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讀書成聖(1 / 1)
孟行一怔,哪裏不對?
他自問這個回答百無缺失,也非常符合佛家的論調。
不過這和尚高深莫測,孟行一時懷疑哪個字不妥了。
大和尚見他思考,頓時喝道:
「你不是不借嗎?」
孟行一聽,頓時知道他釀的上了這個賊和尚的惡當!
大和尚又勝了一籌。
孟行的第一次回答,雖然沒什麼問題,但他既然來見自己,必有準備。
而佛家講究當下頓悟,有所準備,就算不得真正悟道。
所以大和尚還要再問問,他就搞了個突然襲擊,直接否認孟行的回答:
不對!重說!
這下果然,孟行果然懷疑了!
他自己不自信了,也覺得不對,陷入思考。
這時,大和尚已確定孟行的答案是事先準備好的,知道孟行其實並沒有真正悟道。
到了這時候,其實大和尚也是可以趕人走的。
但大和尚覺得孟行是可造之材,所以他打算點撥一下。
所以才問:「你不是不借嗎?」
其實是告訴孟行,佛性、靈覺自有,不假外求。
不論學佛、學道,要敢於承擔,不能我說你不對,你就以為不對了。
也是告訴孟行,禪之頓悟是不能思維不容擬議的,須當下見得。
孟行一時又沉默了。
事實上,他的確沒什麼佛性,對無中生有的事不得其解,《千金書》改恆為常,多半也是功利的打算。
他準備的只有理論上的東西,還是從諸多典籍上搬運來的東西,不是自己見解自己不是不信,而是因為無法確定,所以生疑。
和尚雖然是偷襲,但確實是擊中了他的要害。
孟行想通這些,頓時苦笑,對大和尚表示感謝:
「多謝大師指點。」
這一下孟行又輸了,卻是心悅誠服。
不過大和尚還沒罷休,而是問道:
「你接着說說看。」
孟行剛才有所感悟,說:「我今天丟了錢。」
大和尚頓時大喜,說道:「好了,你有此悟性,難怪能夠有餘涅盤!」
其實,孟行作禮道謝,大和尚已經覺得他真悟了。
但是大和尚還想再驗證一下,所以他要孟行接着說這個不可說的問題。
孟行的話字面意思好理解。
所謂丟了錢,其實是指他在和尚的逼問下對自己的佛性不自信,相當於把自己的佛性和靈覺搞丟了。
聽出這個意思,大和尚最終認可了他。
所以才願意跟孟行講「涅盤。」
短短几句話,包含着數次的交鋒。
孟行雖然連敗兩次,但勇於承認,悟得良苦用心,也得到了大和尚的認可。
而譽王則是一臉不可思議,他這個皇叔被稱為辯機大師,本身修為高深莫測,但是從來說話不好好說,若是半句不投緣就要趕人的。
這一次肯對孟行解釋涅盤,已說明他對孟行十分認可和看重,否則,誰的面子都不會給。
就連譽王來問,也被譏諷「關你什麼事」,可見一斑。
譽王正自心喜,搞來搞去,總算皇叔肯說涅盤之事,太不容易了!
譽王朝孟行再使眼色,要他問「什麼是有餘涅盤!」
但是沒想到,孟行不問。
不僅不問,突然起身施禮,然後走了。
走了!
因為孟行根本不是要問涅盤的。
他對自己死而復生的事有答案,對整個過程也有所感悟,對於無中生有,知道真實存在,但是他不能理解。
而和尚剛才的棒喝,使孟行意識到:
既然事實,為什麼不確定呢?
這個問題,就好像庭前柏樹子一樣,客觀存在的,你卻要刨根問底,去想庭前柏樹是怎麼長出來的?
它自然是自然而然長出來的。
它先是柏樹苗,是種子,是分子,是原子再小、再小、再小是什麼?
不管它是什麼,最初都是「無」中生出來的。
這是自身的靈覺和佛性啊,是自身的錨,連這些都不確信,那就要迷失在真實世界的幻界之中。
這一下,孟行心中的疑慮全部消失。
存在就是有理,這就是最大的道理。
這一下,孟行心中好像一下全打通。
他站起身來朝大和尚畢恭畢敬地施了一個禮,而後也不問什麼是有餘涅盤,拍拍屁股徑直走了。
譽王目瞪口呆,大和尚看向他問:「你不是要知道有餘涅盤麼?」
譽王按下去追孟行的衝動,問:「師叔,什麼是有餘涅盤?」
「孟行問都不問,可見他已突破了心中桎梏,境界更上一層樓!」大和尚道:「你還問,可見愚笨!」
「」
和尚忽然嘿嘿笑道:「我看上你帶來的這個孟行,他很有天賦,你把他弄到皇覺寺來,我就告訴你。」
譽王連忙拒絕:「此人是我左膀右臂,得力幹將」
大和尚道:「你就是個榆木腦袋,珠玉在前,我都懶得看到你。明年,你把他弄來代你出家,你也不用來這裏出家了,豈不是兩全其美?」
「如此」譽王心思急轉,死道友不死貧道吧,心情沉重又竊喜:「皇叔,一言為定!」
譽王一口喝乾杯子裏的茶,忙不迭告辭。
見他離開,大和尚不禁搖了搖頭,而一盤的小沙彌則問道:
「這麼說,明年我便要有個師弟了?」
大和尚摸了摸他的腦袋,說道:「看有沒有緣分吧。」
「可是師傅不是已叫譽王爺去安排了麼?」
「這是外緣,能不能成,還得看他自己的心。」
小沙彌似懂非懂:「這就是腳不走,去哪兒嗎?」
大和尚頓時大笑:「明遠啊明遠,你可比趙勾那小子聰慧多了。」
而另一邊,孟行聽了大和尚的開悟之言,心中一片通明,一路走在皇覺寺中,邊走邊看,眼前的景色與以前的是一樣的,但好像又有哪裏不同。
他這樣看着,這樣想着,猛然聽到皇絕寺的鐘聲。
當!當!當!
原來是皇覺寺眾僧的早課結束了。
隨後,又是早膳的撞鐘聲,孟行腳步變慢,在如潮的人流之中站定,運起鼎勢。
伴隨着鼎勢的鐘鳴鼎食的聲影在內響起,寺廟的鐘聲也在耳邊迴蕩。
一內一外,竟形成一種奇妙的呼應。
原本,孟行一旦運起鐘鳴鼎食之法,肚子裏面若是沒一點東西就會餓得難受,眼冒金星,消化完腹中的食物,鐘鳴鼎食之法也會停止運行。
但是這一次,伴隨着皇覺寺的鐘聲,他的鐘鳴鼎食之法竟然持續運行,令他精神百倍,精力十分充沛。
這一次,肚子裏面明明沒有什麼存貨。
但是,孟行已經明白了,這就是「無中生有」,無,不是沒有,而是元,一切都有。
剛才,先是聽了大和尚的斷喝,令他不再懷疑無中生有、鑽牛角尖探究無中生有背後的真奧而後,又感於皇覺寺的晨鐘暮鼓,一切就自然而然發生。
如果說吃下食物,利用鐘鳴鼎食之法吸收營養、能量,那麼是煉精化氣之法,但這還不算修仙的路子,因為這是普通人都有的本能,更應該歸類於武道淬鍊的法門。
孟行的《淬體境》基礎打的雄厚,全賴鼎勢的修煉和鐘鳴鼎食的吸收。
現在,不再需要進食就能開始鐘鳴鼎食,從無中就能提煉出精氣滋養神魂。
對應的就是世外修行的鍊氣化神之術。
在系統中,第三列途徑《鬥法勝造化》,也被轟然點亮!
煉精化氣、練氣化身兩個成就,同時激活,令孟行猛收3000點成就點。
與此同時,《讀書成聖》、《武道成聖》以及《鬥法勝造化》三個途徑同時點亮,使一個不算隱藏成就的成就《殊途同歸》初級成就,再獲2000點成就點,孟行一下獲得5000成就點,能換取十幾年的系統庇佑時間。
加上原本積存的成就點,至少二十年,孟行不用再擔心庇佑時間不夠的問題。
孟行一下大有收穫,大有進步,但他現在覺得並沒有什麼,心中不驚不喜,覺得是很自然的事。
讀書人讀書,就是從書中吸收作者的見解、領悟,而許多聖人、聖賢着書立傳,裏面就有真本事、真見解、真神通,使許多人開悟、受益,這才是真正的聖賢風範。
後人從中領悟,獲得神通、法術也是常有的事,讀書人幾十年讀書,一招開悟,從一個手無縛雞之力之人,一下獲得蓋世神通,立地成仙的先例也不是沒有。
但這不是最了不起的,最了不起還是那些着書立傳的聖賢,教人本事。
孟行能領悟,並不覺得了不起,因為這些都是前人的智慧。
《讀書成聖》這一條路,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以後孟行要成聖,也要做這種事,着書立傳,造福世人、後輩。
當然,他現在還沒有這種本事,但這一條路子是不錯的。
而點亮《鬥法勝造化》途徑,孟行現在已是一定意義上的世外修行者了。
但他遇到了新的麻煩。
鐘鳴鼎食鍊氣化神滋養他的神魂,與塑造英靈起了衝突。
鍊氣化精滋養神魂,孕育陰神,這是內育,而國運功績塑造英靈,則是外造。
一內一外兩條路子,涇渭分明,互相衝突。
隨着鐘鳴鼎食不斷滋養神魂,神魂之中好像有神奇生出,孟行已感覺到圍繞他周圍的國運開始躁動不安。
這是國運撲擊的徵兆。
孟行立刻停止鐘鳴鼎食,周圍國運便立刻平伏。
孟行只能先停下。
「內外兼修」的路子,肯定不是他一個人想這樣做,但至今為止都沒聽說有人成功,而這樣的異類,朝廷、世外都是不容的。
孟行並不失望,反而覺得自己為什麼不能稱為第一個成功的?
當然,那些無數想要「內外兼修」的人,恐怕也是這樣想的,他也不過是其中之一。
孟行想到這裏,不由哈哈大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