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活得長才笑得久(1 / 1)
距後世分析,佛教傳入華夏一般認為是東漢明帝永平十年,道教比佛教晚了幾十年。
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
而本土道教為了爭取更多的信眾,與外來的佛教相杭衡,在樹立偶像、蓋廟建院和編寫經書典籍諸方面,都要與佛教見高低。
華夏在吸收融匯外來文化的力量是驚人的,道教自然也不例外,於是,樹立偶像,有些模仿佛教;闡明教義、編寫經書,也常常借用佛教內容和語言。當然,外入漢化了的佛教也借用一些中國傳統的語言,其中也有道教的東西。
南北隋唐後儒釋道三教逐漸合流,釋道間吸取對方的東西更多了,可以說彼此取長補短、互通有無。
………
道教最初尊老子為祖師,以老子五千文為經典,但後來道徒們覺得只老子一人不夠用了,比不三世佛氣派,
於是東晉葛洪又塑造了元始天王,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的又將靈寶天尊列其在第二神階之中位,僅次於第一神階中位之元始天尊。
後來在天師道的撮合下,天師道與上清道和靈寶道三大道派將所分別信仰的最高神放在一塊共同參拜。
即是所謂的道家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其中太清道德天尊,就是人們熟悉的太上老君,但和後世廣為流傳的不同,道德天尊雖仍為道家最高神之一,但卻屈尊第二把交椅,為首的是元始天尊。
道教的宮觀大殿裏,元始天尊居中,道德、靈寶二位分居左右,至於封神原著,估計是作者覺得老子乃道家始祖,加以改編的。
………
道家的這些演變,別說老道心裏門清,就是南雲也很清楚,但知道歸知道,作為道家信徒,教派先賢留下來的典籍,又豈能容其他人私下篡改,這是性格有些古板的南雲不能忍受的。
和他相比,老道平法的沒那麼看重古之例法了。
在老道看來,先賢留下來的教義典籍不也是為了教派立言傳道嗎,只要於己有利,不改教義本質,稍微改動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當初他和師兄平武真人下山入京,不也依照先皇的傾向做出取捨了嗎,不然今日這青雲觀又如何成為這北方道家之首,和南方的龍虎山合稱南北二宗。
做事要靈活變通,不拘一格,哪能墨守陳規,死抱着古法一成不變,對此,老道心有見解。
………
南雲道人看就只抓住其和教義不合的地方大加批判,而老道卻從中看出這是個擴充道家影響的機會。
尤其是書中那個一氣化三清和以人立教成聖的情節,老道差點高聲叫好,自家怎麼沒想出這個點子呢。
以往他們傳播道家眾神,都是宣傳其化身凡間,降妖除魔,興雲布雨,普渡眾生,雖然也是功德無量,但和馬晉這個比,未免格局太小。
至於什麼三清跟腳不合古籍,在老頭看來根本不是事,盤古本就是天地創始大神,一氣化三清也不算埋沒自家祖師。
再說了,他道家典籍也有說法元始乃是盤古精氣所化,這下好了,本來化作一人,如今成了哥仨,都是道家神仙,也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老道想的很開………
……
而且老道又私下琢磨了一下,越發覺得可以從這本書做文章。
如果將其列入道家典籍,那麼可以引申出新的教義,如:人是天地主角,而他們道家卻以人為本,代天道行事,人教合一,比隔壁那個極樂世界早死早超生,境界高了好幾籌。
老道當年和師兄入京不足一年就深受先皇奉文帝的信任,立下青雲觀這麼大的家業。
除了他師兄平武真人修為高深,道法精湛,老道能根據先皇意志,改變教義思路迎合聖意,也佔有很大的功勞。
不然同樣的教義,憑什麼他們師兄弟最受崇道的奉文帝寵信,還不是抓住了客戶的要求,想其所想,供其所需,自然脫穎而出了嘛。
………
至於當初被別人質疑篡改教義,老道也振振有詞。
俗話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對教義有自己不同的見解,誰也不能說他脫離篡改,儒家還有荀、孟,人性善惡之爭呢。
老道的這個強詞奪理,如果說當年在道家還引起波瀾的話,隨着老一輩全部逝去,青雲觀強勢崛起,所有的質疑煙消雲散。
如今年已九旬的平法老道,更是道家僅存的老祖宗,他的話就是金科玉律,誰也不敢質疑。
而他改動的教義,也編著成青雲觀的典籍,留與後輩傳閱研究。
所以老道對這些遭爛事早就看得透了,青雲觀勢大,他活到最後,他就是道家活祖宗,他死之後,也有後輩弟子為其正名立傳。
而如果他早死,活着的是當初那些質疑他的人,也許他就變成了篡改教義的道門敗類。
所以,只有活得長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
自從在第一回琢磨出一個新思路後,之後的正文老道也在道童的念讀中加以了解。
打伐征戰之事老道不感興趣,倒是其中的一些劇情設定,不由又給了他一些靈感。
尤其這個天庭封神和代天道征伐,更是讓老奸巨猾的老道一眼看出了本質。
書中三教斗的再慘,也都是他道家子弟,從目前來看,入封神榜中的有一半都是道家人物,若是下部也如此,那麼書中的天庭可是道家的天下。
天庭啊,這是多麼龐大的香火群體啊,老道想想都饞得慌。
還有那個闡教和姜子牙動不動喊的那個代天道行事,更是合老道的心思。
這玩意太流氓了,動不動就是代表天道,無論己方行事對不對,反正是天道定的。
這是多好的藉口啊,讓之前飽經那群口吐蓮花、能言善辯的和尚們欺負的老道,看到了勝利曙光。
下次兩教再吵,不論是不佔理還是沒詞了,直接把這個代天道行事甩上去,當即立於不敗之地。
………
老道是越看越是心喜,心裏更是動了馬晉為徒的念頭,若是自家有了這個強援,自己死後,青雲觀也得長久下去。
於是,老道越發的催促南雲道人給他約見馬晉,可是他卻高估了他們的分量,馬晉根本不鳥他們這茬,管他是不是道家北方之首,馬晉根本不在乎。
傳話的人連馬晉面都沒見着,就被馬府的人客客氣氣的將請出去,言馬晉推辭沒空和老道一會。
後來老道以收徒為誘餌,去傳話的更是差點挨打,在馬晉看來,他一個堂堂的未來駙馬爺,又不信道,有病才會拜老道為師。
甭管他九十多還是一百多,又不能讓他長生不老,飛天遁地。
要說長壽,他去找諸葛老頭不好嗎,再怎麼看,大乾第一名醫怎麼也比什麼道家活祖宗靠譜,還不用拜師。
如果是之前,老道還能請朝堂的道家信徒幫忙,可如今馬晉身為皇家駙馬,一般人可請不動。
在景康帝的影響下,本朝不信佛道,青雲觀日漸式微,也和京中的頂級權貴沒什麼大交情,所以老道和馬晉相會這事就僵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