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1 / 1)
袁安手上有兩封李子雄的書信。
一封寫於十一月二十六,告訴李風雲,聖主詔令李渾出任安東副都尉,長城內局勢有變,請李風雲速速返回,北征後事可盡數託付韓世諤。
還有一封寫於十一月二十七,告訴李風雲,李珉在崔九和李思行的保護下抵達方城,帶來了飛狐留守軍團的決策,豪帥們一致決定撤離燕北,出塞會合主力,為此徵求李風雲的意見。崔九的到來則代表了博陵崔氏的合作誠意,而崔氏同樣希望李風雲儘快把飛狐留守軍團撤進安州,只是崔氏承受了重壓,崔九急切要見到李風雲,於是馬不停蹄,風馳電摯北上托紇臣水而去。
李風雲看完書信,沉思良久,躊躇不語。
袁安有些按捺不住,謹慎進言道,「李珉千里迢迢來安州,名義上是代表飛狐豪帥們徵求意見,實際上就是聯合建昌公(李子雄)一起向明公施壓,迫使明公讓步,以便讓飛狐諸軍團儘快撤進安州。恰好此刻聖主和中樞設立安東都尉府,做出公開招撫安州和東北之姿態,打開了回歸中土之大門,如此一來,不論是關內的豪帥還是關外的酋帥,都欣喜若狂,趨之若鶩,形成不可逆轉之潮流,難以阻擋啊。」
李風雲很無奈,很憤懣,亦覺遺憾,更有一種深深的疲憊。人都現實,面對唾手可得的現實利益,很少有人能夠拒絕誘惑,繼續斬荊披棘奮勇向前,去贏取更大利益,而那僅有的幾個堅韌不拔的人,在大勢所逼之下,最終也不得不妥協屈服。
依照李風雲的想法,如果飛狐留守軍團齊心協力堅守燕北,與齊王、與塞外主力軍團裏應外合,在長城內外形成三方呼應之勢,三方互為聲援,共同發展,則局面對己方更為有利。未來國祚崩潰,群雄逐鹿,己方也能近水樓台先得月,以最快速度據北疆而稱霸,率先在逐鹿天下的大局中搶佔先機,則未來利益之大難以估量。然而,此時此刻,沒有人認為中土會輸掉南北戰爭,國祚會崩潰,統一大業會分崩離析,楸土會再次陷入分裂和戰亂,所有人都認為中土國力昌盛,會越來越強大,因此聯盟豪帥們對未來的選擇都一樣,都想儘快回歸中土,都想在中土繁榮的盛宴中分一杯羹。
袁安看到李風雲沉思不語,知道李風雲雖然已經在飛狐留守軍團的去留問題上表態了,迫不得已就撤進安州,但目前飛狐形勢顯然沒有陷入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困境,所以李風雲心有不甘。另外北征尚未結束,東北戰局還有變數,聯盟還沒有全面控制安州和東北,當前並不是飛狐留守軍團出關的最好時機,這也是李風雲躊躇不決的重要原因。
「明公,值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順勢而為,齊心協力,一致對外,切莫逆流而行,激化矛盾,一旦明公權威受損,失去對聯盟的控制,則大好局面付之東流,如此不但重創了自己,也白白便宜了敵人。」
聽到袁安直言不諱的勸諫,李風雲微微頷首,表示接受。
袁安暗自吁了口氣。他之所以壓下李子雄的這兩封書信,就是要當面勸諫李風雲,以免李風雲受那些虜姓馬軍將領和奚族、契丹等部落酋帥的影響,因為各種各樣的擔心而暫緩甚至拒絕飛狐留守軍團出關。
隨着聯盟在塞外的戰果越來越大,對長城內的依賴也越來越大,回歸呼聲也越來越高,內有李子雄等落難貴族步步緊逼,外有長城內的各方勢力遙相呼應,這種局面下,飛狐留守軍團的出關已不可阻擋,除非聯盟與中土官方翻臉,自絕生路。但李風雲有遠大抱負,不但要打贏南北戰爭,還想拯救統一大業,迫切需要發展實力,短期內絕無可能與中土官方翻臉,如此李風雲就進退維谷、騎虎難下了,時日一久,內外形勢都會對李風雲不利,必然會嚴重損害他個人權威,這就埋下了內訌分裂的禍患,將對聯盟的未來產生巨大危害。
「明公,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袁安趁熱打鐵,繼續說道,「既然明公已經決策,那就不要拖了,急告飛狐,令甄寶車、陳瑞、韓曜立即率軍撤離燕北,日夜兼程趕赴安州;同時急告建昌公和大總管府,做好迎接飛狐大軍出關的準備;另外急告楊恭道,與長城內展開談判,要求長城內做出承諾,在飛狐大軍撤離的過程中,確保他們的安全,不要背信棄義,出爾反爾,背後下黑手。」
李風雲笑了,搖搖頭,「命令飛狐大軍出關容易,但要保證飛狐大軍安全出關就太難了,這也是我遲疑不決的原因之一。」
袁安同意李風雲所言,但疑惑的是,「現在形勢對我們有利,聖主和中樞甚至主動為我們打開了回歸大門,既然如此,聖主和中樞為何還要置飛狐大軍於死地?難道就是因為擔心養虎為患,便要與我們反目為仇,拱手葬送這一大好局面?」
李風雲想了一下,語含雙關地說道,「既然張金稱能夠誅殺馮孝慈,為何段達就不能圍剿飛狐叛軍?」
馮孝慈的確死在圍剿張金稱的戰場上,但追究其死因,誰敢保證背後沒有陰謀?這邊馮孝慈剛剛在平定楊玄感的叛亂中立下大功,轉眼就死在了一個小小的河北賊手下,有這麼匪夷所思之事嗎?
袁安神情凝重,「聖主要報復?」
「聖主或許想網開一面,但聖主身邊的人不會咽下這口怨氣。」李風雲嘆道,「我們在塞外打得越好,咽喉便被聖主捏得越緊,沒有長城內的支援,我們難以生存,由此不難想像,如果段達背信棄義,突然出手圍殺了飛狐大軍,我們怎麼辦?我們連報復的能力都沒有,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忍了。」
袁安倍感棘手。一步錯步步錯,如果飛狐大軍在長城內全軍覆沒,而長城外的安州軍隊卻束手無策,徒呼奈何,證明自己不堪一擊,未來可想而知,勢必被中土官方吃得死死的,陷入極度被動。
「不要以為我危言聳聽。」李風雲說道,「不論是長城內還是長城外,絕大部分人,甚至包括飽受打擊的齊王,包括韋福嗣、李子雄這些已經被打倒的人,都對聖主和中樞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這些幻想讓他們自我迷失,關鍵時刻必然會做出錯誤選擇,齊王如此,韋福嗣、李子雄等人亦如此,至於那些豪帥、酋帥們就更是不堪了。」
袁安苦笑,「既然誰都指望不上,那就只能指望自己了。明公可有應對之策?」
「突厥人。」李風雲說道,「能否讓飛狐大軍安全出關,關鍵就在突厥人。」
袁安疑惑不解,躬身請教。
「安州和東北如果形成漢虜雙雄並列之局,以我們中土人為首的聯盟大軍與以突厥人為首的東胡聯軍,共享安州和東北,那回歸中土的難度就無限增加。」李風雲笑道,「突厥人一旦獅子大開口,開出一個回歸天價,聖主和中樞無奈之下,只能拉攏我們,幫助我們迅速壯大實力,以期我們在武力上凌駕於突厥人之上,最終脅迫突厥人妥協,而實現這一目的的最廉價最便捷的辦法,就是把飛狐大軍安全送至塞外。」
袁安眼前一亮,連連點頭,「原來如此,原來明公早有預計。」接着眉頭緊皺,憂形於色,「明公,你知道崔九遠赴塞外,如今更是快馬加鞭,飛馳而來的原因嗎?聖主有詔令,要求黃台公(崔弘升)必須於年底前解決飛狐禍患,但依明公之策,北徵結束尚需時間,回歸談判亦需時間,等到雙方談妥,達成一致,早已春暖花開了。明公,崔氏肯定等不及,而黃台公亦是岌岌可危啊。」
李風雲面無表情,一言不發。
袁安暗自苦嘆,雙方各為其利,誰都不能妥協,當然也就沒有兩全其美之策,但崔氏這個盟友太重要,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要極盡拉攏之能事,反目成仇對雙方都無好處,兩敗俱傷而已。
=
十二月初四,赤峰津口,聯盟大軍總營。
崔家十二娘子在崔九、李思行的保護下,飛馬趕到赤峰津。
塞外的冰天雪地美輪美奐,但崔鈺無心欣賞,緊急拜會李風雲。
李風雲看到十二娘子俏立帳中,不禁目瞪口呆,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十二娘子膽大妄為到了如此地步,竟敢藏匿身形,私自出塞,而更不可思議的是,此事崔弘升不可能不知道,但崔弘升顯然不是溺愛縱容女兒,而是被迫無奈,不得不出此下策。
崔鈺的到來意味着崔氏與聯盟之間的合作愈發深入,雙方利益聯繫也更為密切,這讓李風雲意識到自己必須給崔氏一個滿意的答覆,必須滿足崔氏的要求,否則兩敗俱傷,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