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1 / 1)
李風雲步步設計,環環相扣,算無遺策,讓韋福嗣有一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疲於應付、極度無力感,尤其讓其心驚的是,大家都深陷局中懵然不知,都被人牽着鼻子走,唯有李風雲未卜先知,常常料敵於先,這是為什麼?這裏面又隱藏着何等玄機?
韋福嗣從二李的講述中知道,李風雲爆出宋子賢陰謀刺殺聖主的秘密,是在裴氏父子渡過巨馬河西去之前,那時東進出塞之策還沒有出來,兩者之間按道理沒有必然的聯繫,但現在兩者之間卻聯繫緊密,這是為什麼?是巧合還是早有謀劃?如果是早有謀劃,那這個謀劃來自李風雲,還是來自裴世矩?換句話說,現在,李風雲和裴世矩之間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是裴世矩控制李風雲,還是李風雲在算計裴世矩?
如果從「東進出塞」之策的角度,去認真審視李風雲和裴世矩之間的關係,不難看到雙方之間實際上已經產生了嚴重的矛盾和激烈的衝突,否則裴世矩斷然不會給李風雲挖這麼大的一個「坑」。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困境下出塞作戰,如果李風雲不能創造奇蹟,必死無疑,這說明什麼?說明裴世矩已經對李風雲動了殺機。
不論過去李風雲和裴世矩之間的關係有何等親密,也不論李風雲這顆「棋子」在裴世矩的大佈局中有何等重要,那都是過去式了,現在李風雲實力大增,野心膨脹,翅膀長硬了要展翅高飛了,不再對裴世矩言聽計從,也不再為裴世矩衝鋒陷陣捨身赴死了,他有他自己的利益訴求,於是雙方必然產生激烈衝突,裴世矩失去了對李風雲的控制,而李風雲一旦失控,對裴世矩的威脅太大,這或許就是裴世矩決心誅殺李風雲,置李風雲於死地的原因所在。
韋福嗣越想越是心驚肉跳,甚至有一種全面失控的恐怖感。
齊王之所以與李風雲形成默契,展開合作,不是因為李風雲有幾萬烏合之眾,而是因為李風雲的背後有河北豪門,有裴世矩,有龐大政治勢力的存在,但人是會變的,李風雲過去聽裴世矩?,現在可能不聽了,卻依舊打着裴世矩的「大旗」坑蒙拐騙牟取私利;李風雲過去要依賴齊王生存發展,現在可能要倒過來了,踩着齊王的肩膀去實現自己的野心。
當然,這都是沒有根據的胡亂猜測,源自內心的恐懼,實際上任何一個人如果被對手算計得死死的,始終被對手牽着鼻子走,都會無助無奈無力,都會恐懼,而像韋福嗣這等高高在上的大權貴,陷入這種被動處境,更是難以接受,必然會想方設法展開反擊,竭盡全力擺脫對手的控制。然而,面對李風雲和裴世矩這等近乎妖孽般的對手,韋福嗣亦是一籌莫展,無計可施,只能被動應對,疲於應付。
韋福嗣思前想後,反覆權衡,最終還是接受了二李的提議,即刻進入博陵剿賊,與冀北豪門默契配合,利用宋子賢陰謀刺殺聖主一案,先把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拿到手再說。
這件大案爆發後,單獨依靠冀北豪門的力量處置這一政治危機,難度有些大,畢竟冀北豪門對手太多,大家一窩蜂地撲上去,刀槍棍棒齊下,冀北豪門就算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招架,肯定被揍得鼻青臉腫,損失慘重。現在齊王進入博陵,搶在危機爆發前介入其中,聯手冀北豪門一起應對危機,局面就大不一樣了。
齊王是聖主唯一的嫡皇子,就算父子反目那也是聖主的家事,而其他人一旦插手其中,不分青紅皂白攻擊齊王,那性質就嚴重了,後果可想而知,所以危機爆發後,冀北豪門的對手們在聖主沒有明確表態前,誰都不敢動手,只能圍在一邊磨刀霍霍。
聖主如何表態?如果借題發揮,嚴厲打擊冀北豪門,首先父子兩人就要正面對峙,而聖主施加的壓力越大,冀北豪門欠齊王的人情就越大,這等於幫助齊王贏得冀北豪門的支持,幫助齊王擴大政治實力,這種蠢事聖主是不會幹的,再說聖主也不會一怒之下失去理智,上當中計與冀北豪門撕破臉。只是危機終歸要處理,冀北豪門總要為此付出一些代價,所以聖主急切間也難以找到兩全其美之策,倍感棘手,而齊王的出現恰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給了聖主「圓滿」解決這一危機的辦法,以「父子和睦」為藉口「輕拿輕放」,如此既化解了危機,又贏得了冀北豪門的人情,還破壞了齊王的叵測居心,一舉多得,皆大歡喜。
至於二李提出來的齊王迅速北上懷荒之建議,韋福嗣原則上同意,畢竟齊王北上戍邊的阻力太大,如果僅僅依賴北疆局勢和南北關係的變化來迫使聖主和中樞不得不做出齊王戍邊的決策,實在太被動,變數太大,所以齊王必須化被動為主動,必須主動去推動北疆局勢和南北關係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而若想做到這一步,前提就是果斷迅速北上,根本不給聖主和中樞阻撓和反對的時間,先既成事實搶佔先機再說。
「某現在無法給你們準確的答覆,因為齊王何時北上,選擇哪一條路北上,都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而具體商定,我們在這裏紙上談兵毫無意義。」
韋福嗣此言一出,李風雲和李子雄就知道他的真實意圖了,這是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了。
二李若想搶在大雪來臨之前殺進安州故地,時間已非常緊張,現在是八月中,滿打滿算還剩下兩個月時間,而齊王若要完成牽制突厥人的重任,就必須搶在九月中之前抵達懷荒重鎮,否則二李必然受阻於塞外,這是顯而易見之事。
李風雲略一思索,便開口說道,「以目前北疆局勢而言,聖主和中樞暫時還不會返回東都。以某的估猜,聖主和中樞的返京時間,應該是在聯盟大軍出塞之後。如果齊王打算在聖主返京之後,再北上懷荒,那就太遲了,根本無法給我們強有力的支援。」
言下之意很直白,此計對中土有利,所以聖主和中樞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冷眼旁觀,如此必然會在齊王北上一事上持默許和縱容態度,齊王北上的阻力遠沒有韋福嗣想像得那般艱難。
李子雄也及時補充道,「東之策能否完成第一階段的關鍵,就在於兵貴神速,就在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塞外諸虜一個措手不及,一旦我們在塞外受阻,遲遲不能進入安州,則大事去矣,此策已經不是能否繼續實施的問題,而是基本上失去了實施之可能。」
韋福嗣猶豫了片刻,堅持自己的意見,「某反對你們出塞,齊王也未必會同意你們實施這一計策,雖然困守飛狐對你們來說非常艱難,但相比出塞作戰的巨大風險,某寧願你們困守飛狐,畢竟齊王北上後,雙方還有默契配合逆轉危局的機會,而你們一旦全軍覆沒於塞外,不要說機會了,什麼都沒了。」
李子雄還想勸說,李風雲果斷舉手阻止,直截了當地提出了條件,「當陽公,聯盟大軍不可能全部出塞,某也不可能率十幾萬人馬北上征伐,某更不可能在形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孤注一擲,自掘墳墓。」
韋福嗣頓時鬆了口氣,他要的就是這句話。你們可以出塞送死,但你們不能斷送了齊王的希望。聯盟大軍一分為二,你們帶精銳出塞作戰,行險一搏,成功了,齊王也有功勞,皆大歡喜,反之失敗了,也不會影響到齊王繼續實施「北上大計」。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李風雲出塞了,李子雄也要浴血塞外,那麼誰來掌控留守飛狐的聯盟大軍?這支留守軍隊能否與齊王達成默契,為齊王所用?如果這支留守軍隊被冀北豪門控制了,不但齊王麻煩了,整個北疆乃至北方局勢都會發生難以預料的變數。
韋福嗣為此提出了更為苛刻的條件,在二李出塞之前,在聯盟大軍兵分兩路之前,齊王、冀北豪門、幽燕豪門和二李所控制的聯盟,必須攜手合作,說白了就是利用東進出塞之策一旦成功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利用裴世矩畫出來的這塊「超級大餅」,把「過江龍」和「地頭蛇」聯合起來,齊心協力共謀未來,名義上是利益共享,實際上就是擴大以齊王為核心的政治勢力,這樣二李及出塞軍隊即便全軍覆沒了,也不會傷害到齊王的利益。
李風雲和李子雄四目相顧,均是一臉難色。不能說韋福嗣強人所難,齊王若想在北疆有所作為,的確需要贏得冀北和幽燕兩地豪門的合作,而東進出塞之策也的確是把大家拉到一起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的良好契機,只是這個契機若想抓住,居中奔走的唯一人選就是李風雲,所以韋福嗣沒有理由不提出這個要求。
=
=
=
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