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記錄 |

第0887章 士農工商四個字的分量(1 / 1)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

    寇季聽完了陳琳的講述,陷入到了沉思。

    蘇洵有他提點,能這麼快的打開局面,在他意料之中。

    文彥博居然能借着家裏的關係,從那些貪婪的糧商手裏賒糧食出來,那就說明文家在河東等地的糧商中的話語權不小。

    很有可能文家就是河東等地最大的糧商。

    能輕而易舉的籌措出幾十萬人過冬的糧食,豪門大戶的底蘊果然非同小可。

    但不管怎麼說,蘇洵和文彥博能很快打開局面,將各自治下的俘虜安置妥當,這證明他選的知府,算是選對了。

    張方平那邊,還有待觀望。

    張方平到的古蒙府,是三府中,最後一個收復的。

    也是三府中最遠的一府。

    張方平沒有蘇洵那種地利優勢,也沒有文彥博的家世,他安置古蒙府的俘虜慢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但他隨後若是不能讓古蒙府的俘虜們自力更生的話,那他就很難繼續在古蒙府知府的位置上坐下去。

    遼地隨後還有很多地方納入宋土,難啃的骨頭比比皆是。

    寇季可沒有閒時間去培養知府。

    他只能用最簡單的『能者上,庸者下』的法子為遼地挑選知府。

    寇季沉思了一會兒後,對陳琳道:「你既然能這麼快知道他們身邊的消息,那就說明他們身邊有你的人。那隨後就由你密切的關注他們的動向。

    有什麼不妥的,你隨時報給我。

    上京道馬上就要歸我大宋了,我回頭會上書給官家,讓官家儘快給上京道派遣一批官員過來。

    你也向官家上一個秘奏,將上京道的具體情況告訴官家。」

    陳琳點了點頭,應下了此事。

    寇季擺了擺手,道:「行了,該散了。戰事雖然停歇了,但是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你們該幹什麼就去幹什麼吧。」

    「羊肉還沒吃完……」

    「你們自己沒帳篷?!」

    「……」

    寇季喊了一聲。

    種世衡和陳琳對視了一眼,哈哈笑了起來。

    他們兩個在寇季帳篷里吃羊肉,就是為了饞寇季、氣寇季。

    如今寇季生氣了,他們的目的也達到了。

    倒不是寇季不能跟他們一起搶羊肉吃。

    而是寇季如今感染了風寒,沒辦法像是他們一樣敞開了衣領亮膘。

    種世衡和陳琳二人帶着笑意,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寇季帳篷。

    狄青在他們離開以後,也出了帳篷去做事。

    此後數日。

    除了交趾兵跟着送輜重的兵馬離開了此地外,只有傳信的將士不斷的在山溝外奔來奔去,其他人幾乎都待在帳篷里一動不動的貓冬。

    寇季的噴嚏打了數日,也不見好。

    寇季的親從官和親隨們商量了一下,幾個人喊了一些將士,冒着雪,在山頂一側,給寇季挖出了一個窯洞。

    凍土雖然難動,但架不住將士們人多力量大。

    他們不僅給寇季弄出了一個窯洞,還在窯洞前開闢出了一個小院。

    軍中的匠人更是給寇季的窯洞弄了門窗。

    窯洞落成以後,將士們還用炭火烘烤了兩日,驅散了窯洞裏的濕氣。

    說來也怪。

    住在帳篷里,寇季的風寒一直不好,住進了窯洞以後,立馬就好了。

    寇季風寒好了以後,裹着一身裘皮站在窯洞前的山坡上,遙望着銀裝素裹的大地,心裏感慨萬千。

    他覺得,給他弄一個八角帽、淡藍色的大衣和軍裝,再給他一根煙,他就能站在此處,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兄長,渤海府來人了。」

    狄青在寇季遙望大地的時候,悄然出現在了他身旁。

    「渤海府?!」

    寇季一愣,疑問道:「渤海府的人跑到這裏來做什麼?」

    狄青搖頭道:「我問了,人家沒說。」

    寇季聽到這話,樂了,「渤海府還有人敢不給你這位大將軍面子的?」

    狄青如今身居大將軍之職,從三品。

    渤海府知府蘇洵在他面前,也得自稱一聲下官。

    依照渤海府的官員配置,貌似沒有比蘇洵更大的官了。

    狄青跟着笑了一聲,沒有言語。

    雖然如今朝廷重文抑武的風氣有所改善。

    但是文人幾十年養出的傲氣,一時半會卻消散不了。

    所以經常有官職比狄青小的文官,在狄青面前充大頭。

    狄青也懶得跟他們計較。

    真要是跟他們計較的話,他們墳頭的草,恐怕都三尺高了。

    狄青大部分時間都在行軍打仗。

    所以文官想見他,只能在軍中。

    文官中,除了三宰和六部尚書外,其他人跑到他軍中耀武揚威,他要是真的看不順眼,砍了就白砍了。

    大宋兵製革新以後,武臣在軍中擁有絕對的主權。

    行軍打仗途中,他們擁有着絕對的生殺大權。

    朱能此前在大理打仗的時候,就砍過一個在他面前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文臣。

    此事最後被鬧到了御前。

    趙禎只說了一句話。

    「爾等想要越權?還是覺得朕沒資格掌禁軍半枚兵印,應該交給爾等執掌?」

    此話一出。

    再也沒人敢將類似的事情鬧到御前。

    文臣也再也沒人到禁軍面前去耀武揚威,橫挑鼻子豎挑眼。

    寇季見狄青沉默不語,微微皺了皺眉,道:「你如今也算是朝廷重臣,該有一些脾氣。面對文臣的時候,就應該凶一點。

    不然,誰把你當回事?

    以你的資歷、年齡,樞密使的位置遲早會落到你手裏。

    你若是這個性子,如何做武臣的表率,如何引領武臣?」

    狄青聞言,愣了一下,然後一臉尷尬的道:「我可不想跟兄長搶樞密使的位置。」

    寇季惡狠狠的瞪了狄青一眼,「難道我就那麼沒出息,會一輩子待在樞密使的位置上動也不動?!」

    狄青趕忙擺手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寇季哼了一聲道:「我知道你不是那個意思。但我必須提醒你,我在樞密使的位置上坐不長。

    我若是離開了樞密院,種世衡很有可能會接替我的位置,成為樞密使。

    但種世衡在樞密使的位置上也坐不長。

    你很有可能繼種世衡之後,出任我大宋樞密使。

    你很有可能也是我大宋在任時間最長的樞密使。」

    狄青聽到了寇季這一席話,愣在了原地。

    寇季沒有再搭理狄青,邁步離開了窯洞前的小院。

    他覺得狄青現在需要好好想想。

    狄青也覺得自己現在需要好好想想。

    在寇季說出此話之前,狄青從沒有想過自己以後出任大宋樞密使。

    不是說狄青沒有往上攀登的雄心。

    而是他心裏清楚,只要寇季還在大宋樞密使的位置上坐着,就沒有人能撼動寇季的地位。

    他也從沒有想過跟寇季爭搶樞密使的位置。

    他對自己認識的很透徹。

    他在打仗方面,或許比寇季強。

    但是在跟朝臣們博弈方面,他真的不擅長。

    而一旦出任大宋樞密使,需要應對的最多的就是跟朝臣們博弈。

    所以寇季比他更適合做大宋樞密使。

    寇季如今剛剛步入中年,以後還能活很長時間。

    狄青覺得,寇季可以在樞密使的位置上坐很長時間。

    也正是因為如此,狄青從來沒有考慮過做樞密使的問題。

    可如今寇季告訴他,可能在樞密使的位置上坐不了多久了,種世衡有可能接替寇季,但也在樞密使的位置上坐不了多久,而他很有可能在不久的以後出任樞密使。

    他自然懵,自然得多想想。

    狄青站在窯洞前的小院裏獨自沉思。

    寇季已經邁步上了山頭。

    剛站到了山頭上。

    親從官就帶着一個人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寇季看到了那人以後,略微有些發愣。

    「包拯?!」

    寇季有些意外的呼喊了一聲。

    幾年不見,包拯成熟了不少,看起來比以前更加沉穩,嘴上也蓄了兩撇淡淡的短須。

    包拯走到了寇季近前,鄭重的一禮,「學生包拯,見過先生。」

    寇季笑着點了點頭,「這些年可好?」

    包拯直起身,笑着回道:「托先生洪福,一切安好。」

    寇季笑呵呵的道:「你不出仕則以,一出仕就出任從五品的一府監察使,可以說是火速升遷啊。

    我大宋自立國以來,取中的進士加起來,由九成九不及你。」

    包拯聽到此話,臉上浮起了一絲苦笑,「承蒙先生抬愛,委以重任。學生也是誠惶誠恐。

    學生在取中進士以後,一直沒有出仕,一直在鄉間盡孝。

    學生不像是蘇洵等人,在各縣、各州歷練,對一些公務,十分陌生。

    如今在任上,擔驚受怕,夜夜難眠。

    生怕一個做不好,就誤了百姓的性命。」

    包拯並沒有因為自己有才學,就在寇季面前大包大攬,覺得自己剛剛出仕,寇季能委以重任,就覺得自己能做好一切。

    相反,他表現的很謙遜。

    甚至將自己的不安,也如實告訴了寇季。

    寇季聽到了包拯的話,笑着道:「你初次出仕,就出任一府監察,掌管數十萬百姓生計,誠惶誠恐,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你也不需要太過誠惶誠恐。

    為人父母官,謹慎行事,將百姓們放在心裏,是好事。

    但是過於誠惶誠恐,過於束手束腳,反而對百姓不利。

    有道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該做事的時候,就應該放開手腳,大膽的去做。

    一府而已,我相信你包拯管得過來。」


    包拯聞言,一臉苦笑。

    寇季看起來對他信心滿滿,可他心裏真的沒底。

    他算是一個將百姓的性命看的比較重的人。

    所以在理政施政的時候,都要為百姓考慮考慮。

    不像是那些出身高,一入仕就執掌一方大權的人,一個個只想做出政績,對百姓死活沒有多少概念,也不會為百姓考慮。

    所以他對自己肩膀上的重擔認識的很深。

    所以他心裏沒底。

    他不知道寇季為何對他信心滿滿的。

    坦白說,渤海府監察使的職位,若不是寇季塞給他的話,他在拿到任命的那一刻,就會果斷請辭。

    他可以忍痛放棄自己的仕途,但絕對不會自命不凡的去上任,去禍害百姓。

    寇季見包拯一臉苦笑,就知道包拯心裏有所擔憂,他沉吟了一下,笑着道:「你也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

    渤海府是一府之地沒錯,可是治下的百姓並沒有一府。

    充其量就是我大宋一個上州的百姓。

    所以你完全可以將渤海府當成我大宋一個上州對待。

    你仕途上的經驗雖然不多,出任一府的副官,確實欠缺了一些。

    但是出任一州的副官,總是可以的吧?」

    包拯坦言道:「若只是尋常的一州,學生自然有信心能夠治理過來。可渤海府是府,不是州。

    學生既然要參與治理渤海府,那就的好好了解了解渤海府。

    可學生想要深入了解渤海府,就必須親自走一走渤海府內所有的地方。

    學生走完整個渤海府,恐怕得一年之久。

    一個任期是三年。

    學生能為渤海府百姓做事的時間,恐怕只有兩年。

    兩年,做不了多少事。」

    寇季聽到包拯這話,略微一愣,仔細思量了一番後,盯着包拯道:「你想在渤海府多待一任?」

    包拯正色道:「學生既然在渤海府當官,那就得為渤海府百姓做事。」

    寇季沉吟道:「既然你有此心,那我就滿足你。你就踏踏實實的在渤海府待兩任。」

    包拯恭恭敬敬的對寇季一禮,「多謝先生。」

    寇季撇撇嘴道:「若不是渤海府知府蘇洵是我親自派過去的,我還以為你是渤海府知府。」

    包拯聞言一愣,失聲笑了。

    寇季這是在調侃他。

    他又不是那種不苟言笑的人,也沒有到不苟言笑的那個地位上,所以真性情輕而易舉的就流露了出來。

    寇季盯着包拯笑道:「說說吧,你百忙之中,特地冒雪趕到此處來見我,所為何事?」

    包拯趕忙道:「比起您,學生那點小忙,不算什麼。」

    寇季瞥了包拯一眼,「行了,別奉承我了。你的性子就不適合奉承人。」

    包拯乾巴巴一笑,道:「蘇洵說了,多奉承奉承您,求您辦事就會容易一些。」

    寇季翻了個白眼,「我是那種喜歡聽奉承話的人嗎?蘇洵也是皮痒痒了,敢教唆人揣測我。」

    包拯解釋道:「蘇知府可沒有揣測您的意思。此次學生前來見您,確實有事相求。」

    寇季道:「直接說吧。」

    包拯點了一下頭,「如今渤海府百廢待興,雖說可以憑藉一些漁獲戶口,但明年開春以後,想要自給自足,仍舊有些難。

    遼人不擅長捕魚,更不擅長耕種。

    讓他們牧馬放羊還行,讓他們捕魚和耕種,頂多只能餬口。

    教會遼人捕魚、耕種,恐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蘇洵和學生的想法一樣,都想在任期內,讓渤海府富裕起來,讓渤海府的俘虜們在餬口之餘,還能為朝廷獲取一些稅收。

    所以蘇洵想要通過稅法,吸引一些商人進來。」

    寇季眉頭一挑,道:「蘇洵想通過商人,帶動渤海府的繁華,這個想法不錯。渤海府臨海,距離高麗比登州近了不知道多少。

    發展一下海貿的話,確實可以。

    遼地產出的皮毛、藥材等物,也能通過海船,運送到我大宋其他地方,或者販賣到高麗等地。

    若是操作得當,渤海府說不定會成為此地最繁華的地方。」

    說到此處,寇季問道:「蘇洵可是想要通過免稅,吸引那些商人?」

    包拯緩緩搖頭。

    寇季有些意外的道:「蘇洵不打算免稅?」

    包拯點頭道:「學生和蘇洵仔細聊過,發現我大宋的商稅稅法有缺。若是免稅的話,必然能吸引很多的商人過來。

    只是免稅更多的是讓那些商人鑽空子。

    雖然能為渤海府帶來一些收入。

    但那些商人只會將渤海府當成一個驛站,來了就走。

    頂多只是讓渤海府一兩州之地短暫的繁華起來,沒辦法讓其他地方繁華起來。

    所以免稅的話,對渤海府發展的益處並不大。」

    寇季聽到這話,沉吟着點了點頭。

    大宋商稅稅法有缺陷,寇季在很早之前就知道。

    蘇洵和包拯能發現此事,他倒不覺得意外。

    因為在大宋朝,只要是留心商稅和商人的人,都知道這一點。

    只是沒人為此事奔走,也沒有人奏請朝廷重新制定商稅律法。

    因為朝廷每年通過撲賣收稅權,能獲得一筆收入。

    雖然不多,但勝在穩定。

    更重要的是,商稅稅法背後牽扯到的利益十分龐大。

    牽一髮而動全身。

    只要是大宋官員,幾乎家中都在做生意,都有一定的商產。

    就拿包拯而言,家裏並不像是許多演繹話本里說的那麼貧寒。

    包拯家裏也算是小地主。

    家裏除了廣闊的良田意外,還有一些鋪面。

    那些鋪面都做着生意。

    其他的官員自然不必多說。

    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鋪面,做着各種生意。

    所以朝廷要動商稅稅法的話,就等於是在觸及滿朝文武,以及所有豪門大戶的利益。

    其中難度可想而知。

    蘇洵和包拯能在發現了商稅稅法中有缺陷,並且告知給他這個有能力影響商稅稅法的人,寇季心裏很欣慰。

    雖然他們沒有直接揭開此事。

    但他們將此事告知給了自己,那就說明他們二人對商稅稅法有看法。

    隨後文製革新的時候,要是動商稅稅法,那他們兩個就是可用之人。

    「你們既然不打算免稅,那你們打算如何吸引商人?」

    寇季開口問道。

    包拯直言道:「減稅,給他們提供做生意的地方。」

    「減稅?」

    寇季思量着道:「朝廷如今的商稅稅收,是二十抽一,你們準備減到什麼地步?」

    「三十抽一!」

    「不算太低,也不算太高。」

    寇季點着頭道。

    旋即,寇季繼續問道:「那你們打算如何給他們提供做生意的地方?」

    包拯沉聲道:「無償送給他們。」

    寇季沉默着沒有說話。

    包拯急忙道:「如今渤海府地廣人稀,俘虜們現在可做不了生意,所以渤海府內的大部分城池都是空的。

    那些宅院、商鋪,幾乎都沒有用。

    俘虜們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要開荒、捕魚。

    所以他們很長一段時間也用不上。

    與其看着那些宅院和商鋪荒廢了,不如送給商人,吸引他們過來。」

    寇季笑着開口道:「你不必急着解釋,我又沒說不答應。」

    無償將宅院和商鋪給商人的事情,若是奏請政事堂的話,政事堂一定不會答應。

    商人社會地位低,再加上『無商不奸』的話一直在盛傳。

    所以大宋朝其他人對商人都不太友好。

    朝廷在針對商人的時候,奉行的規矩很另類。

    那就是寧願不得好處,也不讓商人佔便宜。

    甚至一些迂腐的官員都不願意聊跟商人有關的事情,一旦聊到了商人,就是批判。

    包拯就是怕寇季和其他人的想法是一樣的,所以才急於解釋。

    說來也怪,大宋朝幾乎所有官員家裏都有生意,但他們卻一直看不起生意人。

    大宋朝上上下下,愣是沒有一個人覺得這種情況有問題。

    反而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

    寇季在笑着安撫了包拯以後,道:「你特地趕過來找我,主要是為了房契和地契的問題吧?」

    包拯幾乎毫不猶豫的點頭。

    渤海府如今雖然歸蘇洵和包拯管,他們幾乎能決議渤海府內九成九的事務,但是有一些事務就沒辦法決議。

    其中就包看房契和地契的問題。

    古人在私有財產保護方面,有完善的律法,往往私有財產都和人命掛鈎,歷朝歷代在這方面的監管也十分嚴格。

    衙門裏的田產、財產官司的審訊,有時候比人命案還要嚴格。

    也正是因為如此,房契、地契方面的監管力度也很大。

    蘇洵和包拯要無償給商人們房產和田產的話,必然會出具房契和地契給商人。

    此事必然會傳到朝堂上。

    背後引起的熱議和反向也比較大。

    若是沒人撐腰的話,肯定會出事。

    所以,蘇洵和包拯需要寇季認下此事。

    寇季如今主掌燕雲十六州和遼地的一切軍政大權。

    他做出的決定,朝堂上的文武即便是有異議,也只能議一議。

    想要撥動正反,除非先將寇季手裏的軍政大權給剝奪了。

    所以寇季認了此事,啥事沒有。

    蘇洵和包拯若是認了此事,鐵定罷官。

    寇季知道其中的含義,所以在包拯點頭以後,笑着道:「放手去做吧。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城池裏的商鋪和宅院可以無償給商人們,但是城池外的地方,絕對不能無償給商人們。

    商人們要用,也只能租借。」

    包拯見寇季答應了,臉上流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寇季認了此事,他和蘇洵就能放心大膽的吸引商人到渤海府了。

    寇季見包拯笑容燦爛,便感慨道:「商人在大宋還真是不受待見,若是將那些宅院和商鋪分配給百姓的話,也就沒有這麼多事情了。」

    包拯重重的點頭。

    士農工商,商人處在最低層。



  
聖誕稻草人作品:  豐碑楊門  滿唐紅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類似:  美劇大世界裡的騎士  蘭若仙緣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御天武帝  女神的超級贅婿  

加入書籤

書頁/目錄

搜"北頌"
360搜"北頌"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