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記錄 |

第四百十一章 董卓亡(1 / 1)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

    七月七,驕陽似火,即便是最勤奮的老農在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慎重選擇出門幹活的時機。愛字閣 www.aizige.com

    無他,熱爾!

    也因此,王允提議早朝自卯時提前至寅時三刻,早上半個時辰。但遭到董卓反對,最後甚至差點將早朝改至晚上,成為晚朝。不過最後董卓的想法也沒能成行,只是又將早朝的次數削減了半數。

    由此,董卓蝸居郿塢避暑的時間久了很多。

    這天,王允卻趁着大中午從後門悄悄離開。

    及至半個時辰後,王允出現在了皇宮之中。不過因為王允走得乃是偏門,到的也是偏殿,一路上並未有多少人發現。若僅是如此也就罷了,偏偏王允到此不久,劉協也來到了此處,並以乏了,需要休息為由,將董卓安排的人給趕了出去。

    翌日。

    一道聖旨傳到郿塢。

    「由商至周,前者千五百,後者八百年;又由秦至漢,前者數十而亡,而本朝至今已有近四百年,雖遜於上周,卻也是秦近十倍,天心轉圜,朝代當更迭,今寡人抱恙而無德,有天人之丞相董卓,有九五之資,寡人不欲天下不寧,於百姓有害,欲禪位於丞相,丞相當可速應之,及早即位,安寧天下!」

    董卓聞得聖旨,不由大喜,他想要登上那個萬萬人之上的位置久矣,然總是不能達至。董卓當即欲要接旨,恰逢太尉李儒至此與之商議朝中要事,當即阻攔道「丞相,共主堯老年之時,欲要擇賢而位,遍訪天下,直至尋得大賢舜,其實舜之名已是傳播甚廣,但共主提及此事,卻再三推辭才答應下來。丞相之才尚比不得舜,豈可即刻應之,當推之。」

    董卓聞言甚是不悅,但見李儒滿是嚴肅,仍是應下了,對來人道「卓才能不足,位至丞相已是萬幸,焉敢得隴望蜀,染指那九五之位。」

    此話回傳至劉協耳中,劉協大喜,以為董卓是真心不想即位,覺得皇位已經保住了。王允阻攔道「陛下不可!」

    劉協惑之。

    王允解釋道「凡賢者,當有禮,況其天下之主乎?陛下宜應再下旨,以顯誠心,否則必為其所察,我等所謀將化作泡影。」

    劉協從之,再次下旨,言辭愈發懇切。

    董卓仍是不應,以為人臣者,當盡忠職守為由拒絕了。

    劉協得王允指點後,已然想通其中關鍵,於是欲要再下旨,王允再阻之,言道「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否則如此急切的做法必然為李儒等人察覺其中蹊蹺,先前所為盡數付諸東流。」

    「非司徒之言,朕險誤大事。」劉協誠懇道,「如此,司徒以為當如何?」

    王允道「朝代更迭,乃是神聖之事,蓋因陛下乃萬萬人之上,天之子。如此,陛下當靜心祭拜先祖七日,再沐浴更衣,以顯誠心,如此,董卓必然入瓮。」

    「如此,就依司徒所言。」

    之後一連七天,劉協吃住在祖廟,每日焚香祭祖。

    七天過後,劉協沐浴更衣,在祖廟外下達了禪位的聖旨,又着人以御輦前往郿塢迎接。

    董卓接到聖旨,對李儒等人道「咱家已經推辭了兩次,有道是事不過三,今不可不應,否則必遭天譴。諸位以為如何?」

    李儒自第一次聖旨傳來,就着人加強對劉協等人的監視,也得知了劉協祭祖沐浴一事,雖然沒有發現哪裏有什麼問題,但是總覺得不對,欲要再勸。不想一隻腳尚未踏出去,就被賈詡攔下。

    李儒望向賈詡,只見賈詡沖他微微搖了搖頭。李儒知其意,不由遲疑了一下。

    也正是這一下,讓董卓覺得時機已至,當即呼道「天時已至,卓自當順應民意,不致民心枉然。」

    即時。

    董卓沐浴更衣,更令李傕、郭汜、張濟、樊稠令飛熊軍鎮守郿塢,自己則在牛輔的護衛下往長安而行。


    大隊人馬行得數里,董卓座駕忽然折了一輪,只得下了馬車,對左右問道「這乃是何兆?」

    左面李肅對曰「此乃丞相合該城天子御輦耶!」

    原來董卓出府後竟是沒有乘坐劉協派來的御輦,而是以尚未即位,不可逾越為由拒絕了。現在聽得李肅之言,董卓覺得或許還真就是這樣,喜道「非汝之言,吾實不悟。」遂改乘御輦。

    之後一路順利抵達長安城外。

    董卓更是覺得李肅所言不差,卻沒有注意到李儒和賈詡竟然都沒有跟上來,不知去了何處。

    隨後,董卓在文武百官的迎接下,往皇宮而去。

    宮門處,有一道人相阻,但被李肅所誣,董卓此時對其深信之,遂驅走。自此,董卓最後一線活命之機斷裂。

    來到北掖門,董卓方欲入內,卻見王允、呂布持劍、持戟而立,心底頓生不妙,呼道「持劍何意?」

    李肅不應,推車而入。

    王允大呼道「國賊至此,武士何在?」

    頓時左右轉出武士兩百,持戟挺槊直刺。董卓雖然被喜悅沖昏了頭腦,但沐浴之後,還是按照習慣穿了內甲,竟是刺之不透,只是被刺中了手臂,墜之於地。

    董卓痛呼一聲,又道「我兒奉先救我!」

    呂布卻從側面呼道「有詔討賊!」言畢,一戟直刺卓首。董卓欲要躲閃,但今日之呂布,早已不是昔日之呂布,被刺了個正着。

    呂布手腕一盪,董卓首級飛起,當即呼道「賊首已伏誅,其餘人不罪,當速速伏地請降!」

    隨身而來的百十董卓護衛卻不答話,直往呂布殺來。呂布大怒,挺戟與之戰,不消片刻,在武士的協助下,盡數誅殺。

    王允道「助卓為虐者,皆李儒也!誰可擒之?」

    李肅應聲而出,領人往李府而去。不想,李肅趕至,儒府至於數十老僕,李儒家人卻不知所蹤。李肅擔心被王允降罪,遂一面領人做追擊狀,一面往郿塢殺去。

    然而,李肅趕至郿塢,李傕、郭汜等人早得了董卓死訊,竟是搶了郿塢大半財貨,星夜往涼州去了。幸好郿塢之中尚有董卓妻妾,已經小部分錢財。

    王允得知消息,看來董卓家小,以及數千萬錢財,又剛誅殺賊子,不宜對有功之臣下手,便放過了李肅。

    其後,王允於都堂設宴,款待有功之臣,召集文武百官,大肆慶祝。

    於宴間,得聞有人於鬧市董卓屍身處伏身大哭。王允得知,大怒,命人將其擒來。

    須臾擒至。眾官見之,無不驚駭原來那人不是別人,乃侍中蔡邕也,允叱曰「董卓逆賊,今日伏誅,國之大幸。汝為漢臣,乃不為國慶,反為賊哭,何也?」邕伏罪曰「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自知罪大。願公見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續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眾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太傅馬日磾亦密謂允曰「伯喈曠世逸才,若使續成漢史,誠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殺之,恐失人望。」允曰「昔孝武不殺司馬遷,後使作史,遂致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運衰微,朝政錯亂,不可令佞臣執筆於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訕議也。」日磾無言而退,私謂眾官曰「王允其無後乎!善人,國之紀也;製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豈能久乎?」當下王允不聽馬日磾之言,命將蔡邕下獄中縊死。

    然而,蔡邕死訊並未傳來,反倒是天牢被劫的消息傳到了耳中。

    王允大怒,又誅殺了許多親近董卓之人。是以,剛剛安定的長安又再次亂了起來。若非呂布傾力鎮壓,長安或將成為第二個洛陽。

    長安安定下來之後,呂布心生離意,遂與王允言及前言。

    正好王允因為呂布的反覆,以及其高強的武藝,擔心會成為下一個董卓,從之。

    不久。呂布便引屬下數將,並三千軍馬,離了長安,往并州而去。

    喜歡三國之公孫大帝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公孫大帝更新速度最快。

    sanguozhigongsundadi0

    。



  
獨孤龜甲作品:  
類似:  全屬性武道  穿呀!主神  魔本為尊  史上最強鍊氣期  女神的超級贅婿  

加入書籤

書頁/目錄

搜"三國之公孫大帝"
360搜"三國之公孫大帝"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