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國部隊(1 / 1)
降倭?
投降的倭兵?
鄭鐸所說讓魏良臣想到前世時,看到的一個歷史事件,那就是三百倭兵剌殺奴爾哈赤事。
薩爾滸戰役明軍慘敗後,當時隨征的朝鮮軍也死傷過半,被包圍的朝鮮都元帥姜弘立率五千多人投降了後金,而在這些朝鮮降兵中,就有300名倭兵。
當時,很多後金的將領主張殺光朝鮮降兵降將,但是,奴爾哈赤在次子代善的勸說下收留了朝鮮兵,並對姜弘立親厚有加,甚至將代善的養女嫁給了姜弘立的二兒子。
姜弘立感恩戴德,對奴爾哈赤獻媚道:「我軍中有三百親軍,都是降倭,個個勇猛,善於用劍,天下無敵,若大金皇帝重用他們,可立不世功勳。」
後金軍中本有降倭存在,約有百名從朝鮮逃入女真的倭兵在八旗為一牛錄。這些倭兵作戰很是勇猛,並不弱於滿兵,故而奴爾哈赤欣然要求姜弘立將三百倭兵帶進城進行演練,若真堪用,便撥入旗下,設佐領管之。
不料,倭兵聽說後,卻覺得是奇恥大辱,他們認為自己受朝鮮多年厚恩,怎麼能被「犬羊」般的女真人驅使?於是,三百人私下密謀,明天演練之時突然行動,斬殺奴爾哈赤,奪路逃回朝鮮。
倭兵忠心剽悍,但密謀之後,他們卻報告了主帥姜弘立。姜弘立聽後愕然失色,說了句:「事關重大,不可輕舉妄動。」,然後,此人連夜密告奴爾哈赤:倭人有叛意,宜備之。
結果,三百倭兵被金軍包圍全殲,死前,倭兵困獸猶鬥,殺傷不少金兵。
事後,奴爾哈赤設宴感謝姜弘立,說道:「幸虧你救了我,我發誓從此對你以腹心相待!」又問朝鮮人軍心如何?會不會也搞叛亂?
姜弘立一拍胸脯,保證道:「朝鮮人和倭人不同,膽小怕死,不用擔憂。」
以後發生的事果然如姜弘立所說,降金的五千朝鮮兵一直忠心耿耿為奴爾哈赤效忠。他們也是在明朝孔有德等人投金之前,金軍之中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兵,為金軍在攻打明朝城鎮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萬曆十五年,遼東巡撫顧養謙曾抓到零星的倭寇俘虜,我聽說顧巡撫將這些倭俘編入軍中,征討蒙古人時,他把倭兵藏匿在中軍,戰鬥正酣時,倭兵突然跳躍而出,用鋒利的倭刀砍斷蒙古騎兵馬腿,導致蒙古人死傷慘重,戰敗而逃。」
李永貞不愧是博聞廣記,也說了一樁有關倭兵的事。只是這些被顧養謙收容的倭兵最後下場卻不是太好,在一次和蒙古人激戰中,全部陣亡。
現下遼東倭兵的主要來源,就是當年抗倭援朝之役中投降的日本軍隊。
李永貞說他在前遼東經略宋應昌所著的《經略復國要編》中看到過一些記載,說萬曆二十年夏天,就有多達三百多名日本兵向明軍投降。而在兩軍停戰期間,因為不堪忍受惡劣生活條件而向明朝投降、逃亡的日兵數量激增。
李永貞又仔細回想了下,道:「我好像記得,當時皇爺曾經下旨給李如松,要對日本降兵進行大規模整編,一部分精銳解到薊鎮,其餘分散到宣、大兩鎮,用於抵禦北虜。不過這些倭兵後來如何,我就不知了。」
後來如何?
萬曆命將日本降兵押到薊鎮和宣大去,顯然是想讓這些日本兵充當對付蒙古人的炮灰。現在十多年過去,這些倭兵就算沒戰死,活下來的也恐怕沒幾個了。
鄭鐸看了眼沒有鬍鬚的李永貞,道:「這位公公有所不知,劉綎將軍手下的倭兵才是數量最多的。」
一說到劉綎,良臣想起來了,朝鮮戰爭時期,劉綎曾設下「鴻門宴」圈套,準備擒拿日軍主將小西行長,不料被軍中的一個「倭千總」逃出告密,導致功虧一簣。
明代的千總是統率五百至一千人左右的中級軍官,這個「倭千總」統率的就是隨其降明的日本兵。那麼,大致可以推斷出,劉綎營中至少約有數百名日本兵存在。
這批日本降兵跟隨劉綎在朝鮮作戰,戰後也隨劉綎回國。而劉綎回國後,參加過平定播州楊應龍之亂,此後,長期在四川戍守。
「朝鮮方面知道劉綎將軍暗藏收容日本兵,很是不滿,可不敢得罪天將,不得已只能請求劉將軍將日本兵驅出城外,不使入城。」
良臣注意到,鄭鐸說到朝鮮時,臉上明顯有恨意。他尚不知這鄭鐸本來就是朝鮮人,不過因為殺父而流亡明朝。
橫遭日軍侵略差點亡國的朝鮮人深恨日本兵,魏良臣不難理解,但對於明朝將領來說,作戰勇悍、鳥銃技術純熟的日本兵絕對是精兵。
特別是劉綎,只要士兵能打仗肯拼命,管你是哪國人,他是毫無忌諱的。事實上,根據史書的記錄,劉綎部下兵源很複雜,主力是漢人,但不乏蒙古、女真、朝鮮、日本,甚至緬甸兵、泰國兵、安南兵存在。放在後世,這位劉將軍所率領的也算是一支多國部隊了。
劉綎這個人,良臣是很佩服的,此人一生打了很多仗,平緬寇,平羅雄,平朝鮮倭,平播酋,平裸,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可惜,最後卻一代名將隕落阿布達里岡。
阿布達里岡之戰,也是薩爾滸戰役明朝損失最重,後金傷亡也是最大的一場戰鬥。
眼下,這位老將軍還在西南戍守,是典型獨霸一方的地方悍將。因為其部自成部屬,劉綎又厚待士卒,所以部下皆能死戰。
「舍人,我也聽說劉將軍部下有善戰倭兵,俱是精銳。」說話的是李維,他曾經去過西南。
「倭兵不過降兵,如何為善戰,又為我大明死戰?」田剛有疑問。
原因是什麼,其實不需要解釋。那些投降的日本兵明白,他們這一生也不可能回到家鄉去,所以不如死心塌地的留在明朝,跟着和他們家鄉大名差不多的將軍干。干好了升官發財,在明朝娶妻生子,成為真正的漢人。干不好,反正這條命也早就不是他們的了。
「起初,朝鮮人深恨倭兵,見我天將收容倭兵,常斥責。至後期,卻也有樣學樣。他們將降倭都安置在朝鮮北部,防衛經常襲攏他們的女真人。我聞這些降倭對朝鮮倒也忠心,作戰十分有成效,以至朝鮮國內有破虜,非降倭不可的說法。」鄭鐸道。
「降倭是堪用,但眼下,我去哪裏找這些降倭?」良臣不關心降倭其他事,他只關心這些人在遼東有多少,又在何處。
鄭鐸道:「舍人莫急,我部下有個叫大島的,便是降倭出身。他與遼東各地的降倭一直有聯繫,若舍人可以給這些降倭一些自由,我敢保證這些降倭必定為舍人賣命。」
良臣正聽着,忙打斷鄭鐸:「你等等,你是說這些降倭如今被關押着?」
鄭鐸點了點頭:「也非被關,只是在礦里。」
.........
感謝俺是骨日天100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