢力都在盯着,而且這一次對方做好了萬全之策,連建德皇帝都找來了,顧錦年和蘇文景兩位聖人都不能插手這件事情。

    誰插手誰就倒霉。

    違背聖人之道。

    聽到鎮國公如此開口,永盛大帝卻不由皺眉。

    「如若任由寧王這般,朕敢篤定,他一定會自立稱帝。」

    「堂堂大夏王朝,被這般分裂,這不是天大的笑話?」

    永盛大帝沒有發火,而是質問鎮國公。

    「可若是打,西北二境,本身就易守難攻,外加上一但開啟內戰,到時候又是生靈塗炭啊,陛下。」

    「大夏王朝,好不容易可以安定下來,這個節骨眼上開戰,終究不好,倒不如等錦年出來以後,再與他協商看看?」

    鎮國公開口。

    可提到顧錦年,永盛大帝直接搖了搖頭。

    「不。」

    「萬不可讓錦年出面,這件事情是朕的家事,錦年若是參與進來,會影響他的聖道。」

    永盛大帝直接拒絕。

    是的,這件事情,顧錦年不參與反而是一件好事,畢竟對於顧錦年而言,他現在是聖人,就應當遵從儒道之意。

    寧王就是拿捏了這點,不然的話,大夏有兩尊聖人,寧王憑什麼造反?

    誰給他的膽子造反。

    「陛下,讓禮部去協商吧。」

    「至少當真要打,也要讓對方不義在先,否則大義壓下來,並不是一件好事。」

    鎮國公開口。

    這般說道。

    聽到此話,永盛大帝不由長長嘆了口氣,最終攥緊拳頭道。

    「讓禮部去處理。」

    「朕倒要看看,寧王到底是什麼想法。」

    永盛大帝沒話說了,連鎮國公都勸阻自己不要開戰,自己又如何能宣戰?

    如此。

    隨着永盛大帝的旨意下去。

    禮部以最快速度,擬好聖旨,直接動用龍舟,趕往西北境內。

    此時此刻。

    寧王與祁林王已經封控西北二境所有進出口,可以說穩若金湯,雙王並沒有稱帝,而是推出建德皇帝。

    他們之前就是打着建德皇帝的名號,要與大夏王朝劃清界限,難聽的話到沒有多說,只是態度很明確。

    但無論如何,到現在還沒有成立國家。

    還算是有迂迴的餘地。

    三日後。

    禮部帶來消息回來,任憑禮部怎麼去好聲相勸,寧王最終給出兩個回答。

    第一,永盛大帝禪讓位置,遵從天意,先誅一切造反臣子,換句話來說,滿朝文武得死一般,然後由建德皇帝登基,但建德皇帝只會在西北重新登基。

    第二,西北二地,脫離大夏,天命已定,雙方既然都沒有什麼錯,從此一國兩地,割讓西北二地。

    這兩個方案,第一個有點狠,但凡腦子正常都不會答應,而且是赤果果的打臉。

    第二個,屬於比較溫和,不囉嗦那麼多廢話,互相給台階下,建德皇帝畢竟是前朝皇帝,如今被找到,也不想跟你永盛大帝糾纏那麼多,以西北為基點,分割兩國。

    一個是大夏王朝,一個是新夏王朝。

    各有各的律法,各有各的管理方法,井水不犯河水,依舊還是一家人。

    當然,這個只是明面上好聽一點,實際上無論是哪一種,都是造反。

    只不過是個台階,和不給台階的區別。

    當這兩個方案回到大夏王朝後。

    上上下下都不滿了。

    禮部過去議和,說實話已經做好了對方拖延的準備,但沒想到的是,對方連裝都不裝,直接就玩這招。

    根本就是有恃無恐。

    但即便如此,朝廷再度派人,進行第二次議和,這一次是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共同前去,兩位尚書地位極高。

    代表着朝廷的意思,可以做出一些抉擇。

    如此。

    又是三天。

    這一次兩位尚書親臨,但得到的回答更加絕對。

    寧王的態度很明顯,他沒有背棄祖制,而是幫助建德皇帝重新登基,而且說了一些極其難聽的話。

    大致意思就是,回去告訴永盛,這大夏王朝是他造反得來的,如今沒有直接造反,而是光復建德,已經是很給永盛面子,如若不然,昭告天下,直接起兵造反,到時候永盛面子更加難看。

    這是第二次帶回來的消息,依舊是拒絕議和。

    朝廷已經許諾了諸多好處,但沒想到的是,寧王是打算一意孤行。

    可即便如此。

    當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帶來議和失敗的消息,朝廷頓時沉默了。

    永盛大帝沒有說一句話,而是讓秦王與禮部尚書還有兵部尚書第三次前往西北之地。

    所有人都知道,永盛大帝這是最後一次給對方機會。

    寧王連續兩次拒絕,這已經是狠狠的抽了大夏王朝一巴掌,滿朝文臣固然主張不戰,可都到了這個時候,還不打那就說不過去了。

    不過。

    第三次派人前去,一些軍機情報也傳來了。

    匈奴國完成動員,又加了三十萬大軍,在匈奴國與大夏王朝邊境,雖然沒有越過雷池,可這何嘗又不是一種準備?

    並且不只是匈奴國,扶羅王朝和大金王朝也有動靜,各自派大軍在邊境駐守。

    這意思誰都知道,就是在防守大夏王朝當真宣戰,一但宣戰,三國就可以乘此機會發兵了。

    面對着一封封軍機情報。

    幾乎是赤果果的挑釁。

    但同樣,也證實了一件事情,寧王這次自立稱帝,顯然是得到了巨大的支持,誰在後面沒人知道,可一下子能讓匈奴國,扶羅王朝,大金王朝一同答應的存在。

    絕對不是等閒之輩。

    終於,第三次議和結果出來了。

    寧王讓秦王殿下以及楊開還有趙益陽三人白白等待了七天時間。

    見都沒有見一下。

    就讓他們三人乾等着。

    而七天後,寧王以另一種方式,給予了回答。

    西北二境,建新夏王朝,預計三個月後,設國都,光復舊帝,完成登基大典,宴請東荒諸國,甚至中洲王朝大人物前來一聚。

    同時寧王簽署同盟會契文,選擇加入同盟會,這就是寧王的回答。

    不但不議和,還要加入同盟會。

    天下人誰不知道,同盟會是排斥大夏王朝的組織?

    同盟會願意接納寧王,包括寧王加入同盟會,都是一種恥辱。

    西北二境內。

    寧王府上。

    早已經是張燈結綵,客宴之上,匈奴國,扶羅王朝,大金王朝的使臣都聚集此地。

    寧王更是舉杯,顯得格外喜悅道。

    「如若大夏王朝當真敢舉兵侵犯,需要諸位多多協助啊。」

    寧王舉杯,滿臉笑容道。

    「王爺哪裏的話,只要大夏敢舉兵前來冒犯,我匈奴國必派大軍抵擋,大夏將士雖然驍勇,可對比我匈奴鐵騎來說,還是差上不少。」

    匈奴國使臣開口,豪邁無比道。


    「恩,我扶羅王朝,也必然會給予大量戰甲資源,保證可抵抗大夏成功。」

    「大金王朝能保障王爺的糧草,就算打十年仗,也不怕,而且關鍵時刻,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必然會鼎力相助,支援王爺。」

    大金使臣點了點頭,同樣豪邁。

    「好,有諸位這樣許諾,本王心滿意足。」

    「如今本王也讓人加固城牆,再往上建造二十丈,這西北二境,本身就易守難攻,若是常規之戰,可以保證,一座城池,十萬人可抵五十萬大軍。」

    「西北二境,最前線的城池,共有九座,只需九十萬人,便固若金湯。」

    「等到新夏王朝成立之後,便可直接剝奪大夏王朝的國運,至少分享三成,那個時候,再與諸位好好商議,未來之變化定局了。」

    寧王開口。

    他造反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西北二境,因為當初邊境十二城的教訓,故而這些年來不斷的高築城牆,所以西北二地的城牆,比一般城牆要高出許多。

    古代打仗無非就是三種模式。

    第一種,兩軍交戰,找一片空地,雙方派多少多少人馬,戰鼓一響,互相開打。

    第二種,攻城戰,一個守一個攻,守城的精神緊繃,攻城的拿命堆,一般打這種仗,十分艱苦,往往幾個月都打不下來,甚至半年一年都不算誇張。

    只要城內有糧食有人,一般來說十萬人守城,沒有三五十萬大軍,根本別想撼動。

    第三種,則是突襲,那就是各種陰招齊出,放火燒糧,夜裏偷襲,亦或者策反之類。

    西北二境的城牆,極其誇張,換句話來說,這西北境地,只要不派出最頂尖的戰力。

    比如說六境,七境這樣的存在,五境強者都別想破城而出。

    不過真要派出六境七境,寧王也不畏懼,七境的話,大夏只有兩尊聖人,而這兩尊聖人不方便出手,大夏六境不多,而現在西北境地,可是有不少六境強者。

    扶羅王朝,大金王朝,匈奴國,仙門,佛門,都帶來了一位六境強者,就在這裏等着,但凡大夏王朝動用六境強者,他們也不會幹瞪眼。

    「不過,無論如何,還是要寄託於仙門與佛門了,大夏王朝或許有不同的底蘊,若是他們動用聖人之力,只怕一切都是一場空。」

    寧王再度開口,提到了關鍵性的東西。

    此話一說,太玄仙宗派來的代表,當即開口。

    「若顧錦年敢出手,仙門必然會第一時間出手,他這一次站不住腳。」

    這是太玄仙宗一位長老,名為王軒,如今已是第六境修士,而且提到顧錦年,王越眼神當中明顯有異樣情緒。

    是的,就是當初那個被太玄仙宗剔除靈脈之人,不借求雨符受到懲罰。

    而隨着大世降臨,太玄仙宗得到不少寶物,不但修復他的靈脈,還讓他踏入第六境。

    可以說是因禍得福。

    「阿彌陀佛。」

    「佛門不願插手凡俗之事,但大夏王朝意圖再引戰亂,使得天下蒼生動盪,佛門不得不插手。」

    惡性神僧的聲音響起,他也受邀前來,一位神僧親自過來,給足了寧王面子。

    只不過這話聽起來很噁心罷了。

    「多謝諸位。」

    「本王在此謝過。」

    寧王大喜,端起酒杯,朝着眾人敬酒。

    「王爺客氣了。」

    「過些日子,得稱聖上。」

    眾人哈哈大笑,看起來其樂融融,但內心各自都有各自的打算。

    「王爺。」

    「你只要記住一點,若是大夏王朝,以常規手段作戰,我等難以出手。」

    「但只要大夏王朝,敢動用六境,或者是仙器之類的,我等必然第一時間出手,為伱解決麻煩。」

    「當然,我等也不會直接出手,傷害大夏將士,最多就是威懾,畢竟顧錦年與蘇文景二人乃是當今聖人,我們出手已經不好,再干擾什麼,會惹來天怒,到時候就怕顧錦年借題發揮。」

    「顧錦年最擅長的便是借題發揮,一切還是要在規則之內。」

    「所以王爺還是要小心一些,可別打不過。」

    王軒開口,他特意提醒一句。

    常規作戰,他們不能插手,動用六境他們才能出手。

    「王道人放心,不說其他,有我三國支援,常規作戰,大夏王朝面對的是匈奴國,扶羅王朝,大金王朝,大夏現在無非是有江中龍米,保證糧食充足。」

    「將士還是那些將士,算得了什麼?」

    匈奴使臣開口,極其自信道。

    此言一出,寧王也跟着點了點頭道。

    「沒錯。」

    「西北二境也是易守難攻,說句不好聽的話,什麼都不做,就以守城來說,大夏王朝百萬將士,只怕三個月都攻不下一座城。」

    寧王無比自信道。

    「恩,此番大夏王朝,幾乎沒有任何選擇,只能眼睜睜看着王爺立國。」

    「眼下,建德皇帝出面,使得顧錦年與蘇文景無法出手,大夏王朝唯一能做的,就是派兵宣戰,可我三國支援之下,外加上西北二境城牆之高。」

    「想要阻止立國,除非大夏王朝能在一天之內,攻下西北九城。」

    「可若是不藉助六境亦或者七境之力,想要在一天之內,攻下西北九城。」

    「無疑是痴心妄想。」

    大金使臣開口,他們也有所研究和了解,知道西北二境的城有多高。

    壓根就不怕。

    眾人紛紛點頭。

    的確。

    對於大夏王朝來說,想要阻止立國,只有兩個辦法。

    聖人出手。

    但聖人也不是想出手就出手,建德皇帝是大夏真正的皇帝,人家要立國,你顧錦年和蘇文景能說什麼?

    名正言順啊。

    反而這兩人要是參與在內,必會惹來麻煩。

    現在仙門,佛門,也有七境強者,而且還不少,真不怕你顧錦年什麼。

    第二個辦法最簡單也直接,打下來,硬生生打下來。

    可打的下來嗎?

    而且還必須要在幾天內打下來,不然的話,一直防守,匈奴國給人,扶羅王朝給裝備,大金王朝給糧食。

    拖個半年一年,新夏早就立完了,直接凝聚國運,然後只要穩定個半年,每天蠶食大夏國運一部分,半年之後,平起平坐,你奈我何?

    當下,想到這裏,眾人紛紛大喜,宴會上可謂是興高采烈。

    很快。

    翌日。

    終於,三次協商失敗,大夏朝堂再也沒有任何議和之聲了。

    永盛大帝沒有怪罪任何一個人,而是直接下旨,動員宣戰。

    禮部兵部早就擬好了聖旨,第二次議和失敗之後,兩部就已經有所準備。

    如今隨着朝堂之上,百官一致認同下。

    宣戰旨意,也在一天之內,告示天下。

    而且這封聖旨,不僅僅是針對寧王,包括匈奴國在內,一併清算。

    聖旨頒佈出去,一時之間,大夏王朝瞬間沸騰。

    大夏百姓空前絕後的支持這場大戰。

    但很快。

    匈奴國,扶羅王朝,大金王朝,仙門,佛門,傳來消息。

    匈奴國最為直接,他們認可建德皇帝,認為大夏皇帝應當就是建德,如今建德皇帝在西北成立新夏,這完全是順從天意。

    同時匈奴國更是讓人寫下千字文章,抨擊大夏王朝,還解釋當初為何發生邊境十二城的慘案,就是因為匈奴國得知建德皇帝被永盛大帝暗算,故而憤怒。

    但他們澄清,沒有屠殺大夏百姓,一切都是大夏朝廷為了抹黑匈奴國,還自認為匈奴國一直以來都是大夏的鄰居,關係極好。

    列出諸多證據,但最噁心的不是匈奴國,而是寧王,直接公開承認,邊境十二城的慘案,大多數都是永盛皇帝為了吸引仇恨,抹黑匈奴國。

    為了皇位,寧王當真是一點臉皮都不要,惹來巨大的爭議與罵名。

    而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也在第一時間施壓。

    「建德皇帝,乃為大夏正統之帝,昔遭遇動亂,奸臣四起,永盛清君側,並無過錯,但今日建德重新稱帝,亦無過錯,還望大夏朝廷能休戰,坐下和談。」

    這是扶羅王朝的意思,到也算是給點面子。

    大金王朝就毫不客氣,讓人書寫文章,抨擊永盛皇帝奪權篡位,手段惡劣,今立新夏,順從天意,還望大夏王朝好自為之,否則大金王朝會採取相應措施。

    這番言論,幾乎是霸道至極,擺明了就是要支持寧王。

    仙門與佛門則是冠冕堂皇的言語了。

    「仙門不染紅塵之事,但大世之下,應當順從天意,建德帝星依在,可立新帝,再者建德皇帝與寧王也入同盟會,當為一體,望大夏王朝,能順從天意而行。」

    這是仙門的態度,其實就是太玄仙宗的態度,其他幾個仙門沒有說什麼,太玄仙宗說什麼,他們也就跟着。

    佛門最為冠冕堂皇。

    以不想天地再發生戰亂,徒增殺孽為由,要求大夏王朝主動放下仇恨。

    諸多勢力的針對。

    沒有影響大夏王朝征戰的意思,各大軍營開始動員,一艘艘龍舟啟動,正在趕往江中郡一帶。

    眼看這些言論沒用,各大王朝也就徹底說出自己心裏話了。

    要求大夏王朝不要一意孤行,給予警告。

    但這樣的警告之後,大夏王朝已經完成部署,明顯就是不搭理。

    而後,匈奴國第一個站出來,給予聲援寧王,並且又加派三十萬大軍,進入西北二境,直接擺明要跟大夏打了。

    扶羅王朝則運輸大量裝備進入西北二境,也公開表示全力支持寧王,只求和平。

    大金王朝則送去源源不斷的糧草,同時要求大夏王朝立刻退兵,否則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或會考慮派兵增援。

    可以說,恐怖的壓力席捲而來,大夏百姓一開始是支持戰爭,可沒想到的是,匈奴國,扶羅王朝,大金王朝居然紛紛支持寧王。

    在此之前,百姓們認為,只是處理一場內亂。

    可現在看起來,就不是內亂這麼簡單了,而是要跟整個東荒所有王朝對抗。

    百姓固然自信,可也沒有自信到這個程度啊。

    而壓力最大的還是朝堂。

    文武百官其實之前預料到是這個結果,但或多或少還是存在一定的僥倖心理,認為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會蜷縮在背後指揮。

    援助寧王和匈奴國開戰,卻沒想到他們這麼狠。

    一時之間,大夏王朝是的確騎虎難下。

    畢竟一但宣戰,就不能回頭,而若是開戰的話,同時對抗三大國,還有寧王與祁林王,這的確壓力很大。

    哪怕是鎮國公也不敢保證能贏。

    至於動用六境或者七境就更別想了,自己有的東西,人家也有。

    壓抑。

    憋屈。

    充斥在整個大夏王朝之中。

    不得不說,隨着匈奴國他們的旨意傳達過來,大夏王朝的確沒有進一步作戰計劃了。

    局勢很微妙,誰也不知道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

    而與此同時。

    太廟內。

    顧錦年滿臉振奮。

    這三個月來,他再度蛻變自身聖人之道,徹底穩固聖人境界。

    不止如此,他將孔聖給予的聖王印記徹底明悟,武道也因此暴漲一個大境界。

    加上之前氣運金龍的加成之下。

    如今顧錦年儒道七境,武道六境,仙道六境,佛法六境。

    聖人,武皇,洞虛,羅漢。

    一七三六。

    而腦海當中,登天梯上,金色的小人,也已經站立起來,隨後要踏上第二階。

    顧錦年知曉這是什麼意思。

    第七境抵達第八境,還有九個台階,只要登完這九個台階,就一步登天,魚躍龍門,獲天命加成。

    眼下的自己,穩固聖人境界,算是第一步跨出,配合武道加持,即將踏上第二步。

    而且,眾生樹在體內生根發芽,樹枝化作筋脈,血液每一次經過心臟,都蘊含無窮生機。

    這三個月的時間,不僅僅是聖道收穫良多,體魄也得到蛻變,武道,仙道,佛法皆然得到莫大好處。

    比在外面拼死拼活要強大數倍。

    同時,顧錦年還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體質,眾生樹在不斷淬鍊自己的體質,一切法都被眾生樹吸收着。

    似乎在蘊養着什麼。

    「武道,仙道,佛法,若都能踏入第七境,便可蛻變出不朽的體質吧。」

    顧錦年有一點明悟,他感覺得到,若是等自己武道,仙道,佛法都能踏入第七境,眾生樹將會爆發,洗刷自身體魄,蛻變出不朽的體質。

    但具體是什麼體質,這一點顧錦年還真不知道。

    此時此刻。

    小世界內,顧錦年的寶體生輝,毛孔釋放出霞光,亦有雷鳴作響,舉手抬足之間,都很恐怖。

    對於其他武者來說,抵達第六境就是第六境,可對於顧錦年來說,他抵達第六境,直接踏入巔峰,擁有媲美七境的戰力。

    所以,這一刻的顧錦年,遠比三個月前的他,要強大數倍。

    他沒有浪費時間。

    反而修行速度比別人更快。

    而今,顧錦年完成了潛悟,接下來一段時間,他不需要再來悟道,也不需要錘鍊,因為根基已經夯實到可怕,甚至可以理解為恐怖。

    想想看,大世之爭下,顧錦年身為聖人,沒有去爭奪這些天材地寶,而是選擇潛心悟道,這樣的氣魄,整個大世有幾人?

    現在,事實證明,這三個月的潛修,是值得的。

    一道聖人印記浮現,周圍環繞其餘三道印記,武道,仙道,佛法印記。

    一共四道印記,在元神之中。

    轟!

    剎那間,顧錦年站起身來,離陽鼎也在這一刻,爆發熾烈無比的火焰,顧錦年帶來了一萬萬斤天外隕金。

    每三天打造出一架天穹戰機。

    而前些日子,得到佛門氣運加持,仙道突破至第六境,佛法也突破到第六境,外加上徹底洞悉聖王之道,在這一系列的加成之下。

    煉製速度加快了幾十倍,乃至上百倍。

    一架天穹一號,重兩萬斤。

    顧錦年打造出兩百架。

    一架天穹二號,重四萬斤。

    顧錦年打造出五十架。

    一架天穹三號,重二十萬斤。

    顧錦年打造出二十架。

    一號是戰機,二號是護航殲擊機,三號則是轟炸機。

    這些都在顧錦年的預算範圍內。

    至於遠洋號。

    顧錦年沒有打造出來,以目前情況來說,暫時不需要。

    有這些戰機即可。

    同時顧錦年以先天五行旗,在天穹戰機上紛紛刻印聚靈陣法,先天五行旗加持之下,陣法更加穩定,

    不止是聚靈陣法,顧錦年還刻印了四大陣法,清風陣,金剛陣,天隱陣,還有萬里追蹤陣。

    清風陣負責加速,金剛陣是再加一些自身保護,天隱陣是隱藏氣息,萬里追蹤陣是能夠精準知道天穹一號在何處。

    不至於迷路。

    戰機的事情,早就做完,後面一部分時間,顧錦年全心全意製造火藥。

    他將大夏龍炮刻上聚靈陣,然後在離陽鼎內不斷淬鍊。

    好在的是,淬鍊只需要國運即可。

    顧錦年倒也灑脫,天穹一號安置兩門大炮,天穹二號四門大炮,天穹三號就不是龍門大炮了,而是直接拿彈藥淬鍊。

    工部已經搞定了最新的彈藥。

    顧錦年根本不在乎國運成本,僅僅只是在半天的時間內,煉製出六千枚以天外隕金打造的彈藥。

    二十架天穹三號轟炸機,一架標配三百枚。

    一切大功告成,顧錦年以聖人大神通,直接將所有東西收走。

    眼下唯一需要的事情,就是訓練一批將士,進行基本的模擬操作就能進行實戰。

    不過,這是修仙世界,有修士也有武者,不需要什麼複雜的手段。

    也不會發生什麼大問題,包括訓練之類,別說什麼武王了,就算是神通境,亦或者是人龍境的武者,都可以承受強大的高空訓練。

    顧錦年早已經寫好了訓練方法,在煉製之前,就讓永盛大帝找人訓練。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只需要稍稍熟練十天,就可以投入實戰之中。

    當然,這一切都是比較粗淺的東西。

    真的想要徹底完善,還是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徹底完善。

    「等我踏入第七境。」

    「煉化這些東西,一念之間即可。」

    「六境就已經這麼快了,仙道七境,一天的時間就夠了。」

    「到時候就可以大展手腳。」

    「說不定核彈都能搞出來。」

    「眼下三個月的靜修結束,大世之爭,我也要入場了,我需要各種寶物,來提升自我,仙道,佛法,武道,都需要提升,尤其是武道,要早點踏入第七境。」

    顧錦年心中暗道。

    下一刻。

    他走出小世界內。

    而就在顧錦年走出小世界後。

    突然之間。

    一道驚雷,劃破神洲大陸。

    盤山。

    復甦了。

    ——

    最後一天,求月票!!!!!

    接下來暴爽時刻!

    一路橫推,絕不虐主。

    按大綱計劃,220萬字鋪墊結束,一但鋪墊完畢,就是各種爆殺,絕不會虐主了。



第234章 大夏宣戰,諸國施壓,顧錦年入世,  
七月未時作品:  大魏讀書人  大景通天代  
類似:  凡人:開局奪舍墨居仁  我在異界肝經驗  回到明末做梟雄  不滅鋼之魂  武夫  

加入書籤

書頁/目錄

搜"大夏文聖"
360搜"大夏文聖"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